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直播回放:如何运用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闽南话教程(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城:中国的象征

燕山大学出版社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重估

郑州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语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页 > 出版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直播回放:如何运用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2-06-28 11:48:28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月18日,旅加学者、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哲学博士、《权衡:批判性思维的探究与应用》(修订版)译者仲海霞老师线上直播,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些思考。今天我们将仲老师直播的回放和文字稿推送给大家,一同学习。

  一、从高考作文窥见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今年的高考作文新鲜出炉,很多人都直呼作文题难。这大概是看到像全国甲卷取自红楼梦的题、新高考I卷的围棋“本手、妙手、俗手”的题,都觉得题材陌生,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缘故吧。我相信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大概一上来一脸蒙圈,然后在紧张中开始试图从材料中找一个点来立论,比如红楼梦的题,可能很多学生会写“真正的创新在独创精神”,围棋的题,可能很多学生会写“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成为妙手”。然后就搜肠刮肚地搜索一些名人事例来证明这些命题。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通篇在重复一些正确的废话。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怪出题者。说命题者把已经把材料的立意都确定好了,学生只能顺着这立意说,这样怎么能有发挥的空间呢?我倒觉得不尽然。

  高考作文要写的既有自己的思想,又能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这就像是带着镣铐跳舞,不是不可能,而是需要很高的技巧和扎实的积累。在我看来,这样的题目还是留给了学生很多思辨的空间,如果真正懂得方法,是可以写出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好文章来的。这就是我今天要重点谈的内容:怎样用探究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这种思维怎样运用到写作中,帮助学生写出真正有思想、有说服力的好文章来。

  在今天第一部分我会先简要介绍一下在写作中要真正写出有自己思想的文章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然后在第二部分我会详细说它们操作方法。

  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把它们归结为五个方面。

  1.首先要有问题。

  学生写作的一个最大的误区是,只知道顺着材料给定的论题说,而完全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来!没有问题,那就只能写“打好基础才能有妙手”这样无病呻吟的心灵鸡汤。这种文章,从眼前的效果来说是让阅卷老师厌恶,难以取得高分。我虽然没有做过高考阅卷工作,但是在大学里也批阅过学生的论文。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不仅论点高度相似、连论据都高度相似,这样的文章真的让阅卷者很绝望啊!这样写文章怎么可能脱颖而出?从长远来说,这样写作对自己的头脑没有半点拓展和深入,纯粹是为了考试而浪费自己的青春。

  我们去思考一个对象,一般都是从三个方面入手: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是停留在what的层次,叙述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我很少看到有从why和how入手的,可是真实的思考恰恰发生在询问why和how。比如围棋的题,谁不知道打好基础才能有妙手呢?关键是你得写怎么样才能从基础到妙手,这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又比如以回声这个现象写作文,大多数同学只会写“你要别人对你好,首先你要对别人好”这种心灵鸡汤。是的呀,这个道理确实存在,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回声的现象可以在人类社会成立呢?究竟人类心理的哪些机制使得它能成立呢?你要是能从“为什么”这个角度挖掘,作文不是有趣的多吗?

  从why和how入手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要想提出一个好问题,还需要做很多细节工作。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会在第二部分来谈。

  2.深究关键概念的含义

  其实红楼梦和围棋这两道题的核心词都是围绕一个词:创新,什么是创新?红楼梦的那题其实是关于创新和借鉴究竟是什么关系?围棋的题则是要探讨:渐进式的积累和灵感突现式的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

  未经过反思的头脑只会直观地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凭自己想出来、做出来的独特新颖的东西。果真是这样吗?创新就是像上帝创造光那样从无到有吗?我们如果仔细地观察周围的生活,你会惊讶地发现对“创新”的这种直观理解其实不堪一击。

  二十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公司,非乔布斯领导下的苹果公司莫属。可是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创新是像上帝造光那样从无到有一下子横空出世的吗?

