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新时代·教材·传承·融合”|第二届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教材研讨会正式启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新时代·教材·传承·融合”|第二届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教材研讨会正式启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25-11-17 13:18:54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25年11月14日,“新时代·教材·传承·融合”第二届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教材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指导、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主办,聚焦新时代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音乐人工智能研究与教学在未来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素质型音乐人才培养等话题。

  作为第七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的重要学术单元,本次会议有来自天津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80所高校近200人参会,共同探讨高校音乐教育教材建设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

开幕式
高瞻远瞩 共话新篇章


开幕式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魏贻恒,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柯扬,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李永强,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汪洋,天津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绍武,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向颖等。

  开幕式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赵海主持。他表示,本次研讨会将紧扣“打造教育强国战略引领力,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要求,以“新时代音乐教材的守正创新与价值引领”为主题,这既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践行文化繁荣、教育提质、文明传承、创新融合核心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音乐教育界以实际行动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大局的责任担当。


魏贻恒

  魏贻恒对中央音乐学院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与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出版社在音乐出版事业中做出的努力给予鼓励,并对此次会议及今后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聚焦立德树人,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引领;二是聚焦铸魂增慧,精心打造音乐教育的精品教材;三是聚焦自主知识体系,大力加强音乐学的理论研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始终重视并支持以中央音乐学院为核心的音乐类院校联合各高校,为提升我国音乐教育质量注入新的活力。


柯扬

  柯扬谈到,教材建设正是学院将先进的学科前沿成果、先进的教学方法论、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技术应用进行系统梳理,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全国音乐教育一线的重要途径,并就此明确了三个方向:一是立足中国实践,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二是聚焦立德树人,强化教材的育人功能;三是坚守中华文脉,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央音乐学院将全力支持出版社的发展,建立健全教材建设机制,汇聚全国兄弟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推进教材规划、编写与推广工作。中央音乐学院愿与全国音乐教育界同行一道,筑牢新时代音乐人才培养的坚实基座。


李永强

  李永强在致辞中强调,教材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乐见并支持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联合全国各高校音乐院系,共同推进音乐教育教材体系化建设,并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导向,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让每一本音乐教材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有效载体;二是要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材的学理研究和体系构建,提升其科学性、前沿性和适用性;三是要推动融合创新,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四是要加强共建共享,凝聚全国音乐教育界的智慧,形成教材建设的合力。


汪洋

  汪洋提到,教材是连接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桥梁,是教育理念落到纸面和课堂上的重要载体。浙江音乐学院始终以建设“高水平音乐学院”为目标,在音乐教育教材建设方面将与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协同共进,着力打造一批彰显中国气派的优秀精品教材。

“基地”建设
搭建平台 共筑典范


“新时代音乐教育教材实践基地”授牌院校合影

  会议期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举行了“新时代音乐教育教材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李永强、赵海为高校代表授牌。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基础部主任、教授赵亮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艺术系主任、副教授温泉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系主任、教授陈果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徐开胜

  来自星海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贵州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基地院校代表发言。他们表示,加入“基地”将为师生搭建起接触前沿教材与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助力高校更深入地参与教材研讨与实践创新。

艺术学科教材体系建设

主题报告
艺术高层次人才培养下的硕博教材建设与学科体系构建


宋慧文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慧文在主题报告中指出,艺术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既要基于国家顶层设计的基本逻辑,也要符合自身学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满足国家社会对高水平艺术人才的需要。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依据艺术创作、表演、教育、管理与传播、艺术与科技、理论研究等领域的人才培养需求,特别是针对核心课程的设置,编纂一系列高质量教材,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视唱练耳
实践性音乐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主题报告
多维度音乐能力训练——从共通能力到专业表达


裴聿茹

  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裴聿茹教授强调了从共通能力到专业表达系统训练路径的重要性,多维度的训练目标是提升各音乐专业的通识技能。报告中,裴老师通过与央音附小陈思睿、王以实的现场互动,以及央音小提琴专业博士蒋熠颖的教材使用分享,让与会嘉宾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多维度音乐能力训练的具体方法与实践路径。“多维度音乐能力训练系列教程”整合了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多年的教研成果,并将陆续出版为一套体系完备、贯通教学与实践的实用教材。教材包含“节奏、读谱与视奏”“音高与听觉分析”“视唱与弹唱”“多维度综合听觉训练”“实用性音乐理论学与练”五大板块。

从理论到教学
拉开音乐人工智能教育新篇章

  当前,人工智能已全面进入艺术领域,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移植,而是实现双向贯通。本次会议特别策划了音乐人工智能板块的主题报告,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系主任、教授李小兵主持,希望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李小兵主持主题报告环节

主题报告1
音乐的人工智能U-V理论:结构、认知、情感和美学


朱松纯

  正值重磅理论成果——《音乐的人工智能U-V理论:结构、认知、情感和美学》即将出版之际,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北京大学智能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朱松纯作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朱松纯介绍了通用人工智能U-V理论系统,开创性地提出了“音乐的人工智能U-V理论”,构建全新的音乐建模范式。该理论以势能函数U与价值函数V为核心,形成可解释、可操作和可交互的音乐理解与生成框架,为音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奠定数理基础。

  朱松纯表示:通过构建“U-V”双系统框架,让人工智能不仅能通晓音乐之“理”,解析音乐的数学结构;更能理解音乐之“心”,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类情感与价值。


音乐人工智能漫谈

  在音乐人工智能漫谈环节,李小兵与朱松纯就通用人工智能体的情感价值观的构建,以及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展开深度对谈。两位学者的前沿思辨,为现场来宾带来了深刻启迪。

主题报告2
16周零基础“音乐人工智能”通识课设计与实操指南


刘家丰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副教授刘家丰的报告基于中央音乐学院开设的音乐人工智能通识课。本课程专为人工智能零基础的音乐学院学生设计,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基本概念、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原理,以及AI在艺术、教育、商业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报告聚焦技术原理与艺术思维的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能力,为高校开设音乐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提供了清晰的蓝本。

主题报告3
从音乐符号到音乐分析,8讲筑牢音乐AI地基


谷美莲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副研究员谷美莲从基础的音乐符号出发,通过直观的特征计算以及基本算法、核心应用的拆解,把基础原理和技术用浅显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艺术思维获得技术支撑,掌握音乐AI的技术基础。

  第一日的会议内容充实、视角多元,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解读,也有落地课堂的实践案例,还有音乐人工智能的前沿理论与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音乐教育教材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本版责编:陈赛男

相关内容
  • 新时代·教材·传承·融合|第二届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教材研讨会圆满落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25.11.17 13:26:46)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