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其他论文内容提要 - 2023编辑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2023编辑论坛
其他论文内容提要
2024-05-11 14:58:45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地铁移动图书馆
——出版与出行并行,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云  

  摘要:教育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人的行为会引发一群人的行为,在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书籍渐渐被各种娱乐所取代。为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价值观,在地铁构建图书馆系统,结合出版业,在人群多的地方搭建固定场所,用书籍来影响人的行为。不但能增加就业,还能提升社会效益。

  关键词:图书馆;地铁;就业;文化素养;社会效益

道法教材内容变动对道法教辅出版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袁树香

  摘要:推动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道法编辑,要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探究落实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辅图书的内容与方法。本文梳理了近几年道法教材部分册次内容修订时变化的几个点,在认真研读变化的基础上,看二十大报告提及的几个关键点是如何在教材修订时体现的,进而总结教辅图书出版中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二十大精神;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变动; 教辅出版

出版强国背景下出版学科共建建议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于洋 海迎新

  摘要:出版学科共建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但随着新时代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出版强国”战略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出版学科共建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阐述了我国出版学科共建的背景、现状和意义,总结出我国出版学科共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出版学科共建的建议,为更好地解决出版事业发展和服务出版强国需要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出版强国;出版学科共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国际中文教材社会文化场景建构与呈现
——基于国际传播视角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毅达 杨漾 李欣欣 陆姗娜

  摘要:国际中文教材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之一。本文以教材内容包含的社会文化场景为切入点,从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播角度探讨其内涵,提出围绕学习主体、选择适合的媒体、在场景中讲述文化体验故事的设计原则,结合国际中文教材案例加以阐释,旨在为提高国际中文教材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材;社会文化语境;场景;媒体;国际传播

大学出版社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路径的思考
——以江苏大学出版社为例
江苏大学出版社 李经晶 夏冰

  摘要:以江苏大学为例,探讨了新时期大学出版社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从主题出版、特色专业、文化支撑三个角度深入阐述了大学出版社如何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以出版力量助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出版;大学出版社

新时代高校教材出版践行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实践路径思考
江西高校出版社 李丹

  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出版工作肩负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使命。高校教材出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的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出版观;高校教材出版

顶层设计之下出版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思考
江西高校出版社 王珍

  摘要:新时期我国出版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要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顶层设计加强了统筹谋划。本文重点分析《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一重要举措的指导意义,并依据《办法》探讨出版工作在顶层设计之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顶层设计;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

新时代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发展路径探究
兰州大学出版社 戴尧

  摘要:主题出版在引领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大学出版社着力主题出版,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大学出版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的主题出版应转变发展理念,主动搭建立体化传播发展平台,在坚持精品出版、加强技术创新、扩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出版更多精品力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独特贡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出版产品,推动我国新时代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

高校出版社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以兰州大学出版社为例
兰州大学出版社 马媛聪

  摘要:新时代赋予了出版行业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高校出版社要讲好中国故事,在传播策略方面:依托高校,助力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精准传播,贴近中国故事国外受众。在选题工作方面:主题赋能,精选中国故事优秀素材;内容赋能,寻找高校优秀学术作品;寻守源泉,赓续历史洞见时代之变。在实践路径方面:服务国家大局与高校功能,履行出版使命;推进科研成果与出版转化,做好学术出版。

  关键词:高校出版社;中国故事;主题出版;学术出版 

以深度融合赋能传统文化教材,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传播力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荷君

  摘要:传统文化教材因囿于纸介质,传播形式较为单一。为打破传统出版的局限性,将融合出版应用于传统文化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提升了教材质量,加强了读者间的互动反馈,且通过线上视听体验,线下“出版+研学”“出版+文创”等多元方式的融合,将进一步提升教材传播力度,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传播力。

  关键词:融合出版;传统文化教材;传播力

从选题策划的角度浅谈图书出版如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静

  摘要:随着近年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视,以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深入了解古典文化的需求,市场上相关图书不断涌现,且始终保持增长,这对于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树立文化自信是效果显著的。本文试图从图书选题策划的角度,浅谈如何从定位读者群体、选择切入点等方面,选题策划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图书出版尤其重要,策划人应加强自身相关知识积累,全程把关,以进一步增强相关图书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出版;选题策划

为文化理解而来 为文化传承奔走
—— 从《中语参》开设“传统文化研习”专栏说起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曹海英

  摘要:编辑的一生是为文化理解而来,更要为传承文化而奔走。作为文化传播者的出版人来说,编辑要顺应时代的大势肩负起时代的使命,要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国的大国形象。编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界定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认识到在日常工作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发挥引领作用,捕捉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担负起重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研习专栏