  乔布斯的第一项创举是mac电脑,尤其是它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可是,这并不是他的原创啊!苹果mac操作系统是借鉴了施乐之星。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那个著名的典故。比尔盖茨的windows操作系统推出后,乔布斯气急败坏,指责windows操作系统抄袭了mac系统,盖茨冷冷的回答:“别扯了。我们都有个有钱的邻居,叫施乐,我闯进他们家准备偷电视机的时候,发现你已经把它偷走了。”

  虽然如此,为什么现在人们都只记得苹果是图形界面的先驱,而几乎没有人知道早它两年推出的施乐之星?为什么借鉴反而超过了原创?所以,这又回到“创新”这个词的含义上来。创新并不一定是指从无到有。心理学家把创造力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流畅度,灵活度,原创度,精致度。借鉴之所以包含创新,甚至在乔布斯的例子中远远超出原创,就在于他把原来那个粗糙的想法发挥到极致的精致度。那种把借鉴和独创机械地一分为二、甚至未经详细审视就简单地认为独创高于借鉴的想法,不是过于直观了吗?

  所以,我们要真正写出有自己思想、有含金量的文章来,必须要去深究关键语词的含义。否则的话,头脑只能停留在那种人云亦云的、未经过反思和打磨的直观状态。

  3.探究案例背景

  我看到澎湃新闻上有一篇对中国红学会副会长詹丹老师的采访,让他谈对今年高考题的看法。詹丹老师指出,现在中学生经过写作训练,都会清楚:真正的要求是在第二段呈现的,前面对《红楼梦》的内容概述只是一个由头、引子或者说情境,然后过渡到你自己的学习生活,自己的经验,加以论述、升华。

  看到这段话我真是非常感慨。我高中时写作文就是这样的模式,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改进啊!这是正确的写作方式吗?什么样的材料对于学生来说好像都是无关紧要的,都只是一个由头、引子。学生都没有搞清楚案例材料中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就马上急不可耐地笔锋一转到那些万金油的大道理上去。

  就好像2018年作文题关于二战军机的例子,关于维修飞机的那些部分,军方认为幸存飞机上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却认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则根本连返航的机会都没有。我看到当时的所谓范文,都根本不知道这个事例究竟说什么,全部是开头寥寥几笔就笔锋一转到那些万金油的大道理上去。什么逆向思维,什么司马光砸缸之类。

  你不去探究背景,你怎么会知道“幸存者偏差”这个词呢?你怎么知道这其实是一个统计学的样本代表性问题呢?把一个本来非常有思辨性、非常有技术含量的问题硬是扯成逆向思维这样的万金油,这样的文章又怎么可能有吸引力呢?

  这种写作的态度是一种封闭式的态度,就好像蜘蛛一样,仅仅凭着肚子里的一点存货就吐丝。可是学生的肚子里能有什么存货呢!只有像蜜蜂那样出去采集,才可能酿出蜜来。所谓采集,就是探究,就是一种对外界开放的态度。不要不管什么材料都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引子。不管什么材料都话锋一转让它来符合我头脑中的既定理解。这样只能是固步自封。

  拿到材料先别急着引申。一定要首先尊重材料,努力向它去靠拢,竭尽全力地想要理解它究竟说个什么事情,蕴含什么样的道理,然后才可能做有意义的引申。说到底,探究探究,一定要去一探究竟啊!

  4.说理:深挖逻辑链

  我说绝大多数的学生作文都是写正确的废话,这并不意味着我主张一定要剑出偏锋反对命题者的立意。恰恰相反,所谓正确的废话,它既然可以被称为“正确”,说明它本身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学生没有能够把这个道理细细拆解开来说清楚,所以才沦为正确的废话。我开头说写高考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你要是写跟材料立意完全唱反调的文章,恐怕要担很大的风险,我并不鼓励学生这样去做。而且学生也并不需要这样做啊。他们只要把命题立意的那个大道理为什么正确、在什么条件下正确、把里面的逻辑链说清楚,就是极有思想含量的作文啊。这样既符合命题者的立意,又有自己的思考。

