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2003-05-15 13:46:31 来源:
由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沈阳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终于如期和广大读者见面了。作为“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中的一种,它的意义无疑是特殊的。因而这本书的出版就格外受到关注。
从头至尾逐讲读这本书,发现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
编写和出版队伍实力雄厚。
我们知道,北京大学的汉语语言学专业从师资力量到课程的设置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仅现代汉语方向,目前就有许多知名学者:老一代有陆俭明教授,中青年学者沈阳、袁毓林、郭锐和詹卫东等在汉语研究领域也都已经显示出了不凡的实力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但如此,北大在汉语研究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的学术传统。20世纪50年代老一辈的语言学家王力、魏建功、高名凯、袁家骅、朱德熙等就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汉语专业。此后这个专业蓬勃发展,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应当说由北京大学组织出版这本教材是非常合适的。本书作者陆俭明和沈阳教授不仅在汉语研究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学实践中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曾经亲自参与这门全校通选课的教学。这本书就是在其讲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是经过了教学实践检验的了。承担编辑出版工作的北京大学出版社一向比较严谨,所出版的学术著作水平都很高。这些都有效地保证了图书的质量。
●
深入浅出,既保留了学术著作的严谨,又不乏“通识课”所要求的通俗性
。应当说编写这样的一本教材是有一定难度的。它不但要考查作者的学术水平,还要求他们具备灵活的组织和编写能力。由于没有先例,在编写过程中,就需要作者“摸着石头过河”,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大量的知识压缩到有限的课时中去。这本书在体例上采取讲座的形式,每讲的内容相对独立,应当说是比较合适的。每一讲中都保留了讲课的口气和风格,配有大量的例句供参考,常常用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例子引入,并尽量做到逐步深入,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书中例句的选择是很慎重的,相当多的例子是作者曾经专门有文章讨论过的。
●
内容比较全面,适用性强
。自(马氏文通)以来,我们的汉语研究历经了百余年的历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关于现代汉语语法、语义和语用研究的发展迅速,学者们在注重对国外语言学研究方法引入和借鉴的同时也注意结合汉语的实际解决语言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这本书就很注意对这方面情况的介绍。它打破了我们通常所遵循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的顺序,也没有简单的按照各语言学流派产生的时间顺序进行介绍,而是有重点的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并且把讲授的重心放在语法上。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和设计是合理的,避免了泛泛地把汉语研究中的各个领域或者各种语言学方法都统统介绍一番而没有重点此类问题的出现。
要在短短的十五讲,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汉语研究的方法向缺少专业知识的学生介绍一遍是不可能的,即使这样做了,也只是一种填鸭式的做法,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讲授内容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单单这20几年来,汉语研究特别是语法研究的发展就是十分迅速的。在此期间,形式和功能两大语言学流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西方的语言学方法和流派都被介绍和引进到汉语中来。如Fillmore的“格理论”,法国的配价语法理论,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理论,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系统功能语法,认知语言学理论,语用学和类型学理论等。在国内,语言研究工作者也在有意识地探索适合于汉语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范晓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邢福义的“两个三角”,语义指向理论和徐通锵的“字本位”理论等等。回顾汉语研究发展的历史,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在汉语研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其实仅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理论就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理论特色。要想对上述理论和方法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远非几日之功。这就涉及到取舍的问题。要保留哪些部分,重点讲授哪些部分,都需要作者仔细斟酌。取舍得当,详略有别这一点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中学的教学语法体系中,传统语法的相关理论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学生们对它并不陌生。这本书也没有单辟一讲加以讲解,是很有道理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5.1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