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2003年建筑图书市场分析 - 出版动态(原隐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原隐藏)
2003年建筑图书市场分析
郭希增
2003-03-25 10:38:06 来源:
●涉及建筑艺术类图书的出版社最多,竞争最为激烈,尤以装饰装修和园林景观类图书为甚。建筑艺术类和城市规划类图书将成为今后的热点
●2002年,建筑规范和标准的更新给出版社带来巨大商机;2003年,12类涉及建筑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支撑注册考试用书继续上升,抢占先机、加强整体策划是这类图书制胜的着力点
●老牌的建筑教材出版者建工社面临着高教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等巨大冲击,前几年波澜不兴的教材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2002年,在我国科技图书步入调整和整顿之际,建筑图书作为一只绩优股,一方面市场容量极度膨胀,另一方面传统强社和后起之秀在标准规范、建筑表现以及考试图书等细分市场上均有不俗作为。2003年,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申奥成功和建筑标准规范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图书市场仍将充满希望与活力。笔者在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进行了建筑图书市场调查,并结合建筑类图书在版书目和近期北京图书大厦、上海书城、北方图书城、杭州市新华书店等地的建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以及www.china-building,com.cn和www.buildbook.com.cn两家专业建筑图书网站的点击排行,试图分析2003年建筑图书市场的竞争态势。
建筑艺术娄图书
百花齐放
建筑艺术类图书包括建筑设计、住宅别墅民居、装饰装修、建筑表现、园林景观等类别,目前,市场上该类图书约有2500种,占整个建筑图书品种的40%左右。该类图书涉及出版社最多、竞争最激烈,十几家大学出版社和几乎所有的地方科技出版社都涉足这一领域,以装饰装修和园林景观类图书为甚。
这类图书的读者对象可分为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专业读者多为建筑设计师和研究者,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以及不菲的收入,前瞻性强、视角新颖、形式美观、印装精良的图书往往是他们的首选。我国建筑学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原创力量薄弱,使面向专业读者的引进版图书号召力强劲,这也造成进入壁垒较低,因此近两年许多出版社以此类图书作为切入建筑图书市场的突破口。2002年,大连理工大学社、知识产权社等建筑图书出版新军在这一市场的实力迅速增强。大连理工大学社2000年进入这一市场后尝到了甜头,不断加大投入,仅2002年就推出23种建筑艺术类图书,清一色是引进版,平均定价在150元以上,在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等细分市场上形成了独特的出版风格和特色。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系列丛书(中英对照)”也是该类图书的佼佼者。此外,天津大学出版社的室内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城市规划、百通公司和辽宁科技出版社的园林景观类图书也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相比之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虽拥有此类图书品种最多,所占份额最大,但相对优势并不明显。
如果我们把面向专业读者的高端建筑艺术类图书市场称为“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那么面向大众的低端建筑类图书市场则仍处于“春秋时期”,诸侯混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3年初的在版目录上,全国至少有50多家出版社出版了不少于700种该类图书。这类图书的明星出版社往往并非我们熟知的专业出版社,而是诸如三联书店等非专业社。其中,三联书店出版的“古建筑二十讲系列”,文字功夫和纸张印装都很考究,自 出版以来一直盘桓在全国各大书店销售排行榜上。百花出版社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海天出版社的《装修完全手册》、广东经济出版社的《港台新装潢》、山东科技出版社的《你装修我监工》等图书都是低端图书中的佼佼者。
继园林景观热之后,建筑表现类图书和城市规划类图书很可能成为建筑艺术类图书市场的新贵。随著科技的发展,建筑设计作图基本用计算机完成,因此这类图书也迎来洗牌机会,IT类出版社纷纷介入。200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机工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都开发了一些计算机建筑表现技法图书,并附有图库等类型的光盘。机工社与“华怡”、“贝乔”等软件公司联手出版的《贝乔电脑建筑效果图配景素材库(含12张大容量CD)》、《飞鹰建筑与环境景观设计表现(含1CD)》等一系列图书均取得了理想的市场效果。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计算机室内设计图书是该社最畅销的图书品种之一,其中2002年3月出版的《3DS MAX4建筑与室内设计经典》(定价69元),当年印刷3次,累计印数1.1万册,海外版销售突破了2万册。另外,随着我国不少地区的恩格尔系数降到0.4以下,“住、行”的问题日渐凸现,住宅建设也因之取得了较大发展,尤以别墅设计类图书较受欢迎。近日发布的《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提出,未来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现在的37%提高到75%以上。城市化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据业内人士预测,除建筑表现图书外,住宅和市政类(城市规划类)图书今后将成为另一个热点。
