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让花季重现阳光,找回迷失网瘾的孩子--《回来吧,孩子——预防与戒除网瘾指南》 - 陶宏开教授给网<br>瘾少年的暑假礼物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陶宏开教授给网
瘾少年的暑假礼物
让花季重现阳光,找回迷失网瘾的孩子--《回来吧,孩子——预防与戒除网瘾指南》
2006-07-06 17:08:4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供稿 
 

 《回来吧,孩子》是美籍华人,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被誉为“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的陶宏开教授走遍全国八十多个城市,在解决大量个案和反复实践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的扛鼎之作!
 2005年11月22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北京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发布的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根据该报告,在当今中国青少年中,有网瘾的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在13~17岁的未成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达17.1%,18~23岁的青年网民里有13.7%的人上网成瘾;在初中和职高学生中间,网瘾现象最为严重,其比例分别高达23.2%和20.5%;本专科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的网瘾人数比例也不低,分别为14.0%与13.0%。在这一组组看似枯燥的数据里,浸透着多少父母和老一辈的痛苦与担忧。
 青少年网瘾问题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引起的后果触目惊心,本来在花季健康成长的少年,取而代之的是辍学、自闭、偷窃、自杀等等。青少年沉迷网瘾,不仅导致很多家庭走向痛苦和绝望,而且长远来看是误国误民的隐患。
《回来吧,孩子——预防与戒除网瘾指南》,是陶宏开教授首部亲自执笔的权威性预防与戒除网瘾方法专著,分析大量案例,总结实战经验,语言深入浅出,理论系统全面,方法操作性强。
 该书的特点是:1、团中央书记亲自写序;2、健康上网大行动指定用书;3、陶教授亲自执笔;4、方法论专著;5.、结合大量实战案例;6、心理学运用得出神入化,深入浅出;7、方法可操作性强;8、配有大量漫画,形式活泼,易于理解。

目录参考:
一、网瘾成因与预防上网成瘾之道
网瘾成因之一:家庭教育误区
网瘾成因之二:社会不良影响
网瘾成因之三:学校引导缺失
青少年的特征与网瘾高发群体
整体素质教育是预防网瘾之道

二、孩子有了网瘾,家长怎么办
自我反省:努力改进自己是最佳途进
放松心态:理性的态度是正确的开始
大事小事: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
不贴标签:不要一味指责或盲目表扬
学会抱怨:使孩子全面感受真实人生
自然沟通:要进行朋友式的心灵对话
不加压力:追堵打骂只能使问题更糟
懂得自爱:用自重去赢得孩子的尊重
家庭交流: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性自助

三、怎样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
判断标准:网络依赖的表现分级
望闻问切:逐步深入地走近孩子
三心四步:基本要求与具体做法
十大诀窍:打开孩子心锁的秘方
三大要素:金钥匙的最关键部分

四、人人健康上网,构建和谐社会
疏堵结合,疏导为主
戒除网瘾,健康上网
净化网络,构建和谐

 章节选摘:
 过了一会儿,卫生间的门打开了,那孩子缓缓走出来,其眼神明显地平静了许多。“来,坐这儿休息一下吧,”我邀请道,指着我身边的一把椅子。他搓着两只手,轻轻地走过来,一弯腰坐下了。
 “听说你们是外地来的?”——我开始“问”了。“嗯。”他小声应道,然后突然把目光狠狠地转向他的父母——似乎一下想起自己是大老远被父母骗来的。我虽然不知道个中的具体缘由,但也感觉到这里面肯定有些什么文章,便对他父母说:“这样吧, 你们先出去转一个小时再来,我要和他单独谈一谈。”他父母睁大了眼睛,惊疑地看着孩子,好似在问:“可以吗?”我当时仍然不知道他们想的还是那个“十分钟”的条件,怕孩子起身走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催促道:“你们去吧,一个小时后再回来。”他们俩这才一边缓缓地直起身子往门口走,一边惴惴不安地盯着孩子。那孩子却低着头,闷闷地坐在那儿,看也不看自己的父母一眼。
 家长走了,我又开始“问”了:“你愿意跟我谈谈吗?”他瞟了我一眼,没吱声。“你不愿意跟我谈吗?”我再次问道。他的头微微偏了一下,还是没吭气。“对不起啊,”我坦率地将他一军:“我的确很忙,也很累,如果你不想谈,你可以回去。”这一下,只见他直起身子,侧过脸来认真地看着我,猛然开口道:“你真要跟我谈吗?我讲出来吓死你!”“哟嗬,”我仰头笑道:“我活了五六十岁,还没有哪个能够吓到我,你说来试试看。”
 他转过身子面对着我,两眼探测着我,好像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我认真地告诉他:“我是尊重你的自由和隐私的,如果你不想说,我不可能强迫你;如果我问的问题触及你的隐私,你完全有权利不回答;如果你愿意谈,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你相信我吗?”只见他双肩向下一沉,身子放松了许多;眼睛眯缝了一下,目光清澈了许多;口一开,声音也轻柔了许多……
 他侃侃而谈,从他十三岁的变化讲起,上网成瘾、旷课逃学、离家出走、结帮殴斗等等。当他谈到他长时间不上课时,我随即问道:“那你的学习怎么样呢?”他平静地答道:“当然是倒数第一了。”我接着问:“你从来学习都不好吗?”他马上回答说:“我小学时成绩不错,作文还拿过班上第一呢!”他头一抬,神情自然而自豪。
 “为什么你作文那么好呢?”我找到“切”入点了。他坦然地回答道:“因为我特别喜欢看小说。”“你喜欢看哪方面的小说呢?”我开始“切”入了。“古典小说。”他的回答简洁而肯定。“你知道吗?我也特别喜欢古典小说,我从六七岁就开始抱着《隋唐演义》之类的书啃了,”我动情地说起来——继续往深处“切”:“那你看过哪些古典小说呢?哪几本是你最喜爱的呢?”
 这就打开了他心灵的闸门,一股清流汩汩而下。他娓娓的谈吐越来越流畅,他数年的感受滔滔不绝,竹筒倒豆般地从《封神榜》说到《三侠五义》、从令他最欣赏的《三国演义》谈到让他最讨厌但也坚持读完了的《红楼梦》。在对这些书和人物作评价时,他已是很有些忘情地眉飞色舞了。我及时地赞许道:“看来,你真是把这些书看进去了,真不错!”他接着我的话,淡淡地说:“这有什么不错?”我更快地接着他的话:“当然很不错!你知道吗——我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上课时,发现一些学古代史的学生连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书名都说不全,让我把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通。”
 听到这里,他把身子向我倾斜过来,半是迷茫半是期望地看着我:“陶教授,我能做你的学生吗?”我心里一阵暖流——啊,你看,这个孩子也一样有向上的心!……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供稿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