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关于大学生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调查报告 - 出版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论坛
关于大学生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调查报告
柴玉舟 刘婷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006-10-19 10:04:07 来源:《大学出版》2006年第3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开始进入网络化、电子化和虚拟图书馆的时代。但因特网上的科技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里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科技文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对因特网上科技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查找工具有较深入的认识。因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上科技文献的出版、利用与评价”研究课题组于2005年8月至10月间在全国部分省市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而本文作为整体调查报告的一部分,主要从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出发,在回收的850份有效问卷中,将职业选择为学生的422份调查问卷独立出来进行分析。我们之所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单独分析,是由于该群体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强,乐于追踪现代科技发展,善于应用现代科学知识融入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之中,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趋势十分吻合。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把调查对象的范围限定为在校大学生,了解并陈述当代青年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客观状况,以期给科技文献出版界些许启示。
一、大学生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主要目的
在此次抽样调查中,在文化程度结构上以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为主,其中本科生占69.19%,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占24.41%。与此次调查的整体样本的文化程度相比,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而与2004年全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学历数据相比,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博士,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本科生,尤其是研究生阶层在调查对象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我国高校在校生的平均水平,而大专及其他学历背景的学生比例只占到6.4%。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之所以将大学生群体主要定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较少统计大专及其他学历教育群体,是因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和对网上科技文献的需求上相对要强一些,适当扩大本科生和研究生样本的比例能更好地达到本次调查的目的。
学习乃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调查显示,选择“学习”作为利用网上科技文献主要目的的比例高达61.65%,这与学生的身份十分契合,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和“科研”的分别占22.22%和10.75%。与整体样本相比,学生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目的性更加集中、单一,这也是由科技文献这类出版资源的主要功能所决定的。
二、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科技文献的主要渠道
在被问及“获取科技文献的主要渠道”时,整体样本中有45.2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网上免费资源”,29.02%选择了“纸质图书期刊”,21.21%选择了“数据库资源”,4.50%选择了“封装型电子出版物”。如果把数据库资源也算作网上资源的话,那么就有66.48%的调查对象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科技文献。而在大学生样本中,四种渠道的选择则显得比较均衡,选择“网上免费资源”的同学降至34.65%,而选择“纸质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源”、“封装型电子出版物”的比例则分别升至31.39%、28.99%、4.97%。可见大学生在把网上免费资源作为获取科技文献主要渠道的同时,也十分重视阅读纸质图书期刊和利用学校提供的数据库资源。
而在对网络科技文献的购买情况进行统计时,高达81.09%的同学选择了“使用免费网上资源”,比整体样本还高出6.2个百分点,而且分别只有8.91%和10.00%的同学选择了“个人购买”和“集体购买”,也都低于整体水平。这一方面与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不高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网络资源免费开放与获取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市场上不乏投资失败的案例,当前科技文献出版商们在主攻图书馆集体购买市场的同时,亟待开发建立一个可行且易操作的付费平台,吸引足够数量的个人消费者购买科技文献资料,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摆脱单一的盈利模式,开拓和占领更大的市场,而这又依赖于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和国人消费观念的进步。