  什么叫把逻辑链说清楚?就拿举例论证来说。有学生写“有志者事竟成”,这样论证:司马迁忍辱写《史记》,曹雪芹发愤著《红楼梦》,蒲松龄科举屡试不中,最后凭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发奋著述,留下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总是一声叹息。我们的同学对说理存在很多误解。他们举例,总是一大段排比,一个例子就一句话,觉得好像这样就是说理。

  这不是说理,这是修辞。这不是在道理上说服人,而只是试图在气势上压倒人。因为你没有展示其中任何的逻辑链啊。不把例子中间的一环套一环的逻辑链交代清楚,怎么可能用寥寥几个案例就能证明“有志者事竟成”这么一个普遍的道理呢?

  5.正反辩证

  不这样做,思想只能停留在非常表面、浅薄的层面,要么是以偏概全,要么是缺乏深度。

  比如说红楼梦的那道题,很多熟悉红楼梦的人都撰文批评这道作文题,认为它断章取义,似乎引导学生去写独创高于借鉴。红楼梦这一回原文中明确写了与之相反的情节。大家一进大观园,看到一条小道,这时候宝玉直接借用古人的“曲径通幽”四个字,反而压倒了那些门客的独创。那为什么有的时候借用是好的,有时候借用又不如独创呢?善于读书的人读到这里就会思考,如何解释这种表面上的自相矛盾呢?这就是通过正反的对照才能发现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就不会停留在“独创高于借鉴”的表面层次上。

  前面讲的是要写出有自己思想的作文要注意的五个方面:提出问题、澄清概念、探究背景、分析论证、正反辩证,这些正是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的核心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和探究对于高考作文的价值。

  那么,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和探究呢?我想在展开讨论其操作方法之前,首先有必要把这两个概念做一个稍微的界定。

  二、批判性思维、探究是什么

  关于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各家有不同的理解。大家如果对这一领域稍有了解的话,可能最熟悉的是罗伯特·恩尼斯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在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时候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除此以外,其他诸多专家都给出了定义。这些定义都各有所长。如果要问我,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它最核心的气质是什么?我喜欢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回答:批判性思维是质量把关。

  在我看来,我们的头脑就像一台信息处理的机器。我们每天接受很多外界信息,然后经过一定的处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想法。就像这个流水线操作图所表示的。可是在这张图上,我加了一面筛子,它是干什么用的?

  你可能会说,这个筛子就是我所谓的进行“质量把关”的批判性思维。可是并不是。

  这面筛子并不是进行质量把关的,相反,它自己也是被把关的对象。它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最底层的信念、情感倾向等等。我们所谓的“同温层”就是讲人的这种倾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只会去关注、也只会听进去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符合我们的情感需求的话,而对与之相悖的信息,就直接过滤掉了。

  所以,批判性思维是对想法产生之前的所有工序都进行质量把关,不仅针对外界信息,也针对我们自己的这面筛子,还针对我们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层层把关,才能使得我们最终产生的想法是值得相信的,而不是一些垃圾。

  什么是探究?探究,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就一个问题一探究竟。我们常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就是探究。

  那么,探究跟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关系呢?

  探究的目的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可是这样的判断是经得起推敲的吗?探究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经过批判性思维的审视,最终我们才能有很好的理由相信,我所获得的那些新的想法是经过了质量把关的。同时,我们学习任何技能归根到底是要用啊!用探究这个框架来组织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就是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怎么用它们。

  把探究和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就是这张大表格。

  探究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权衡》把它细分为六步,分别是提出问题-确立标准-探究背景-搜集论证-评估论证-权衡综合。

  这些步骤怎样才算做好呢?每一步怎样才算是通过了质量把关呢,这就是要达到每一步骤所对应的思维品质:提出问题要明确聚焦、确立标准就是要做到有标准、探究背景要做到丰富多维、搜集论证要做到全面、评估论证要做到严谨缜密、最后权衡综合要做到公正开放。

  这些思维品质听起来都是大词。那么,究竟怎么落到实处呢?这就需要我们说的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这些技能当然就是《权衡》这本书要讲解的重点,也是一门批判性思维课程要训练的内容。今天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会在每个步骤挑选一两个最重要的方面,给你一点taste。

  好,接下来我就借着写作这个话题来详细讲解一下探究的六个步骤如何操作。

  三、如何探究?

