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南京大学出版社经典图书亮相“南雍下午茶”系列活动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南京大学出版社经典图书亮相“南雍下午茶”系列活动
2024-06-06 08:45:51  来源:南京大学出版社 
 

  近日,由南京大学新生学院主办、南京大学出版社协办的“南雍下午茶”系列活动第九期在鼓楼校区逸夫馆九楼高研院会议室成功举办。活动邀请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秉文书院院长周宪老师与书院学生代表们就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的融合、跨学科融合的经验、如何进行经典阅读等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本次活动由周围老师主持,新生学院辅导员胡豪、吴科、慕宜君老师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周围老师与同学们回顾了周宪院长在院长第一课上向新生们提出的三点建议——尽快完成向本科生的角色转换、努力涵养自己的学识和前途以及积极建构完善的自我人格。接着,周宪院长用朱熹“操存涵养,则不可不紧;进学致知,则不可不宽”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希望同学们要时时约束自己以培养道德情操,放松身心、拓宽视野以增进自己的学业。随后,周宪院长从两个问题入手,与同学就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追赶时代潮流: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融合

  周宪院长就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的关系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同学们跟上时代潮流,让人工智助力成为自己研究学习的好帮手。周院长从人工智能的利与弊入手,一方面提出人工智能的数据广度和处理效率在检索、总结文献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完成捕获当下相应领域研究热点、学界共识等需要进行大数据分析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周院长指出人工智能缺乏个人所独有的精神独一性,无法从阅读当中获得像人一样的情感体验和灵感,因此我们需要发挥自我的主体性,将人工智能的便利与自我的独一性相结合,从而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助力。

  勇于突破边界:跨学科融合的经验

  紧接着周宪院长谈及跨学科学习以及大学生阅读的经验。周宪院长引用罗兰·巴特的观点,认为跨学科指的是同一个研究者用不同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同一个问题,鼓励同学们不要局限在自己的领域,要勇于打破学科的界限。在如何进行跨学科实践的问题上,周宪院长建议大家要学会看大型工具书。周院长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向同学们说明合理使用大型工具书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跨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更快、更精确获取相应领域学术概览和研究现状。

  阅读学术经典:汲取优秀思想精华

  最后,周宪院长结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提供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系列书籍,向与会同学们分享经典学术阅读的相关经验。例如《现代主义的先驱》和《时空文化》两本经典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都向同学们系统地描绘出了一幅19世纪末20世纪初思想史的灿烂图景;《21世纪文学的批评》《艺术批评入门》《绝对批评》三本书让我们可以一窥艺术批评领域的精彩;《关键词:社会与文化的词汇》《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两本工具书则能极大的帮助我们了解文化和媒介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和术语……这些译丛图书横跨众多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对同学们的学术研究益处良多。

  针对“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跨学科学习”等议题,同学们也踊跃提问。如,人工智能对特定领域的影响使我们如何明确未来的方向、在人工智能的使用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跨学科领域相互之间能够带来怎样的益处……同学们在周院长的解答中受益匪浅。《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系列经典书籍由周院长写下寄语后赠与提出精彩问题的同学,希望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书中的精彩,让同学们爱上阅读。

  活动最后,同学们对周院长表示了诚挚的敬意。本次活动让同学对“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跨学科学习”以及“大学生阅读”等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启发了同学们日后学习、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从而帮助新生更好地成为具备新技能、新视野的新时代大学生。

来源: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