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6月2日,第四届中国概况课程建设与创新论坛暨骨干教师研修会在黑龙江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办,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黑龙江省国际文化教育学术交流基地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70多所高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教师参加。会议围绕《中国概况(修订版)》的使用、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发展与创新、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及地方特色教材的编写等多个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包含一场主旨演讲、四节示范课和一场院系主任论坛,为参会嘉宾搭建了广泛交流与经验分享的平台。
开幕式

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姜晶玲代表承办方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与会代表齐聚哈尔滨。她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情况,以及黑龙江大学国际化办学的举措与成效。她谈到,来华留学教育不仅是沟通中外的重要桥梁,更是加深中外理解与合作的重要纽带。黑龙江作为资源大省、教育大省,一直在来华留学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借此次研讨会之机,她呼吁与会代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生回信精神,用以指导日常教育实践。她期待与会代表广泛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并预祝研修会圆满成功。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黄卫在致辞中向承办方表达了极高的敬意,并对所有筹备和组织这次会议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对贯彻落实总书记“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指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还介绍了外教社在来华留学课程建设方面的不懈努力:自2018年《中国概况》中英文版的相继出版,到2024年3月《阅读中国·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以下简称“《阅读中国》”)的成功问世,直至本次会议中亮相的《中国概况(修订版)》,为各大院校的来华留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强有力的资源支持。他希望与会代表能充分利用本次研修会的平台,积极探讨来华留学教育理念,在示范课环节展开深入交流,“弘扬教育家精神”,共同推动来华留学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并预祝此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主旨演讲

中国高教学会留管分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程爱民教授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关于中国概况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教学实践探索。他指出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订了课程教学大纲的三级指标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结构设计、数字课程开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际教学活动优化等方面,程爱民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用的建议。他希望《中国概况》课程教学要多渠道、全方位打通:包括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教师与学生、甚至是跨学科的打通。借此,可以实现全国课程资源的融通,以学校为单位,以教师为实施主体,进行跨学校、跨地区,纵向与横向联通和整合,资源共享,形成全国范围的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共同体”。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赵异肖主持开幕式和大会主旨演讲。
示范课1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谭旭虎副教授带来了大会的首场示范课,她就“新标准·新实践——《阅读中国》在汉语初级阅读课中的应用探索”作了精彩的分享。她介绍了《阅读中国》分级读物的基本情况,特别强调了一级分册的设计亮点以及在汉语初级阅读课中的实践应用。她以《我爱上网》为例,就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流程和教学反馈作了细致入微、生动具体的阐释,不仅展示了该分级系列读物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也启发了与会代表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资源,如何充分运用数智手段,提升中文教学的效果与趣味性。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语事业部杨莹雪副主任全面回顾了外教社汉语部多年来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产品与成就,介绍了国际中文类、文学译介类、汉语类图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资源,以及外教社为支持学科建设所做的诸多工作。

研修会上午第一场示范课由吉林大学国际语言学院院长、文学院副院长李冬梅教授主持。
示范课2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尹晓静老师为大会带来第二场示范课,她就“《参考框架》指导下的国际学生中国文化和国情教育教学研究”进行分享,从《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的理念解读、教学案例、教学应用和科研应用这四个方面与参会代表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以《中国概况(修订版)》为例,展示了如何构建鲜活的来华留学国情教育课堂。
示范课3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鹿钦佞的第三场示范课分享了“《中国百题》教材运用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路径”。他提到了中国概况课程教学的难点和对此提出的两种基本假设,并介绍了基于基本假设所做的创新实践。他特别谈到了《中国百题》这本即将出版的国情类教材的形成背景和主要特点,并展示了《中国百题》的教学运用样例。100节慕课搭载于外教社WE Learn平台上,配合线上练习,纸质图书的生词、语法点、拓展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在沉浸式的课堂中更为理解中国。

研修会下午前两场示范课由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黄彬主持。
示范课4

大会第四场示范课是由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张君老师带来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心流’发生——‘中国概况’英文授课教学实践探索”。她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中国概况课程的开展情况,就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应对策略作了分享,提出《中国概况(英文版)》授课的“5+5+X”模式,尤其提倡让留学生主动讲述和分享亲身经历对于活跃课堂的意义,并对中国概况课程的未来建设提出了诸多展望。

研修会最后一场示范课由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金学丽教授主持。
院系主任论坛

6月2日上午9点30分在黑龙江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中国概况课程建设与创新论坛院系主任论坛,30余位院系主任参加了论坛。大家围绕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中国概况课程建设与创新、中国概况地方特色课程建设、来华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交流与分享。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质量高,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颇多,示范课内容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同时,大家一致认为,在做好中国概况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来华留学生的国情教育工作。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中的必要环节,是新时代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助华的国际人才的基础工程,是建构中国形象、加强文明互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保障。相信在来华留学教育一线教师与专家的共同努力与协同推动下,相关学科建设与实践将会取得显著的进步。
来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