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编辑素质修养再议 - 出版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论坛
编辑素质修养再议
李远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23 11:06:27  来源:《大学出版》2006年第3期 
 
 随着我国加入WTO,按国际的“国民待遇”原则的实施,各种相关承诺的逐步兑现,我国出版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这样的局势,对从事出版业的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其中从业编辑的素质修养要求自然也更新、更高。

 一、传统意义上的素质要求更需强化和提高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其“文案”方面的素质要求突出一些,作为编辑的基本功,这些素质应该是必须具备的,是编辑做好编辑工作的基本保障,需要不断加强和更新,使编辑自身的“文案”基本功更加扎实。这些素质概要而言有:
 1、思想政治素质
 也就是讲政治。我们所从事的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心、守土意识、阵地意识,把握好每一本书的政治方向,出好书,出精品,使自己所编辑的出版物,真正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2、职业道德素质
 也即讲正气。编辑,一头连着作者,一头连着读者,是一个与人交际的工作。要处理好这种人际关系,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好的个人修养,在业务工作中表现出高水准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编辑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党和政府的出版方针政策,遵守出版纪律,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爱岗敬业。
 3、编辑技能素质
 也就是说要善于学习,会学习自己才不会落伍掉队。做编辑工作,尤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以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适应发展需要,从而搞好组审编校等业务。
 (1)专业修养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专业素质,二是业务专业素质。学科专业素质,即编辑自己所学的学科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个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具备了专门的学科知识,但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学科在发展,研究在深入,成果在不断推出,所以,作为编辑就得与时俱进,随时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出现的成果,为编辑工作所用。
 业务专业素质,即编辑工作所需的组稿、审编、装帧、版式、校读、宣传等技能。目前我国大多数出版社编辑的业务知识的获取主要靠传统出版社的模式“传、帮、带”,掌握这些技能,只能靠自学,边干边学,从工作中学习、掌握、积累这些技能。然而,处在信息网络时代的编辑,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编辑业务知识,还需不断学习高科技的编辑工作技术,掌握用电脑进行编辑工作,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语言文字修养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汉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规律,对字、词、句、语法、语言逻辑、写作技能等的掌握程度,必定影响编辑处理稿件的水平和质量,故而,编辑必须注重语言文字素养,努力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同时尽可能地学好外语。
 (3)知识修养
 编辑所具备的知识面,也是影响其工作能力的一个因素,这也是体现编辑“杂家”的一个方面。编辑应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了解甚或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使自己所具备的知识修养具有“百科”属性,为自己的编辑工作所用。编辑广博的知识修养,与其专深的学科知识修养,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上述几方面的编辑素质修养,并未也不可能将方方面面都揽括无遗,只能撮要而言。作为基本功,这些素质修养的不断加强,对编辑审稿、加工、校稿等的工作质量,都会起到强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并且对目前某些不注重基本功的从业人员的躁动心理,应该有些镇静作用。
 当然,面对国内外出版业的新形势新变化,对编辑的素质修养,仅局限在上述方面,已远远不够。作为编辑,还应开阔眼界,继续“充电”,使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更新,更加全面,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新形势下的素质要求更新更全面
 新形势下,出版业要在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获取利益,编辑的工作起着突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编辑自身应该善于经营,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协作奋进。这就要求编辑主动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使自己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知识素养等方面,不断更新,充实新内容,以适应出版业发展的新需要。
 我们正面临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出版产业也是信息产业的一种形式,编辑理应从信息时代的要求角度,更新和武装自身的素质修养。
 1、强化方向、导向性政治素质
 新形势下,出版领域正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网络出版的逐渐成熟,知识(信息)的传播,可以不受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等的限制,表现日趋多元化,难免不良内容混杂进来。如此说来,如何坚持正确导向,为读者提供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读物,成为社会主义出版事业面临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编辑更需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严格把好内容关,正确处理导向与市场、主旋律与多元化等等的关系,多出好书,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塑造人、影响人。
 2、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识
 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使我国出版业在国际竞争中既遵循国际规范,又如鱼得水,国家及时修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等。这些法规、条例都是编辑应该熟习、应该掌握的。按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新形势下市场竞争格局中的编辑工作,是编辑人员对自身的一个重要要求。
 3、强调竞争意识
 加入WTO,国外同行将进入国内,业外力量也将进入业内,出版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出版业的不断改革创新,高新技术的全面采用,网络传播的日益普及,图书出版从选题策划,到稿件组织,再进而到市场营销,各个环节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因此,强化竞争意识,是对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4、掌握图书营销知识
 要竞争,就必须具有市场意识。编辑工作已不仅仅是伏案做“嫁衣”,还必须考虑为谁做“嫁衣”,策划为“嫁衣”找主顾。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要求编辑学习、学会图书的营销,掌握图书的市场运作常识,为图书的两个效益运筹帷幄。
 5、增强信息观念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环境之中,出版业面临许多未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编辑在工作中要能够面对新情况,处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就需要具有主动关注信息的自觉性,努力认识信息产生的规律,掌握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及时捕捉、掌握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使编辑工作正确而高效。
 6、强化敬业精神
 敬业爱岗,在新形势下具有了新的内涵。瞬息变化的信息,异常激烈的竞争,日益更新的知识,品位日高的读者买方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社会环境,加上技术日新的手段,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编辑应该充分认识到肩负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和推动社会进步重任的编辑工作的意义,珍惜和善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不断努力,使自己日新又新,无愧于编辑这一岗位。
 7、具备创新意识
 敬业精神固然重要,但若缺乏创新精神,也只会碌碌无为。处于知识日新、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得有创新精神。单就编辑的“文案”工作而言,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创新,使所编图书内容以新的、美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内容和形式达到新的统一。
 8、具备协作意识、团队精神
 信息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行各业越来越要求术业有专攻,但是同样也缺少不了互助与协作。外部而言,网络社会就是一个鼓励、崇尚“资源共享”的社会;就内部来说,不管出版社对编辑采取何种管理形式,都需要编辑之间的合作,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之间需要协作,项目负责制下的编辑工作同样需要编辑之间的协作。这对编辑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编辑自身须得在具备传统工作素质修养的基础上,不断主动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使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等方面,能够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对编辑工作的新的要求。

来源:《大学出版》2006年第3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