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编辑学会近五年主要工作 - 中国编辑协会<br>第四次代表大会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中国编辑协会
第四次代表大会专栏
中国编辑学会近五年主要工作
2006-03-24 17:02:43  来源:《中国出版》2006年第3期总第183期 
 
 中国编辑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任职期间,遵照学会《章程》,根据实际需要,召开过五次年会,三次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九次专题研讨会和座谈会,两次编辑史、出版史研讨会,两次各省市编辑学会负责人交流工作经验的座谈会,两次高等学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座谈会,以及开展评优和编书办刊等工作。这些活动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的,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出版自身的需要。这些活动着眼于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创新理论思维,加强思想交流,重在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下决心把工作做在加强编辑出版的队伍建设上,做在提高出版物质量上,做在推进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上,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健康繁荣。
 总结起来,主要抓了下述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编辑出版工作中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讨论
 1.关于出版杜总编辑工作的研讨
 一些单位的同志鉴于有的出版社取消了总编辑,有的单位总编辑的职责范围不清,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提出讨论出版社总编辑的工作职能问题。中国编辑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根据这种要求,先后召开了全国部分分出版社总编辑工作座谈会、全国科技出版社总编辑工作座谈会。为了开好这些会议,事先还召开了带有调瓷研究性质的两次科技出版社总编辑工作座谈会。着重讨论了新形势下总编辑的工作职责和目标等问题。
 2.关于新形势下编辑工作新的特点和要求的探讨
 在信息传播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形势下,对编辑工作新的特点,要求需要进行新的审视。学会第六届年会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3.关于编辑职业道德的讨论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利益的驱动对传媒事业的影响,使编辑活动受到一定的冲击,编辑队伍中一些人的职业道德滑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多次研讨的基础上,第三届理事会继续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组织研讨了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它的基本要求及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等问题。
 4.关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讨论
 党的十六大提出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集中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鼓舞着广大编辑出版工作者,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健康繁荣。学会着重研讨了发展先进文化,实施精品战略的问题。强调重视编辑工作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提高出版物质量,促进出版繁荣。
 5.讨论出版单位特制后的编辑工作问题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一部分出版单位由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它对出版单位和编辑工作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时认识不一,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学会就此问题组织会员进行了研讨。
 6.关于在深化出版改革中要坚持图书质量第一原则问题讨论
 在深化出版改革的条件下,编辑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坚持正确的导向,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学会一直关心的问题,为此曾于2005年8月召开了第10届年会。
 7.讨论编校工作,保证出版物质量
 做到书刊编校质量合格,是出版工作的起码要求。但是一段时期以来,编校质量下滑,“无错不成书”已经司空见惯,社会上对此屡有批评,领导机关多次检查的结果表明,编校质量问题令人不安。学会根据业内人士的要求,与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了编校工作专题研讨会,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8.研讨电予与网络出版工作
 近年来电子与网络出版蓬勃发展,认识它、研究它,并促进它积极健康地发展,已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学会依靠一些先进单位,以产业研讨与学术探索相结合,社科与技术科学交叉,开拓信息传播学科的新领域为主题。及时地开展了研讨和交流,取得一定的成果:一是开展了电子与网络出版业界。学术界和教育界之间的交流,促进科研的深化,推进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以利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助于社会各界对电子与网络出版业的了解拓宽教育和科研的视野;三是为产学研各方提供广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有助于各方的经验交流。
 9.交流编制“十一五”选题规划思路 
 在出版单位面临新形势,新体制、新技术挑战的情况下,为交流编制“十一五”选题规划的思路,学会召开了科技编辑出版研讨会,强调制订“十一五”选题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及加强编辑工作的必要性。会议认为“十一五”对出版来说,是我国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一五”选题规划,更是出版转制启动后的第一个标志性的五年规划。是出版社今后五年的工作纲领和奋斗目标。
 10.弘扬韬奋精神,探讨韬奋的新闻出版思想
 为弘扬韬奋精神,2003年学会和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会议,研讨韬奋的出版思想。2005年,在韬奋诞生110周年之际,学会又与关单位合作,举办了纪念活动。 
 11.组织开展编辑史、出版史研究
 学会历来重视编辑史、出版史,曾召开过多研讨会、座谈会。本届除了组织研讨韬奋出版思想以外,还召开了学会第六次编辑史、出版史座谈会。

