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CRUP大家谈活动预告丨刘守英×姚洋:四海为家与发展故事(7月13日18:00) - 在线直播活动预告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在线直播活动预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CRUP大家谈活动预告丨刘守英×姚洋:四海为家与发展故事(7月13日18:00)
2024-07-11 09:14:16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月13日(周六)18:00

“CRUP大家谈”第35场

 刘守英 姚洋

做客中信书店三里屯店

与大家分享阿马蒂亚·森和他的《四海为家》。

关于森的新书《四海为家》背后都讲述了哪些故事?

森的思想如何为中国实现经济转型、追求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作为东西方不同文明之子,森对文明和文化的理解对当今世界有何意义?

直播主题

四海为家与发展故事

直播内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历时十年撰写的重磅回忆录《四海为家》近期在内地出版发行。在这本书中,森将他非凡的人生经历和对经济、福利和社会正义的坦率哲学思考交织在一起,笔力雄健却又温情地讲述他年轻时的经历,讲述家、归属感、不平等和身份认同等问题,再现了他致力于改善人类生活的独特一生。

  阿马蒂亚·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的良心”、“穷人的经济学家”。森不但是经济学家,而且是人文学者、人道主义者。他虽倾力于学术,但也分外关注现实。他一生致力于对饥荒、不平等、社会正义、身份与暴力、基本自由被剥夺等具体问题的研究,他呼吁世界各国改变对GDP的关注,转而关注更大的成就,关注更大的繁荣,关注更高水平的共享。阿马蒂亚·森也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他对中国的观察和研究至少已有50年以上的历史,他对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高度的钦佩。

  本周六,将邀请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姚洋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老师做客中信书店三里屯店,与大家分享阿马蒂亚·森和他的《四海为家》。

直播时间&地点

2024年7月13日(星期六)18:00

↑扫码报名↑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主讲嘉宾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人大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从小在贫苦的农村家庭长大,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务院决策咨询部门工作。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理性与自由》都是他摆在桌前的重要著作,当他在研究和政策中遇到困难时,就会一遍又一遍读这些书。他觉得,森的研究总体上是关于人的发展问题,而不同的发展模式背后是理念问题。


姚洋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北大国发院姚洋教授将森看作自己的榜样。他从 1988 年阅读森的作品开始,就深受其影响。他认为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对当下中国富有启发,要关注每一个人的“能力”,让每个人有基本能力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受到森的感召,姚洋也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由、平等等理念。

直播预约


↑B站有奖预约↑


↑抖音预约↑

直播书目


四海为家》 订购

  本书由阿马蒂亚·森历时十年撰写而成,这不是一部简单的生活回忆录,而是一部学术成长史,追溯了作者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思想发展、治学经历以及在学术界脱颖而出的内情。本书从1933年森出生时讲起,一直到他在1963年离开剑桥大学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执教,开启下一段辉煌的学术生涯。全书既展示了一个学术大家是如何炼成的,又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以及他对不少重要的学术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真知灼见,是一部难得的现代学术发展见闻录。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