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13日下午,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简称苏生竞委)、江苏省动物学会、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同组织的全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工作交流暨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举行。

来自省内13个市教研室的生物教研员,苏生竞委部分在宁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学工处、教务处、生命科学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学院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有关单位人员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苏生竞委副主任、江苏省动物学会秘书长周长发教授主持。

会上,苏生竞委主任、江苏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孙红英教授通报了近年来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有关情况以及202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的报名、组织、筹备等有关工作情况,分析汇报了全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下一步如何加强和推进全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科科长王丽萍,学工处处长景飞,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戴亦军,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学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解凯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中心主任姜爱萍等分别代表各自单位,向与会人员汇报了南京师范大学执行江苏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进展、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高考有关招生政策、生物专业师范生培养及改革、《中学生物学》杂志建设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生物教材及书刊出版等有关人才培养工作情况。

大家普遍表示,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正确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各个教育阶段衔接贯通、教育领域内部和外部协同探索,系统设计发现、选拔、培育与评估等各环节,促进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成长,才能更好地构建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许小东汇报了关于筹办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中学生“邦杰拔尖计划”暑期学校的有关情况。他表示,为促进生物学拔尖人才“早发现、早培养”,帮助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高中生了解生物学科的尖端动向,激发科研创新动力,自2023年开始,南京师范大学将借助教育部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理科基地等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和师资等优势,为江苏省优秀高中生量身定制中学生“邦杰拔尖计划”暑期学校。该项目是以中国苔藓植物学家、原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首任系主任陈邦杰教授命名、面向优秀高中生设立的“高高衔接”培养项目,重点围绕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动植物生理与解剖、进化生物学与生物系统发育、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知识模块,有针对性地对优秀高中生进行生物科学思维拔高训练,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高校的科研和学术氛围,激发对生物学的学习和科研兴趣。

在交流研讨环节,淮安市生物教研员倪晓青、南京市生物教研员岑芳等各市教研员结合自身教研实际,围绕此次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的名额分配、学生选拔、参赛训练和生物学教师自身业务发展、能力提升、培训研修以及生物学奥赛培训等主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对于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生物学研究人才的自主培养,需要统筹推进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项目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生物学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国家急需的生物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才能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生物学研究后备力量。为此,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各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地中学,需要持续深入探讨学科竞赛引领下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为江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按照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授权,江苏省动物学会2023年首次牵头承办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活动。作为江苏省动物学会的支撑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切实履行主体职责,认真指导、积极协助办好此项赛事。同时,生命科学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统筹发挥好自身在服务基础人才培养、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求、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实施中学生“邦杰拔尖计划”、执行“江苏省中学生英才计划”等项目为抓手,努力以实际行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