  1.提出问题

  首先,问题不等于话题。比如,今年高考的北京卷的作文题之一是“学习今说”。这是一个问题吗?不是啊!这只是一个话题。我们必须要围绕这个话题提出问题来才能探究!

  有人会说,这还不容易吗?材料不是已经提示了吗?要求考生就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来发表观点。那么问题张口就来啊: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价值是什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诸如此类。

  这些是问题吗?

  对此我有个比喻,不是什么样的句子末尾加个问号都算问题的,就好像不是任何一个女人被叫声“美女”就成了美女一样。如果“美女”成为了一个可以贴在任何女人身上的标签,那么它就丧失了吸引力了。如果只是把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部分替换一下、末尾加个问号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也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诸如学习的目的、价值、方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有任何可以触动你的地方吗?有任何刺激你进一步思考的力量吗?

  一个好的问题要满足一系列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有聚焦、清晰明确、有争议。

  我们拿到材料,需要自己去找那种真正的有吸引力的问题。这里的关键是一定要落实在一个具体的入手点上。之所以如此强调这个具体的入手点,是在于好问题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有聚焦。

  1)有聚焦

  前面说了,不是随便一个句子换个主语就能成为一个好问题的。好问题从来不是那种笼统的表述,而是一定要有聚焦。怎样聚焦?有两个操作手法:

  具体化在操作上,就是落实到具体案例。其实你比较红楼梦和“学习今说”这两个作文题,就能够看出其中的区别来。如果材料是像红楼梦、围棋那样已经给你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点,那么顺藤摸瓜,深挖材料就可以了。但是像“学习今说”这样一个笼统的话题,我们首先得多做一步工作,就是要让这个话题落地,要落在一个具体的点上,我们才能有思考的抓手,才能找出问题来。

  怎样落实到具体的案例?你可以寻找一个学习的典范,借助他学习的经过来思考学习的目的、价值、方法等问题。比如我看到这个题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达尔文。达尔文的自传非常值得大家去研读,尤其是他早年在小猎犬号上五年的航行经历。他自己说,“应该把我初次受到的真正的思想训练,即教育,归功于这次环球航行。”他在航行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不学无术的青年,以至于他的父亲责骂:“你只知道打鸟、捉老鼠、养狗,其他什么也不管。”可是等他航行回来后,他的父亲第一眼看到他时,竟然兴奋的叫起来,说他的头型都完全变样了!这句话表面上说是他父亲会看相,看到他颅相都发生了改变。实际上是说他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啊!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达尔文就是在这五年,从一个只知道玩鸟养狗的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位世界级的博物学大师。而他这五年完全是自学啊!我在读他的那段经历的时候,脑中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达尔文在他航行的五年中的学习如此有效的秘诀是什么?他是怎么能够做到的?你真的去把这个问题探究清楚,然后应付“学习今说”这样的作文题,难道还不是绰绰有余吗?

  所以,我们要首先训练自己把问题具体化的习惯,不要一上来就去做那些空洞的思辨。因为一个人不做足够多的具体问题的分析,那么他的底盘就是空的。这个时候做什么抽象的思辨都只是空中楼阁,是没有任何根基,也没有任何实际力量的。

  这是第一个方法,具体化。第二个方法就是寻找冲突。比如,就学习这个话题,我想到如下问题:

  论语开篇首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幅有名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很多学生的体会大概也是学习是苦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那么,究竟学习是苦还是乐呢?难道孔子是在骗我们吗?如果学习可以带来乐趣的话,这种乐趣是什么?我们学生如何才能体会到这样的乐趣呢?