三、大学生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主要类型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邀请受访者选出自己经常使用的网络科技文献的类型,以了解同学们更倾向于哪种网络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电子图书、数字化期刊、学位论文分别以17.17%、16.65%、16.34%的比例占据了前三名,之后依次是论文引文(11.58%)、专著(9.62%)、科技报告(7.34%)、英文文献(6.72%)、科技工具书(6.62%)、会议论文(6.20%)和专利(1.76%)。下文将以电子图书和数字化期刊市场为例进行分析。
在同学们经常使用的电子图书方面,超星中文电子图书以37.25%的份额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书生之家、Net Library电子图书、Apabi电子教学参考书则分别以23.31%、14.34%、6.77%的比例紧随其后。这样的格局与国内电子图书服务市场上各家电子图书提供商的市场表现是一致的。超星数字图书馆是国内创办最早、最大的数字图书生产单位和在线图书商业网站,已经在广大用户群中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书生之家和Apabi作为业界的后起之秀,各自依靠在技术和版权领域的不断创新,正慢慢扩大着市场份额;而Net Library则是拥有电子文献最多的外文电子图书系统,它满足了高校大学生对外文科技图书的阅读需求。目前,超星、书生之家、A-pabi、Net Library这四家提供商基本上垄断了各大图书馆尤其是大学图书馆中的电子图书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此外,有18.3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其他”选项,说明市场上存在一些中小型电子图书提供商占据着余下的份额,比如中国数图公司网上图书馆、Ebrary、Safari Tech Book Online、knovel等,这些风格各异的电子图书系统为国内图书馆和读者选择电子图书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市场,也意味着国内电子图书市场还未出现多数用户公认的“龙头老大”,电子图书市场的品牌建设仍然有待加强。
在数字化期刊市场上,市场集中度更加明显。调查显示,有44.22%的同学在被问及“您经常使用的数字化期刊有哪些”时选择了“中国期刊网”,另外有15.81%的同学选择“万方数字化期刊子系统”,13.05%的同学选择“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而其他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比例均不到10%。目前国内能大规模进行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信息机构主要有三家,分别是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的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万方数据集团公司。经过多年的运营,中国期刊网凭借庞大且更新及时的数据库资源和优秀的检索功能,牢牢占据着国内数字化期刊市场的头把交椅,而万方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则在细分市场中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分列二三名,这样的格局恰好能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
四、影响大学生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分类显示,有总计高达547人次、62.23%的大学生认为提供商方面构成了他们获取网上科技文献的主要障碍,其中“信息质量和时效性低”、“缺乏专业科技文献检索技术”和“网上科技文献种类数量不足”分别以14.68%、13.42%、12.29%的比例居前三位。剩下则有332人次、37.77%的大学生将“上网不方便或网络传输慢”、“不了解网上科技文献资源”,或者“不善于利用网络和计算机”作为自己获取网上科技文献的主要障碍。
当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科技文献的数量也急剧增多,网络出版商要在所有的科技领域里跟上理论发展、技术更新的步伐几乎不可能。现实的状况是我们在科技文献数据库里找到的最新资料也往往会滞后于当前一段时间,毕竟网上科技文献的出版仍停留在将纸制出版物复制存储到数据库的阶段,这就使我们从网上获取科技文献的质量和时效性大打折扣。在专业检索技术方面,网络出版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都开发出了功能强大,且检索方法简单、灵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但在应用推广上如何让不具备专业检索知识的用户也很容易掌握仍值得科技文献出版商们进一步思考。中文和外文科技文献服务系统一个很显著的差别是,外文数据库在内容上往往“小而精”,专注于某一类或某几类科技领域,且各有特色和专长;而中文数据库却追求“大而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科技领域,使得不同出版商之间重复太多,很难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精深的专业化服务,因此,在科技文献出版商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数据库建设的时候,仍有12.29%的大学生反映“网上科技文献种类数量不足”也就不难解释了。
此外,约1/5的大学生提出了不了解、不善于利用网上科技文献。一方面是当前科技文献出版商们瞄准的都是图书馆市场,很少有针对个人消费群体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获得大量集体购买的科技文献资源,但高校和网络出版商在向大学生介绍和推广数据库以及如何使用科技文献资源时,所做的工作显得还不够。这也体现出了国内科技文献出版商的市场意识和营销理念仍有待更新。
五、结语
本次调查,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大学生阅读和消费网上科技文献行为的现状,其中既反映了大学生获取和使用文献的主要途径、利用程度和主要障碍,也反映了当前科技文献提供商存在的问题。这些数据对网络出版商制定有针对性的资源配置计划、市场营销等方略,应该说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参考价值。
从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科技文献的情况来看,我国科技文献的网上发行销售还受到消费观念、信用体系、结算系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网上科技文献提供商的发展思路和营销理念也与国外同行有着一定的差距。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用户通过网络获取科技文献这一新型的商业模式已经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也代表着出版发行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世纪的出版业正在也将继续受到这一新的商业模式的巨大影响,加快自身改变的步伐。
*注: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04BTQ022)“网上科技文献的出版、利用与评价”研究成果之一。
来源:《大学出版》2006年第3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