建筑技术、规范、考试类图书
渐成焦点
相比而言,考试用书和宣贯新标准规范图书以及根据新规范修订的各类工具书将是今年的竞争焦点,专业社将在此领域打拼。
2002年,14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都进行了更新,其他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等标准规范也推出了新版本。标准规范和相关配套图书市场巨大。建工出版社和计划出版社是国家指定的建筑类标准规范出版社,市场上该类图书约有700种,其中,建工出版社占半数以上。这两家出版社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都有丰厚收益。建工出版社2002年仅标准规范类图书就销售了1亿元。此外,由于标准规范大量更新,基层使用人员需要掌握配合这批新规范的施工技术条件和措施,迫切需要宣讲、贯彻新标准规范用书。除建工、计划外,建材、知识产权等出版社也迅速推出了此类图书,分走不少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标准规范的单位定价较高,因此盗版、盗印不断滋生,甚至有出版社公开盗版标准规范。
另一方面,新标准规范也为出版社介入工具书出版提供了良机。机工社抢在建工社之前推出了《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新规范)》和《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新规范)》,开此类图书之先河。此外,该社的中英文对照“菲迪克文献译丛”,尽管价格不菲(定价360元),却一再登上图书畅销榜。
此外,建筑技术类图书市场商机也很大。目前市场上该类图书约有1500种,仅建工出版社就拥有750种,而且单品种竞争力都比较强。机工出版社、电力出版社都出版了较多建筑设备图书。
注册考试类图书是去年众多亮点中另一颗闪耀的明星,在www.buildbook.eom.cn网站近期的建筑类图书点击总排行中,名列前50名的图书中有30种是注册考试类图书,在www.china-building.com.cn网站近期的点击总排行中,前10名中有4种是注册考试类图书。建工社、计划社、物价社和天津大学社等出版社因拥有考试教材,在这一领域收获颇丰。2002年,建工社全线出击,推出了20多个品种,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辅导教材、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教材、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教材和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用书等成为翘楚。此外,计划出版社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和《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教材》、物价出版社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教材》销售火爆,天津大学社的考试辅导书品种较多,建材社、城市出版社、知识产权社等也出版了部分考试辅导书。
2003年,我国将涉及到建筑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有12类之多,参考人员可观。因而,注册考试用书仍将保持强劲上升势头。抢占先机、加强整体策划是这类图书制胜的着力点。
建筑教材
风云乍起
目前,市场上建筑类大中专教材约有1300种。建工社有600种之多,但近两年却改观不大,面临高教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等巨大冲击,前几年波澜不兴的教材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近年来,我国建筑类高等教育呈现三个特点:1、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专业方向和教育层次不断调整,如中专萎缩,高职高专和本科扩大;3、课件、远程教育、双语教材等新型出版物发展迅速。针对以上新情况,许多出版社都及时调整了策略,其中高教社反应最为迅速,不仅大规模向建筑类教材进军,出版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等,还从建工社挖走了许多知名作者。此外,该社开发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许多新型教材,走在了建筑高校教材出版的前列。
从以上各个细分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2003年,建筑图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整体实力最强的建工社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竞争力很强的对手,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景观等领域其竞争对手的实力不可小觑。传统建筑图书出版强社如天津大学出版社、计划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等实力增长明显,刚刚进入建筑图书市场的高教社、机工社、大连理工社、知识产权社和中青社等,也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新进入的出版社犹为值得关注,如机工出版社去年在建筑表现、建筑结构、经营管理类的出版上表现惊人,而高教出版社不仅在教材市场上大规模扩张,甚至计划兼并某家在建筑图书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大学出版社,向建筑图书全面进军。可以肯定的是,2003年的建筑图书市场将因竞争而精彩纷呈。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3月21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