中国式出版现代化的理解、核心及实践路径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陈进

  摘要:中国式出版现代化是实现文化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愿景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使命。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出版现代化”的内涵,确立了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保障,并探讨了可尝试从构建完善的出版学科体系;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出版企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径;编辑队伍“走出去”“到现场”;“沃土”“孵化器”和“旋转门”等进阶路径打造出版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实践路径

拓展“文化空间”,聚焦“经验建构”
——出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稳致远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赵晓文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出版的一个重要板块。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出版者借助“经验建构”理论思考“文化空间”的拓展路径,即在内容、形式和空间上,为读者提供能全方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的作品。在明确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坐标基础上,从“城市与乡村”“大众与学生”“中国与外国”三方面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的广度、厚度和力度。

  关键词: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空间;经验建构

多出好书,助力阅读新时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惠萍 高维岳

  摘要:出版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播种知识、繁荣学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启智增慧的使命,出版人应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对出版工作的认识,出版精品教材;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多出好书,助力全民阅读。

  关键词:“二十大”;教育、科技、人才;精品教材;全民阅读;科普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材出版标准浅析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张炜

  摘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的背景下,课程思政教材出版标准尚未有明确的定义。本文从高校出版社教材审核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融入方式、案例主要内容选取、撰写要求以及教材审核四个方面来对课程思政教材出版标准进行分析。进一步帮助高校出版社做好高校服务工作,也为高校作者提供二十大精神进教材的新思路,努力打造服务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课程思政教材;高校出版社;出版标准

高校出版社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思路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韩骑 张晓红 王凤林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论文和会议资料,结合本社数字产品开发经验,梳理了教育领域融合出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立足高校出版社优势和高等教育特点,阐述构建数字教育平台的目的和思路,体现了融合出版产品的功能从“单向提供”向“双向互动”的转变;最后结合出版一线的实际工作情况,说明深度融合发展的人才、质量、运营和资金保障机制。

  关键词:深度融合;教育出版;高校出版社

浅论新形势下大学出版社的发展
——学习二十大精神,探索未来方向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刘平娟

  摘要:本文梳理了二十大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和文化传承的表述,讨论了当前形势下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思路:利用学术资源优势,提升学术著作质量;整合高校资源,打造精品教材;加强科普图书出版;深化主题出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意出版与新兴技术的创新融合。以期为当前大学出版社的运营思路、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学术;教材;主题出版;科普;融合

出版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播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任玉梅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给予了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自信和发展底气。出版人,作为文化守护者、创新者、传播者,任重道远;出版物,作为文化载体,其质量影响着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肩负着新时代文化传播的使命。出版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播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出版;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传播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出版模式探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牛洁颖

  摘要:习近平同志从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做好中华传统法治文化的出版工作,应当审视自身,明确文化传承的初心与方向,依托融合出版把握时代机遇,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形成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法治文化的出版模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关键词:传统法治文化;出版模式;融合出版

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勇担编辑新时代文化使命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魏星

  摘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出版工作承担着坚定文化自信的神圣使命。出版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是编辑,编辑工作直接决定了出版事业的成功与否。编辑要在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使命和担当意识,提高工作本领和工作效能,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 ;文化使命;责任担当

大学科技出版服务母体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葛建平 王雷华

  摘要:在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出版被赋予更多使命。本文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科技出版的发展方向,提出通过加强精品教材出版、实施重大出版工程、加强一流科技期刊培育、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和科技资源整合的途径,推动大学科技出版服务母体高校“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科技出版;母体高校;“双一流”建设;引导作用;服务功能;专业特色

从小细节管窥大历史:出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研究
——以《看文明》的出版经验为例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陶然

  摘要:童年是一个人文化启蒙和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引导少儿读者构筑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是出版工作的使命。顺应少儿读者的认知规律与阅读特性,通过“以小见大”的阅读理念,追求知识性、可读性、艺术性的统一。以此理念指导《看文明》的出版工作,并总结出版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少儿图书;中华文明;原创产品;双效统一

中国式大学出版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路径探析
郑州大学出版社 赵常信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中国式大学出版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指导方向和根本遵循。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大学出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在巩固舆论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出版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突出问题,提出应在思想基础、制度构建和具体工作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等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大学出版;意识形态;新兴出版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中国数字出版的战略指导与推动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 余人
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中心)袁玲

  摘要: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中国数字出版作战略指导,有利于推动行业快速发展、良性发展;有利于少走弯路,更好地贯彻数字出版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思想。文章用党的二十大最新理论分析中国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认为:一是要采用公益化或半公益化手段,做好面向全体人民的普及类数字出版,切实为更多民众乃至全体人民服务:二是要加快深度融合,做好面向国内市场的提高类数字出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三是要运用转文化传播策略,做好面向国外市场的特色类数字出版,让中国数字出版不仅“走向”世界,而且“走进”世界;四是要用前瞻性眼光,做好面向未来的数字出版服务与数字出版教育,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走绿色发展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导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