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慢火熬出真香--广西师大社悄然打造“中医系列”品牌 - 个案评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个案评析
慢火熬出真香--广西师大社悄然打造“中医系列”品牌
陈晓溪
2005-04-04 08:55:07  来源: 
 
 2004年3月27日,香港凤凰卫视“娱乐串串show'’节目的“梁冬悦读会”就一本医学图书——《思考中医》做了约40分钟的专题节目。《思考中医》在梁冬的大力推荐下再度热销。其实,在过去上市的一年半中,该书已连续8次印刷、发行近8万册。是什么使得《思考中医》广为人知?

 突出医学书人文色彩
 据广西师大出版社社科图书出版中心主任宾长初介绍,当初策划《思考中医》时,编辑龙子仲认为在科学文明至上的今天,传统文化被压抑太多,他想从中医传统文化角度找到一些出口,让传统文化透透气,当时只是把它作为一本普通书出版的。
 《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是广西中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一位中医师、医学博士和教授,以其对中医经典的执著和热爱,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解读和疑难病症研究。为了避免专业学术书的深奥晦涩,作者竭力将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超越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是个案特点和学术规律结合研究的典范,以取思考时空、思考生命、思考健康之意。所以,它既是中医书,也可以是传统文化学术书,广西师大社实际上是把它作为更宽领域的人文社科书出版。
 因为考虑到是学术书,该社在出版之初并没有做太多宣传造势。然而,恰如中药本身的润物无声一样,《思考中医》图书市场悄悄热了起来。市场传来的消息出乎意料的好。在图书生命周期短的今天,一年多时间了,这股《思考中医》热不仅没有消减,反而持续扩散升温,关于这本书的新闻,甚至在传播的过程中,上升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公众话题。如此一本颇具学术气息的医学类图书,被演绎成受人喜爱的大众读物,实在是让出版人始料未及。

 构建医学主题系列
 由于《思考中医》出乎寻常的社会反响和市场效益,一向钟情社会人文、关注文化传承的广西师大出版社,以出版人的敏锐触觉,及时把握这一难得的机缘,引领读者的目光聚焦到国学精粹的“中医文化”。经过精心策划酝酿,该社于随后陆续推出。《走近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全新探索》、《中医文化对谈录》、《中医趣谈》,力图从雅、俗、理、趣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中医文化做全面阐释,完善中医系列读本,并借此向国人推广、传播传统中医文化。该系列图书互为补充呼应,不仅是从医学的角度思考、畅谈生命和健康,从文化传承的层面解读、探索自然和时空,也从历史和民间医案当中拣择出大量可读性趣味性强的典故。由于《思考中医》一书已经具有很好的知名度,因此,此系列一经推出,即赢得了读者和市场认可,创造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200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广西师大社邀请梁冬和刘力红教授做客新浪、召开媒体见面会,使该书及其中医系列图书人气再次飚升。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中医”,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该社不仅以传统纸书的形式发售系列中医图书,还通过方正“搜书网”发布。
 广西师大出版社潜心打造的中医品牌系列图书美名不胫而走。在赢得市场认可,取得良好发行业绩的同时,很快,该社的中医类图书不断有海外出版商“上门提亲”。《思考中医》的繁体和韩文版权被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争相买走,《走近中医》的繁体版权亦被台湾买下,待字闺中的《中医趣谈》目前正在众多佳木里欲择枝而栖。
 据了解,在事事急功近利讲求速效的现今,《思考中医》的策划兼责任编辑龙子仲在该书当初被数家出版社退稿的情形下,曾用一年多的时间打磨编辑。今天,这一切得到了回报。广西师大出版社不盲目跟风所谓的流行畅销书,潜心煎熬的高品质《思考中医》及其系列读物,赢得的也是时间和市场的认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03-30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