  这样明确提出冲突点,让你的头脑产生疑问,同时也给了着力点,就是论语和韩愈的两句话。这样,你顺藤摸瓜的去探究,去真正理解论语那句话中的乐趣何来,不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吗?

  2)清晰明确,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澄清关键语词的含义。

  要澄清关键概念的含义有两个方法,不断地清晰化,给它的边界做明确的界定。不断地具体化,用具体的例子来检验这些抽象概念的内涵。

  清晰化的方法就是尽量把一个模糊笼统的词汇的边界给确定下来。

  比如: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大家都在焦急与恐惧中期待疫情的拐点。可是,“疫情的拐点”究竟是指什么?是指:总体现有疑似人数下降、总体现有确诊数下降。每日新增疑似数下降、每日新增确诊数下降?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个更为微妙的问题,就是连“下降”这个词的意义都是不明确的。下降多少天才算是真的下降?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家是不知道疫情是否会出现反弹的。在那种情况下,你怎么界定“下降”都成为一个问题。在缺乏这些清晰界定的情况下,又怎么指望对“拐点何时到来”这样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讨呢?

  具体化就是提出诸多具体的例子来考察概念的内涵。比如“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样的作文题,大家都觉得很直观。可是,你真的明白劳动的含义吗?什么叫劳动?热爱什么样的劳动?某主播直播自己睡觉,是不是劳动?如果你对这些例子是否属于劳动都不很确定,这说明你对“劳动”这个词并不是有真正的理解。所以首先把这些例子好好讨论、辨析一下再说吧。

  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个核心概念的理解绝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到位的,尤其是那些抽象的大概念。这种概念的澄清是贯穿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而这样的探究过程可以持续很久。可以说,整个探究过程也就是对所探究的核心概念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

  3)有争议

  这一点背后的意思其实是说有兴趣。争议性是对你的争议性,是真正能让你觉得困惑不解的疑问、难题,那样才能启动你整个探究机器的运转。比如“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但是假如一个青少年跃跃欲试很想尝试吸烟,对吸烟有害健康这样的说法又有所顾虑、将信将疑时,那么这就可以成为促进他探究的好问题。

  所以,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必须是有聚焦的、明确的、是真正让你觉得迷惑的、能够为你提供探究动力的问题。

  2.确立标准

  我们提出了问题之后,还要明白问题所涉及的评判标准。这里涉及到这样一个知识点:明白你的问题涉及到什么类型的判断,尤其是明白事实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的区分。很多介绍批判性思维的文章把这个知识点简化成事实vs观点的区分。这样的提法我自己并不是很赞同,因为“事实”这个词是很难界定的。所以我倾向于采用《权衡》中的提法:事实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

  姚明身高2米27

  ·姚明是中国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要说明的是,事实性判断并不一定是为真的。哪怕我现在说姚明只有一米五,这也是一个事实性判断,只是不为真而已。

  明白这个区分有什么用呢?它的用处在于给我们两个标准:

  1)事实性问题用事实性证据来解决。

  香港大学管轶教授在武汉封城(2020年1月23日)前做的断言:“保守估计,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起跳。”那时候大家听到这句话都嘲笑、谩骂他,说他居心叵测等等。这就违反了“事实性问题用事实性证据来解决”的原则。

  2)评价性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事实性证据来解决。

  比如有人说,某某电影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的票房达到40亿。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能简单通过票房这个事实性证据来判断,还要考虑到审美因素、艺术性、人文关怀等诸多评价性问题。

  这点在提醒我们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都不可能只有一个方面。所以我们考虑问题时,要意识到这种复杂性,不能只管一点,不及其余。

  3.探究背景

  探究背景这个步骤是权衡这本书的特色之一,也是我想要大书特书的一个亮点。只有通过探究背景,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理解才能丰富,多维,立体,真切。

  探究背景,就是要花时间去看。要以那个材料为圆心,顺藤摸瓜,辐射开去。要真正沉浸到那材料中去,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前后左右联系,建立关联,不断对比考察。

