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第十九届华东外语论坛在福建顺利举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第十九届华东外语论坛在福建顺利举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5-11-05 09:04:02  来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十九届华东外语论坛在集美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AI赋能·文明互鉴:外语学科的时代使命担当”为主题,由华东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协作组主办,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

  华东地区外语论坛是由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主办的区域性学术会议。2004年11月,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协作组成立。首届华东外语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多年来,论坛在促进华东地区高校外语教师教学与科研交流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现已成功举办十九届。第二十届华东外语论坛将于2026年在山东举办。

  论坛开幕式上,集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新华致欢迎辞。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欣,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会长杨信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丁毅先后致辞,共同展望外语学科在新时代的使命与发展路径。

黄新华

  黄新华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问候,回顾了集美大学百年办学传统,并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具有鲜明“工海”特色的成果。

王欣

  王欣表示,华东外语论坛作为外语教育界高水平年度学术活动,对华东区域乃至全国外语教学科研、教师素养提升意义重大。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浪潮推动高等教育范式变革,外语学科正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机遇。她分享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多阶段发展实践,并呼吁华东六省一市各院校共同拓展学科专业新内涵,开辟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赛道。

杨信彰

  杨信彰回顾了华东外语论坛走过的十八载春秋,并谈到本届论坛以“AI赋能·文明互鉴:外语学科的时代使命担当”为主题,既是对往届论坛思想的传承,更是对数字时代外语学科发展命题的全新回应。他围绕论坛的历史传承、主题内涵、分论坛设计及学科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丁毅

  丁毅表示,华东外语论坛在推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外语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作为论坛多年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已先后出版17辑《华东外语论坛》,期待以华东外语论坛为平台,汇聚起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智慧,构建起助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体。

张海燕

  开幕式由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海燕主持。

  论坛设置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两大板块,围绕“AI赋能·文明互鉴:外语学科的时代使命担当”专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主旨报告环节,5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根据此次论坛专题,分别从外语人才培养革新、学科理论体系建构、教育战略转型、领域创新应用、跨界融合发展五大维度,为“AI赋能・文明互鉴”背景下外语学科的使命践行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学术方案。

王欣

  王欣首先发言,聚焦AI时代外语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与知识体系重塑问题。她剖析AI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两个维度,即思维能力与知识结构,提出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强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为实现外语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不断提升外语教育的学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带来了重要启示。

杨枫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枫就“学科翻译史及其理论建构”这一议题提出宝贵观点。他通过理论、方法、学科与实践四个维度阐述学科翻译史研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从学科翻译史的定义与内涵、理论与方法基础、核心研究范畴等方面构建理论框架,阐述其区别于传统翻译史的独特属性,为学科翻译史及其理论建构树立新的方法论典范。

俞洪亮

  扬州大学教授俞洪亮则强调在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高等外语教育变革。面对强国建设与数智技术变革的双重背景,他分析了高等外语教育变革的内涵与定义,并为高等外语教育变革提供了指导性发展坐标。

杨金才

  南京大学教授杨金才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外国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他认为,人工智能正深刻变革外国文学研究范式,为外国文学研究注入新活力,也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外国文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人工智能还是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桥梁,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外国文学研究的独特见解。

马文

  山东大学教授马文针对健康语言学、医疗语言学和临床语言学展开讨论。他围绕语言与健康的交叉领域,梳理了学科内涵,并阐释了其研究范围与目标以及分支方向,也对健康语言学的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上主旨报告分别由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葛桂录、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林璋、浙江省外文学会常务副会长方凡、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秘书长曹军、江西省外语学会副会长黄慧主持。

葛桂录

林璋

方凡

曹军

黄慧

  分论坛研讨环节,108位国内高校师生就不同领域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该环节分为6个分论坛,涵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和区域研究”“外语教育学”等学科主题,与会师生针对数智时代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技术赋能与人文反思,理论前沿、技术变革与文学研究的未来,翻译学的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展开研讨。

分论坛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分论坛二:外国文学

分论坛三:翻译学

分论坛四: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分论坛五:国别和区域研究

分论坛六:外语教育学

  分论坛分别由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存新教授、甘婷副教授、刘立香教授、邓庆周副教授、刘景玉博士、谢新峰博士主持,并由上海大学尚新教授、浙江大学孙艳萍教授、华侨大学侯国金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颜静兰教授、厦门医学院钟俊教授、集美大学黄锐教授点评指导。

 

杨士焯

  分论坛研讨环节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了研讨汇报,该汇报由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杨士焯主持。

林明金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秘书长林明金主持闭幕式,并宣布本次论坛的获奖优秀论文。下届承办单位代表,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马文向此次华东外语论坛的圆满落幕表示祝贺,并预祝下届论坛顺利举办。

  来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本版责编:陈赛男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