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从各国新课程标准看普通高中基础学科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从各国新课程标准看普通高中基础学科
钟启泉
2003-07-31 14:17:29  来源: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价值。正如“德国的文法中学造就了一个德意志民族”所喻示的那样,普通高中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运的兴衰。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欧洲、东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其中也包括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例如美国,被誉为教育总统的老布什签署了《全美教育目标报告》、《美国2000年教育规划》;克林顿提出了《克林顿总统的教育计划》;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发表了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报告,并且通过了一项法案,投入240亿美元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提升普通高中课程的品质,以满足每一位高中生的发展需求,乃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追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划了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蓝图,它要求我们立足于国际教育的广阔视野和自身改革的实践经验,重新审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重新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重新构建普通高中的基础学科。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在普通高中课程设计过程中,各国面临共同的课题,采取了共同的策略。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可以从
各国的改革智慧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分。从发达国家改革报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的重心已经从量的发展转向质的提高。它们在“概念重建”的基础上,强调“标准驱动”(亦即“以学科标准为基础”)。因此,编制课程标准是核心环节。围绕课程标准的编制,整个课程方案的设计过程贯穿了“三部曲”:第一步,界定“基本技能”(或是“关键技能”);第二步,确定“基础学科”(或是“核心学科”);第三步,制定“课程标准”。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进入各科教材编制的作业。

 美国的课程标准寻求“平等与卓越”。美国大学考试协会(CEEB)从1980年就开始了“教育的平等与卓越”的10年研究计划,并从1983年开始陆续推出了研究成果。他们首先界定了美国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学习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信息能力。然后根据学力界定,确定了英语、艺术、数学、理科、社会科和外语作为基础学科。最后编制了课程标准。德国无论是普通(学术)型高中还是职业型高中,都强调七种基本技能:交流能力(沟通能力)、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责任感、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加拿大大西洋各省的高中课程框架也是以“基本知识与技能”——美学表达、公民、交流、个人发展、问题解决和技术能力为纲,设计了英语语言艺术、艺术教育、科学、法语浸没课程、核心法语、社会研究、数学、技术教育等,由地区开发的共同课程和各省开发的课程组成。

 英国的课程标准寻求“提高学力的战略”。英国政府在2000年实施的面向21世纪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制定了“全国提高学力战略”,强调人人必须掌握“关键技能”。这里所谓的“关键技能”,是指“能帮助学生改善学习质量,达到学业成就水平的基本的知性技能”。从总体上说,这种关键技能牵涉到,个人的学习水准、工作水准、生活水准:(1)关键技能对学习起重要作用,因为它有助于学生将学习的重点置于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上,那样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2)关键技能对职业生涯起重要作用,因为它有助于提高工作中的灵活性;(3)关键技能对个人生活起重要作用,因为它有助于自我生活的组织,增加生活的计划性、条理性,学会克服困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键技能囊括了交流技能、数学运用技能、信息技术、合作技能、自学与自傲技能、解决问题技能等等。在课程标准中,每种关键技能再分若干水平,分不同学科领域和年级阶段加以落实。

 法国的课程标准寻求“共同文化”与“共同基石”的获得。法国国民教育部在1998年发表《为了21世纪的高中》、《高中教授什么》等文件,强调“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获得能力与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高一年级不分专业,从高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定向,分设文学专业、经济和社会专业、理科专业。而高一年级的共同教育课程包括语文、历史—地理、数学、活语言1、物理—化学、生命和地球科学、体育以及公民—法律—社会教育。高二、高三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则多少反映了其专业性。

 日本的课程标准寻求“个性化与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致力于建设“特色高中”与“特色学科”。例如,编制多样化课程,设置综合学科,设置特色学科(诸如动物科、福利信息科),设立学分制高中,推进初高中一贯制教育,促进学校间特别是高中与大学的合作,等等。《高中学习指导要领》(1999)倡导的改革方针是:(1)掌握超越时代而不变的有价值的文化;(2)培养能灵活应对社会变化的人;(3)教育内容的改善要适应“周5日授课制”的实施;(4)严选教育内容,教授基础性、基本性的内容,以培养“丰富人性、社会性和作为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觉悟”。

 一般说来,所谓“课程标准”总是包含了“内容标准”、“成就标准”与“机会标准”三大要素的。我们可以从各国的课程标准中,清晰地读出它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策略和课程评价的一切信息。分科主义的课程造成了我国学科专家和学科教师深深的“学科情结”和“课程惰性”,他们往往“以不变应万变”。然而,我们的课程改革倘若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旧有的课程结构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造,新的学校文化也难以重建。基于这种认识,《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采取的编辑方针是,依据当今世界有代表性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特别是各国新近颁布的课程标准,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传达最新的课程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上,着力描述各国普通高中主要基础学科的架构,旨在提供重建基础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策略,以为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分享。

《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 钟启泉主编  定价:55.00元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3.7.2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