  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教红楼梦的题,一定首先让学生读原文,并且搜罗各种名家解读让学生对比着看。又因为它是关于创新这个关键词的,我也会让学生围绕着这个概念看更多的材料,比如我提到的乔布斯的传记。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功夫是浪费时间。好像只有让学生把时间放在刷题上才不是浪费时间。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解啊!刷题的结果就是学生在高考结束后,把教科书和试卷像雪片一样扔出去,就像猴子下山一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而你去引导他们真正探究一个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给与他们的则是一块一块坚实的基础,是可以在他们心里留下印记的东西。

  不仅如此。我们不做这样的功夫,又怎么可能真正理解?什么东西都是蜻蜓点水只看到一鳞半爪,就像红楼梦那题,如果只看那点材料而不去探究,又怎么能看到“借鉴优于独创”这一面呢?

  探究背景的好处还在于,这是激发兴趣的最佳手段。在探究背景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会受到各种触发,问题会提的越来越有意思。

  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想想这是一句多么有误导性的话!一个孤立的点是没有意义的。它必须要放到它所身处的网络中去理解。像论语这样没头没脑的语录,如果你不把它还原到它的语境中去,怎么可能理解啊!

  而当你真正深入到语境中去的时候,一个问题就会牵扯出更多让你迷惑不解的、有趣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是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的。知道的越多,问题也就越多,才能更加提供探究的动力。

  有人又会说,考场作文哪里有机会探究呢!是啊,考场上当然没有时间探究。探究的功夫当然要依靠平时。如果平时不积累,考场上有什么存货可以拿出来?而我们探究了一个问题,就积累了一块,到时候就可以灵活调用。

  就好像你准备面试,你细致准备一个与人协作取得项目成功的例子。难道它仅限于说明与人协作能力吗?它也可以用来说明沟通能力,也可以用来说明你的决心和意志力、你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所谓“一花一世界,滴水照大千”,一个真实的案例总是有无穷多的方面和角度去切入。你真的把一个案例吃透的话,那就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所以,探究背景,真正沉浸到案例中去,可以说是我所提倡的探究式写作与传统作文教学最大的不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身体要吃食物才能长大,你的头脑难道不需要食物吗?探究背景就是提供给头脑这样的食物。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4.搜集论证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要求:“要客观无偏见地考虑问题”,可是这种口号在实际操作中是无效的,人们仍然会坚持既有的信念,也就是我一开始提到的那面筛子的作用。它会给我们造成各种认知偏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认偏误”,也就是我们更愿意关注那些符合我们信念的事,而忽略与之不符的事。

  其实确认偏误也不是什么新的现象,而是从古至今就是人性的一部分。早在16世纪,弗朗西斯·培根在他的名著《新工具》里就已经系统地论述过了“四假象”,讲的是同样的问题。培根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次,有些人把一个庙中所悬的一幅许愿得逃船祸图指点给某人看,问他还承认不承认神的威力;这人却反问道:“不错,但那些许愿之后而仍然溺死的人又在哪里画着呢?”

  这个事例反映了两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从庙里那个人的角度是犯了幸存者偏差;他只看到了幸存下来的人。这就好像记者调查春运期间买火车票是否困难,跑到高铁列车上进行采访,问大家买到票没有。这样的结论能信吗?

  从画家的角度,就是确认偏误。画家只选择呈现符合他的信念的事情,而忽略那些与他的信念相反的事情。

  培根在《新工具》中所创立的方法,就是要针对人在认识中经常会犯的这些偏差。他的方法之所以成为近代科学归纳法的开端,除了他注重样本的多样性和系统性之外,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引入“反面”!