 二、加强学术研究,建立编辑学理论体系
 为了建立编辑学理论体系,推进编辑学的学科建设,第三届理事会在过去近20年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推动编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
 学会自1995年提出编写编辑学理论“框架”以后,经过多次讨论,不少同志就如何构建框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许多研究者以文章或著作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编辑学理论体系或编辑学基本知识的框架。从1995-2000年,出版各种编辑学著作约40种。如王振铎、赵运通著的《编辑学原理论》,任定华、胡爱玲、郭西山著的《编辑学导论》,阙道隆著的《编辑学理论纲要》等,结构新颖、有独到见解。这些编辑学著作形成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富有理论色彩和实践意义,在编辑学研究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编辑学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组织编辑基本规律的讨论
 随着编辑学理论框架的讨论,提出了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问题。编辑规律的探讨,早在1986年就已开始,但没有形成热点。学会成立以后,也曾多次组织过这方面的讨论,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在编辑学崛起以后近20年,才形成了几种看法,这些看法尽管层次不同,视角各异,繁简有别,虚实有差,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编辑活动客观性的哲学思考,特别在选择和优化方面,已经表现出思路上的趋同倾向,这是一种重要的突破,它为今后的继续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积极推动对20年来编辑学学术观点的归纳和梳理工作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会曾提出对编辑学研究中各种学术观点和成果“梳辫子”的问题,1997年在银川召开的全国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上又明确提出:几年来,编辑学研究在业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成果比较分散,需要总结、归纳和梳理,使之条理化”,以便看到它的成就和不是,便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这个任务提出以后,得到了积极的反响。一些研究者和媒体,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国编辑学研究评述(1983—2003)》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三、关注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推进学科建设
 1.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探讨。这是学会一直关心的一项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曾多次开会进行探讨,并为专业的巩固和发展,做过力所能及的工作。20年来,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传媒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发展很快,迄今已有61所高校设此专业,但各校对力、学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有的力、学质量不能保证,有的学校还有学生分配难的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鉴于此,学会和有关的专业委员会,根据自己的宗旨和特点,曾和有关单位一起召开了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座谈会。就如何营造良好的力、学环境,造就新型的编辑出版人才以及坚持办学质量,力口快解决紧缺的高级人才培养和如何设置主干课程、调整师资结构等问题进行研讨,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对于解决某些模糊认识,推动专业教育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学会还协同有关单位,呼吁教育部门把编辑出版学列入国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认为这是当前发展出版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积极参与筹备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高等学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创办20周年座谈会”。
 3.参加“全国出版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审定等工作。
受新闻出版总署人教司委托,从2001年下半年起,学会负责同志和一批学会的骨干,全力以赴,及时完成了此项任务。同时通过辅导教材的编写和审定,以及四年来年复一年的修订、审定,多次讨论了编辑、出版工作的有关方针、原则、概念和基本观点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许多重大问题,在教材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参与者也提高了认识,增加了共识,推动了编辑学、出版学的学科建设。

 四、各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活动
 四年来,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如少年儿童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了培养编辑人才,推动少儿出版发展的问题;少儿读物的质量问题少儿出版工作如何面向市场,再上新台阶的问题等等。青年读物专业委员会召开了部分中青年优秀图书编辑座谈会等。

 五、评优工作
 继续成功举力、了第三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征文竞赛活动,并开始了第五届征文竞赛活动;与中国版协联合,继续举办第四届、第五届“中青年优秀图书编辑评奖”;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协助组织评选“首届全国新闻出版业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制定了《中国编辑学会科研课题立项和成果奖励暂行办法》,于2004年2月正式公布实施。

 六、编辑出版工作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中国编辑》杂志;编辑《中国编辑研究年刊》出版了第六至十届年会论文选、第三届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论文竞赛获奖文集和《第11届国际出版研讨会论文集》;策划出版了《编辑学的研究与教育》等编辑学和编辑工作方面的著作等等。学会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商定,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DCD)》中,建立《中国编辑学会会议论文数据库》,便于向社会提供信息。

 七、与国外、港台地区的出版学术交流
 1.2001年10月应韩国出版学会邀请,学会派出以常务副会长邵益文为团长的7人代表团,赴汉城参加了第10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论文,受到韩国出版学会的欢迎和各国与会者的重视。
 2.2003年9月,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期间,为促进国际出版学术交流,表彰了部分为国际出版学术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日、韩学者。
 3.2003年12月,学会组织以邵益文、王德有为正副团长的中国编辑代表团赴美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小型书展。
 4.2004年10月,学会轮值主办第11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探讨国际化出版的发展前景。国内外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5.2004年8月,应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彭诚晃先生邀请,学会派出了以秘书长程绍沛为团长的访台团,进行学术和实务交流,共同举力、了“第二届两岸编辑出版研讨会”。

 (摘编自邵益文同志在中国编辑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中国编辑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来源:《中国出版》2006年第3期总第183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