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清史纂修工作进展状况与出版成果评介(第3期) - 《大学出版》2005年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大学出版》2005年度
清史纂修工作进展状况与出版成果评介(第3期)
李红
2006-08-16 10:18:24 来源:《大学出版》2005年第3期
刚刚迈入金秋季节的北京,又张开友谊的双臂,喜迎五洲四海嘉朋,聚集于国际展览中心,共举第十二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作为新世纪标志性的学术文化工程--清史纂修,自2002年8月启动之后,迅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与殷切期望,大家都十分关注其目前的进展状况。为此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指派其下属的出版组参加了这次博览会,藉以向海内处学术界、图书出版界展示已出版的有关清史图书,并通报信息,加强交流。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成崇德教授也应邀到会,就清史编纂工程的进展状况与已出版的清史图书向媒体作了通报与介绍。
从通报与介绍的有关情况看,整个清史纂修工程自正式启动之后的近三年来,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前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绵延不断的修史传统。由于清朝历史就是当今中国的昨天,与现实接近,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与清代有密切关系。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清史,曾多次动议和指示要重修清史。而第三代中央领导继承了前两代中央领导的遗愿,根据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呼吁,经过详细调研与缜密考虑,认为重修清史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终于在2002年8月作出启动清史纂修工程的重大决定,遂成立了由中央十多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家清史纂修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由25位清史专家组成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著名清史专家戴逸教授的领导下,充分认识到纂修清史的重大意义,亦深感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决心不辱使命,勇挑重担。编委会成立以来,即兢兢业业、日以继夜地工作,首先明确了修史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周密的修史计划,成立了编纂工作机构。根据清史纂修进度的规划,2003年经过广泛充分讨论确定了清史纂修的体裁体例,2004年进行项目立项。所有项目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委托和招标等方式,以确定项目负责人。截至目前,绝大部分项目都已确定了主持人,并按计划进入撰写过程。各类项目主持人,既有中国内地的学者,亦有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学者,他们都是清史研究中各个领域造诣精深的知名专家。
根据清史编委会设计的清史纂修规划,整个项目分做两大部分,其一为主体工程,其二为基础、辅助工程。主体部分是清史的主要内容,采取综合创新的体裁,分为“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等五部分,共92卷,达3000余万字,这将是一部能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的清史巨著。清史纂修的基础与辅助工程,主要是为主体工程服务,为之提供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及国内外清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提高清史纂修质量。同时,也藉修史之机,抢救、保护和开发一些宝贵的清代文化资源,从而为后人了解和进一步研究清史奠定丰厚的基础。为此,清史编委会成立不久,就先后成立了文献组、档案组、编译组及“研究丛刊”编委会以及出版组。经过这些专业组的组织策划,相应编辑出版了《文献丛刊》、《档案丛刊》、《编译丛刊》和《研究丛刊》。截至2005年5月,上述四种丛刊已出版各类图书33种359册。下面就这些些图书的内容和价值简作介绍。
《文献丛刊》主要是组织编辑清代文人学者的文集、笔记、日记、书信等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大多是清人记录反映清代各个时期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目前已出版有《恽毓鼎澄斋日记》、《越缦堂日记》、《新编汪中集》、《黄遵宪全集》、《清代蒙藏回部典彙》等。这些文献著述,有些是首次公开问世,有些过去只有零散出版,却多有缺遗。些次出版则进一步拾遗补缺,为研究清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重要史料。
《档案丛刊》清代朝廷中枢及各级地方衙门留存下来的档案,是研究和编纂清史极为珍贵的第一手史料。然而,流传至今保存在各级档案馆中的清代档案,绝大部分尚未及整理。
《档案丛刊》将有计划、有步骤地编辑整理各类清代档案,予以公开出版。目前已出版的有《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清宫热河档案》、《清代中南海档案》、《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等。其他各类、各地保存之重要档案,也将陆续整理编辑出版,这些档案史料的出版,必将有力推动清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研究丛刊》主要是为清史编纂积累研究成果,和为清史研究领域提供学术创新、开展百家争鸣开辟园地,创造条件,而及时组织出版清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目前已出版有《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清人笔记随录》、《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等。《研究丛刊》对清史专著的陆续出版,必将使清史研究领域日新月异,焕发勃勃生机。
《编译丛刊》纂修清史必须有世界眼光,不仅要将清史置于历史之长河中予以分析、研究和评介,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搜集整理世界各国记载有关中国清代的各种史料,也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各地的清史研究成果。目前已出版的有《中国新史》(葡)、《中国近事报道》(法)、《州县官的银两》(美)、《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德)、《这些从秦国来——中国问题论集》(英)等。这些外国学者清史研究著作的出版,必将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新用。
(本栏责任编辑)
来源:《大学出版》2005年第3期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