  让我们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列正反论证的表格。这种表格在权衡这本书中到处都可见。

  这样看起来很简单一件事,却可能是批判性思维所有环节里最难的一点。在我看来,它远远比那些分析论证结构、演绎三段论之类的技术性问题更难。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不是去完成某种技术性工作,而是否定自己。而列反面理由和论证正是试图否定自己。这也是为什么绝少有人能做到这点,而真正能够做到这点的绝对是大师,比如约翰·密尔。

  密尔在《论自由》里面说,为什么某些人的判断真正值得信赖,那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主动寻求了反驳与质难,而不是绕开它们,并且只要有一丝光亮可以投射到这一主题之上,不问其来自哪个方向,都不曾予以遮挡。

  我们要通过列正反表格的方式,努力逼着自己从反方的角度来考虑。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现实中跟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对话。这也是权衡这本书中有大量的情景对话的原因。

  让我们把正反表格跟作文联系起来。诸如前面提到“有志者事竟成”的那个作文,举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的例子能说明什么呢?我可以举出十倍百倍的例子来证明反面的结论。你能看到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不也还是幸存者偏差吗?那些无数想当艺术家而终究被历史所淹没的人,那些无数胸怀壮志想要创业而被时代的大浪拍在沙滩上的人,又从何说起呢?

  所以,我们的论证要有说服力,一定要考虑反面。也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全面性”的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论证要能有说服力,就一定要展示其内部逻辑链。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第五点。

  5.评估论证

  在这一步我们最关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怎样防止思维没有根据地跳跃,怎样实现从前提到结论的无缝衔接?这里的要点太多,涉及到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各种技术细节,以后有机会开门课细细的讲。今天在这部分就提一个概念:归纳论证的强度。

  归纳论证是那种前提为真也不能确保结论一定为真的论证。你看到一千只白天鹅,有不能确保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也就是说在归纳论证中,前提为结论提供的支持是或然性的,是可高可低的。只有那种支持度很高的论证才是好的归纳论证。也就是具有很高的归纳强度。

  让我挑出归纳论证里面最常用的一种:举例论证,来说明归纳强度这个概念。很多人觉得举例论证是无效的。因为正如前面说的,除了数学和形式逻辑这种纯形式的领域之外,在其他领域里面,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找到一堆例子来证明,对它相反的观点也是一样。举例论证真的是无效的吗?对此我要说,举例论证只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使用的好还是不好,关键在于那个使用它的人,而不在工具本身。举例是归纳论证的一种,而归纳论证的强度可高可低,那么我们就要去努力琢磨,怎样才能做出强有力的举例论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要知道一锅汤的咸淡,只要用勺子好好搅一下,然后舀出一小勺尝一下就知道了。为什么我们相信这一小勺就可以代表这整锅汤呢?因为我们明白其中的逻辑链,知道搅一下之后盐份在汤里是相对均匀分布的。展示出这样的逻辑链,我们才能够被一个例子理性地说服。

  大家去看那些通过举例论证的经典演讲,就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讲的好,就在于他们把一个例子细细剖析,展示内部的逻辑链。比如乔布斯的斯坦福演讲,(举例:自己大学课程、得病);TED上Simon Sinek的经典之作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举三个例子:苹果公司、莱克兄弟、马丁路德金),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那么怎样落实到作文上呢?比如有人写关于“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文章,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论证。可是,且不论这句话本身就很成问题,我查过它的两个出处,所表达的都不是我们现在对这句话理解的那个意思。退一步讲,哪怕确实有一个名人说过这句话,说的也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那个意思,那么单纯引用这么一句话就有说服力了吗?凭什么一屋不扫就不能扫天下呢?古往今来的伟大的领导者,有几个是自己动手打扫屋子的?

