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历史主义,还是非历史主义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历史主义,还是非历史主义
——对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的一点思考(之二)
陈忠 任旭刚
2002-12-18 13:55:31  来源:  
 
 
在《实践原则还是主体原则》(见本报2002年4月17日本版)一文中,我们曾就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编写指导思想发表过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实践原则与主体原则的统一”。这里我们想就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中的一些非历史主义倾向,再谈谈马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在联系与发展的统一中认识、评价对象,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世界。所谓历史的眼光观点包括两个向度,一是肯定的,联系历史条件客观的分析对象存在的必然性,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对未来发展的作用;一是否定的,在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中,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对象存在的不合理性。这也就是辩证的分析法,具体的肯定与否定相统一的方法,历史主义的方法。

但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并没有真正贯彻好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非历史主义倾向。这既表现在对一些著名哲学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一些思想成果的认识上。比如,我们现在的原理教材往往把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等对整个哲学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哲学家简单的作为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看待,而没有对他们的历史地位给予客观评价。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哲学家的历史否定性评价是在充分肯定他们的重大历史地位、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做出的。比如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就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在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认为自己是“黑格尔的学生”、曾经是“费尔巴哈派”。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主义态度相比,我们目前的马哲原理教材对这些哲学家的评价,就成为非历史主义的。

目前马哲教材的非历史主义倾向突出表现在对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关系的认识上。现在的哲学教材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作为两种绝对对立的方法。认为形而上学也就是独立、静止、片面、绝对对立的方法,是一种过时的、错误的认识方法。辩证法是联系、运动、全面、辩证统一的方法,是唯一面向未来、正确的认识方法。

那么,马克思经典作家又是如何认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关系、如何评价形而上学的呢?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也做过非常明确的表述。恩格斯认为,古希腊哲学的主导世界观是一种注重整体“总画面”的“发展、运动、生成和消逝”的“原始的、朴素的”的辩证法,同时,在“古典时代的希腊人那里”也有精确把握“总画面的各个细节”的形而上学方法,虽然这种以搜集材料、精确认识细节为主导的方法“只占有从属的地位”。也就是说从哲学源头看,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是同时存在的两种方法。在近代,以细节、精确为特点的形而上学方法成为主导哲学方法,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精确的科学方法适应了科学与工业的发展需要。形而上学方法“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步的基本条件”,适应了与人的独立相联系的日常生活的日益独立化、多样化,形而上学方法,“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是极可尊敬的”。当然形而上学方法并不是近代惟一的方法,辩证法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而存在,“也有辩证法的卓越代表(例如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特别是黑格尔在思维领域中复兴了辩证法。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近代形而上学的巨大历史成就也就没有辩证法的近代复兴。因为没有对细节的精确认识也就没有对整体的全面联系与发展的真正把握“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也就看不清总画面”。也就是说,在近代,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股互相推动、不可分离的强力。近代以后以至当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共存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呈现更加交融的局面。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既重视细节的精确,又注重整体的联系与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正是在近代形而上学科学思想与近代思维辩证法的强劲交汇中诞生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将能够更加深刻理解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需要自然科学前提与思维前提。显然,自然科学前提不仅仅是自然科学所造就的物质事实前提,也更应该包括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前提,也就是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前提。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充分肯定近代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成就,又充分认识其各自不足的基础上,以主体需要为目的,以实践观为基础,创立了新的“主体的、实践的辩证法”。应历史的、辩证的认识形而上学以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关系。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编写中,应该在坚持主体与实践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更加自觉的克服非历史主义倾向,切实贯彻历史主义方法。只能这样才能在批判“科学之科学”落后哲学观时,又不使马哲教材自己成为这种哲学。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12.18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