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高建群:用我的脚去踩他们的脚印——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高建群:用我的脚去踩他们的脚印——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高建群
2023-05-30 13:20:39  来源: 西北大学出版社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订购

高建群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

  近日,《陕西日报》刊载了题为《用我的脚去踩他们的脚印》一文,文章摘编自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的近作《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楔子》,来听听高先生怎么说。

  这是我以老迈之躯,完成的一次跨越大半个地球的旅行。汽车里程表给出的数目是22000公里,用了整整70天时间。

  我是在2018年首次进行丝绸之路穿越的。当时,有8家电视台组成“丝绸之路卫星电视联盟”。这个联盟要完成一次穿越欧亚的“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聘请我当文化大使。

  我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像我这个年龄能不能坐着车,完成这一次22000公里的行程。犹豫再三,我还是下定决心,拼死一搏也要参与到这次行程中去。

  因为我想到了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我们的汉中乡党张骞,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使西域。我们的韩城乡党司马迁说他是“凿空”,是前无古人的大事,经受了前无古人的艰辛。《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我又想到了“创辟荒途”(《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的法显法师。399年,法显从长安城出发,穿越了河西走廊,穿越了塔里木盆地,然后翻越大雪山,进入古天竺国,完成了佛教史上称为“显法师则创辟荒途”的西行求法之旅。那可是1600多年前啊!

  200多年后,玄奘又走上了他的西行之路,进入西域,进入古印度。他从我们脚下的长安出发,“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大唐西域记》)。

  法显西行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也就是我现在这个年纪。古人较之今人,寿限要短一些,想他们到了这个年龄段,该都是齿摇摇、发苍苍、弯腰驼背、一走三咳嗽的垂暮之人了。想到这些前辈,我就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用我的脚去踩他们的脚印!

  当年有人问法国小说家大仲马为什么能写出《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这样优秀的小说?有没有什么秘诀?大仲马回答说:“有的,秘诀就是,历史是一枚钉子,我在上面挂我的小说。”

  所以这次远行,我首先就带了一张欧亚大地图,还带了一个放大镜。从丝绸之路一路走过,脚之所向,目之所及,我要用放大镜,寻找路两边一枚一枚的钉子,然后在这些钉子上御风而舞。

  我还带了自己重要的一本书,一本我60岁生日那天开始写,64岁生日那天完成的书,叫《我的菩提树》。这本书是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一次庄严巡礼和崇高致敬。我要把这样一本向历史致敬的书带着,一直走到撒马尔罕,在那个地方向光荣的先行者张骞致敬,向玄奘致敬,向道路致敬!

  张骞当年“凿空”西域,就是为了到撒马尔罕去寻找大月氏人。高僧玄奘当年为了求得真经,备尝艰辛,一路走到撒马尔罕。面对当时被称为葱岭的帕米尔高原天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在撒马尔罕足足休整准备了半年,才决心再出发,继续他九死一生的征途。他的随行人员基本上都死在了翻越大雪山的途中。在玄奘历尽千难万险,用时19年的求法途中,撒马尔罕是非常重要的停泊点。所以,我要在撒马尔罕,向历史致敬,向张骞致敬,向玄奘致敬!

  我还带了烧水壶、茶壶、建盏,带了朋友为我准备的最好的茶,带了两双布鞋。这布鞋是家做的,灯芯绒鞋面,千层底,是老家的村主任来西安看我,给我带的。

  行前,年近九旬的老母亲,还将治高血压的药、治高血糖的药以及两盒速效救心丸,装在塑料袋里,塞入我的行李箱。她还说:“你一顿饭都离不开辣子。没有辣子吃,你路上咋活哩。”于是,她到市场上,买了些干辣子角,回家来焙干,碾成碎片,装了10个罐头瓶子在我的行李箱里。

  行前,我专程去洛阳偃师的陈河村。在玄奘的故居,我从院子里的那眼井里,满满地打了一桶水,将自己的肚子灌饱。

  行前,我还专程去汉中城固的张骞墓,从张骞的坟头上抓了一把土,带在身上。

  我就带着这几样东西,去实现我的一个梦。

  在这条道路上,几千年来一直有人走着。在这条道路上,有很多匆匆的背影,而我和我们,只是道路上那名不见经传的后来者而已。从张骞开始,我向每一个行走过的人致敬,用我的脚步向道路致敬!我们将穿越各个文明板块,穿越的目的是学习,因为每一个文明板块在历史上创造的精神财富,都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一个持续进步的民族,需要不断学习文明的智慧,唯其如此,才能更有力地向前行走。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内容
  • 重走丝绸之路后完成的纪行之书——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3.05.06 13:56:16)
  • 高建群:撒马尔罕,世界的十字路口,我来过!——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2.09.19 10:03:48)
  • 世界的尽头在哪里?让我去看一看——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2.03.23 8:57:25)
  • 大游牧者,草原之王——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1.09.29 14:04:29)
  • 高建群: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是我的使命和担当 (2021.09.24 9:52:57)
  • 罗布泊之谜——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1.08.18 9:30:23)
  • 柳斌杰:写在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出版之际 (2021.08.13 9:09:03)
  • 欧亚大穿越,丝路万里行——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1.08.11 9:54:41)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