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23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广东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数字乡村的概念、产业、运营》新书发布会暨广东阿里拍卖【数字乡民】项目启动仪式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活动设广州主会场和北京分会场,现场通过视频号全程直播。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出版社董事长邹浩;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卢家明;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莉华;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志才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徐剑波教授等专家以及应邀的企业界人士、媒体朋友参加主会场活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副社长柯宁主持活动。

《数字乡村的概念、产业、运营》一书,是广东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开明先生近年来从事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数字乡村的概念、产业、运营》紧扣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方向,内容包括“数字乡村建设金字塔方案”“传统乡村数字化重构”“乡村元宇宙的规划与运营”,介绍了数字乡村建设中关于架构和投资模式等重要议题的落地经验,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实用性。
李开明先生具有计算机学科和传媒学科的双重背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助力乡村发展,体现了当代民营企业家积极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服务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作为。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出版社董事长邹浩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方向,出版《数字乡村的概念、产业、运营》一书,在全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之际,显得恰逢其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始终立足广东,关注岭南文化和广东乡村建设,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关注的出版方向之一,贴近基层,深耕沃土。在数字乡村出版方面,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获批国家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技术处理平台建设》《基于知识服务的中国客家文化原创数据库建设》;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东省传统村落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应用示范》入选国家文化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下一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将在数字出版方面寻找更多切入点,面向乡村振兴领域开发更多选题。
作者李开明先生认为:乡村振兴一定可以有良好的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关键是要精准地理解农民、深入了解乡村。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方向,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的理念和技术,突破传统乡村“时空、资源、人才”的局限性,将农民内在的巨大张力和价值有序地释放出来。让我们人人都来参与,夯实数字政府、数字中国的基础,共创数字乡村美好家园。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方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是以数字技术驱动城乡资源融合、赋能型、自进化的数字时代乡村生态体系。当前,在乡村要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应以教育培训为抓手,加快培养大量的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创新数字乡村振兴顶层设计理论和运营模式,创造数字乡村建设新业态。
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志才认为: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李开明先生撰写的《数字乡村的概念、产业、运营》提出了“一体三维四化八建”模式,以数字化思维对传统乡村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重构。数字云村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区域、产业、文化限制,构建了一个以数字生态为引领,整合各方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共同创造价值,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荣共生的“数字生态圈”,这为我们开展乡村运营实践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众多深耕于乡村一线的实践者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像李开明先生这样关注和思考我国农村发展浪潮的有志之士投身于数字乡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来,期待李开明先生在其中作出更加可喜的成绩!
在广州现场和北京分会场的共同见证之下,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邹浩,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卢家明、副总编辑周莉华,作者李开明共同为新书揭幕。

现场还与北京分会场直播连线,介绍了广东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阿里拍卖合作的【数字乡民】项目。
《数字乡村的概念、产业、运营》的编撰出版,是李开明先生顺应网络强国、建设数字乡村之势所做的重要努力,也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的一份担当。期待本书的出版发行,能为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数字乡村的概念、产业、运营》 订购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