  要通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论证,就不能是简单的引用一句话,而应该深入剖析。比如,结合自己的具体事例来展示:劳动让我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感是以后在大的事业上做出成就的关键。

  这时候你又可以进一步挖掘:劳动是不是培养这种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必要条件呢?假设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话,还要进一步追问,那么什么样的劳动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呢?是不是所有的劳动形式都等量齐观?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只有这样一步一步挖掘,细细地剖析劳动对劳动者的心理和性格造成的变化,才可能起到很好的论证效果。这背后的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必须要把人心所皆认同的那个理讲出来,才可能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达到说理效果,就像用勺子搅一下后就可以有很好的理由相信一勺汤就可以代表整锅汤的咸淡一样。

  以上是我讲的探究的第五个步骤,评估论证,这里尤其要注重说理的严谨缜密。

  6.权衡综合

  正反双方都考察之后,我们怎么根据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一步要注意的关键就是公正和开放。

  首先要澄清一点,客观公正≠两边都好。并不是正面也说说,反面也说说,简单地“一分为二看问题”,这并不等于批判性思维。

  我在之前开培训课的时候,一位老师分享经验,在班上让学生讨论孙悟空到底是不是英雄?

  学生把正面的理由列举了一大堆,比如孙悟空本领高强,机智勇敢,有反抗精神,有情有义……反面的理由也列举了一大堆,比如其貌不扬,无慈悲之心,生性残暴,胡乱杀生,野性难驯,为了取胜不择手段等等。然后这样结束了。我提一个问题:那最后学生自己的判断是什么呢?他认为孙悟空到底是不是英雄呢?

  所有这些思考都很好。但是不能仅仅到此为止。能看到正反面,还要最后综合所有的方面,形成自己的判断。

  我们经常说独立思考。所谓独立思考,就是要“立”啊!得有一个自己的立场,知道自己站在哪里。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且这个判断是有充分理由支持的。

  怎样得出自己的判断?就是把正反表格拿出来,给每个理由一定的权重,也就是给它们打分。最后看哪边得分高。就像孙悟空的例子,其貌不扬尖嘴猴腮是一个理由,可是这个理由占多大的份量呢?对于评判他是不是英雄又有多大的影响呢?这又回到“英雄”这个词的定义,我们通过澄清英雄这个词的定义来确定外表不是一个占很大比重的项。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自己的权重是如何分配的。因为这涉及到公正问题,你是否给反面的理由它所应得的权重?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公正,尤其是在最底层的价值观上,肯定是有所倾斜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起到的作用是,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倾斜,时时对其加以反思:这种倾斜合理吗?

  这样的反思才可能让我们对新的证据采取开放的态度,在必要时重新分配权重。“开放”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让我还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来说明。

  达尔文在自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和他的老师去考察英格兰中部一个古代的砾石坑。他们听说一个工人在坑内发现了一个热带地区的贝壳。他的老师,也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听到后马上毫不怀疑地说,这个贝壳一定是被人丢进这个坑内的。因为如果它真的是天然沉积在地层内的话,就会对这位老师的学说造成极大的打击,会推翻他关于英格兰中部地质学的一切知识。

  达尔文对他的老师有这样的反应非常吃惊,因为在他看来发现反面的证据是一件值得惊喜的事情。终其一生,他都对自己的对立面保持开放并予以足够的重视。就像他说的,他有个习惯,就是一看到与自己的结论相反的材料,就马上弄个小本本记下来,事后又好好反思。也正是有这种开放的精神,才可能有后来的《物种起源》这部煌煌巨著。

  好,到此为止,我梳理了探究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确立标准-探究背景-搜集论证-评估论证-权衡综合,以及它们每一步的具体操作方法,都总结在这张表中。

  最后我想再就作文总结一下。作文,说一千道一万,是表达写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所以首先内心要有思想感情!我非常喜欢大文豪苏东坡的这句话:“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这话是说,写文章,不是说我想要写一个好文章,然后坐在那里雕梁画栋的修饰就可以写出来的。写文章一定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内心郁郁葱葱,头脑里充满了想法,不说好像就要爆炸,这时动笔才能写出一泻千里,莫之能御的好文章来!

  所以作文必须要言之有物!怎么能言之有物呢?只能靠探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睁开眼看现实世界,不努力试图扩充自己,光坐在那里空想,做空洞的思辨,构建空中楼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权衡:批判性思维的探究与应用》(修订版) 订购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