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将艰深与晦涩化为奥妙与乐趣——读《邢福义选集》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将艰深与晦涩化为奥妙与乐趣——读《邢福义选集》
张建
2002-10-24 10:22:39 来源:
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选集
”包括《
黎锦熙选集
》、《
王力选集
》、《吕叔湘选集》、《胡裕树、张斌选集》、《
朱德熙选集
》、《
邢福义选集
》、《
陆俭明选集
》,是八位学者现代汉语语法论著精华之集大成。
八位学者系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成果标示着100年里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所达到的高度,正如该丛书主编季羡林先生所言:“所选八家,实慎重考虑,缜密权衡之结果,对‘大家’之名,均当之无愧。”研习“八大家”七部选集,可以对上个世纪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所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自1898年我国第一部描述汉语语法系统的著作《马氏文通》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许多学者孜孜不倦的尝试建立适合现代汉语特点的语法系统。
然而,一个世纪就这样悄然逝去了。作为对过去一百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新世纪之初推出了代表上个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高成就的八位学者的选集——《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此“八大家”分别为黎锦熙,王力,吕叔湘,胡裕树,张斌,朱德熙,邢福义,陆俭明(以年龄为序)。
限于篇幅,本文只谈谈笔者所读选集之一的《邢福义选集》(以下简称选集)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选集》是由邢福义先生的弟子萧国政教授编选的,可以称得上是邢先生三十多年来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华之集大成,所收论文涉及到语法研究的各个层面,既有对单个词的研究,又有对单个句式的研究;既有对方言的研究,又有对语法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总结。《选集》共分五部分:一、词,二、语句,三、复句,四、方言,五、通论,六、治学。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邢先生三十多年来是怎样做到“为文”与“为人”的高度统一的。
自现代语言学诞生以来,语言学正在摆脱一直作为文学附庸的地位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同文学相比,它依然被视为“冷门”学科。虽然语言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但是当我们真正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内部系统的规律时,首先感到的就是艰深与晦涩,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语法学更是被外行人看作“绝学”。但是,当你读了《选集》之后就会惊奇的发现,一个个非常简单的,司空见惯的,人们平时很少留意的语言现象,在邢先生的笔下却生出如此多的奥妙与乐趣。
对于具体词的研究,如《时间词“刚刚”的多角度考察》一文,作者认为时间词“刚刚”可以分化为“刚刚1”和“刚刚2”,并分别从语义、语法、语值三个角度考察,最后得出“刚刚1”,相当于“刚”,表示事件时间的始发点,是时间名词,在运用中主要从表意上,节律上显示其价值;“刚刚2”相当于“刚才”,表示事件发生在说话前不久,是时间名词,在运用中主要从语体色彩上显示其价值等等。使用频率极高,又不十分显眼的一个时间词“刚刚”,邢先生用洋洋洒洒的万余言揭示出了其中所蕴含的玄妙,体现了他对语法现象非凡的洞察能力,描写能力和论证能力。
对于具体语句的研究,代表性的如《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一文。该文探讨了汉语里宾语代入的现象,对及物动词的非施事宾语作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归纳了代体宾语的形成条件:有三角联系,提供新信息,不产生误解,有言语背景。文章充分贯彻了邢先生的三个充分的思想,即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从内部结构之间的语义关系,外部功能及篇章角度尝试对这一语法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作者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才得出的结论。
对于复句问题的研究,邢先生一直重视把逻辑分析的方法引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重视语法事实的深入挖掘与探索,重视隐蔽规律的揭示与刻画。如《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一文,是作者多年来对复句研究的理论性总结,作者把语言研究中要重视形式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应用到复句研究中,考察复句中形式——复句格式对复句中意义——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主要列举了主观观点和客观实际不完全等同的种种现象,评说了复句格式和复句语义关系之间虚和实,顺和递的微妙关系。这种研究复句的理论视角对复句的个案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选集》除了收录邢先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研究的论文之外,还收入了对方言语法的研究论文。如《南片话语中述谓前移现象》一文,作者把普通话与以广州、香港、台湾为代表的南片话进行对比,考察了名(NP),动(VP),形(AP)三类词在普通话与南片话之间不同的语序配置,如南AP+NP(=普NP+AP),南AP+VP(=普VP+AP)等等,从功能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初步解释:“跟普通话相比较,南片话存在述谓前移现象,述谓项代表说话的着意点,即说话人心目中的表意焦点。述谓项前移的现象表明,说南片话的人在表达某种意思时习惯上先说出着意点,先突出强调点,然后再追补有关事实。”最后指出:对于方言语法的研究,还有必要在更细的线索上进行,还有必要在比较隐蔽的层次上作更深的挖掘,粗线条的描写有可能让一些特殊的现象“漏网”。这些看法与观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两个三角”理论指导下“以方证普”的思想。
《选集》的通论部分收录了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阶段性回顾与总结的文章,如《从基平流向综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十年》,作者指出四十年的语法研究,始终向着一个目标,这就是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并初步提出了“两个三角”,“三个充分”等理论思想,后来又专文进行了论述。在《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一文中,提出了“小三角”表——里——值,即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这种理论认为:一个语言单位能够在语言系统中存在,在语言交际中承传,必定有其语用价值上的根据,否则便会被淘汰。语法研究,有必要回答有关语用价值的问题,深化对语法事实的认识。
《选集》的最后一部分使我们了解到邢先生作为一名学者和教师的勤奋钻研与甘做人梯的精神。在治学上,邢先生以三句话做为他的行为规范。第一句:“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第二句:“猪往前拱,鸡往后扒。”第三句:“年年岁岁,春夏秋冬。”就是这三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一直激励着邢先生笔耕不辍地进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10.2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