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三辑)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三辑)
浑燕珍 姜舒
2012-08-22 19:18:22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揭幕仪式


  1.《史晨碑》

  《史晨碑》,东汉建宁二年(169)刻立。前碑(碑阳)又名“史晨奏铭”,隶书,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碑阴)又名“史晨飨孔庙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前八行字略小,后六行字稍大,尾刻有唐天授二年691)马元贞等题名四行。此碑原在山东曲阜孔庙东庑,1996年移入孔府西仓汉魏碑刻陈列馆。

  《史晨碑》传世无宋拓,以明拓为最早,所见明代拓本往往仅存前碑(碑阳),后碑(碑阴)多用清拓本补配。现依照拓本年代先后,又可将《史晨碑》明拓善本分成“阐字本”、“榖字本”、“家字本”三种。“阐字本”仅见何绍基藏本,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本拓制时间最早,可惜为残本,仅存半部。因此完整的“榖字本”堪当《史晨碑》传世最全、最早拓本。所见“榖字本”仅有两件,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有龚心钊题签,徐郙题跋;一为上海图书馆藏本,此两册考据基本相同。上图藏本原为孙多巘(陟甫)小墨妙亭旧藏,系“明中叶前拓本”,为《史晨前碑》传世最全、最早拓本之一,以前孙多巘、李经畬等人均审定为“宋拓”。册尾另有民国九年(1920)十月李经畬(潏叟、新吾)题跋。现藏上海图书馆,列国家一级文物。共十八开,册高三十三.七厘米,宽二十.一厘米。碑文十五开,帖芯高二十五.九厘米,宽十四.八厘米。

  此本全无明清人题跋,却钤有郭宗昌、王山史(啸月楼)、党士斌(允双)、刘林立(豫仲)、王宜辑(约庵)等藏印。而难能可贵之处就是“自首至尾无一描笔”,明拓碑版所见多有涂描,此本难得干净,得见《史晨》原貌。

  2.《孔羡碑》

  《孔羡碑》,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刻立。隶书,二十二行,行四十字。有额篆书“鲁孔子庙之碑”六字,碑无撰书人姓名。末行下刻有宋人楷书“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宋嘉佑七年张稚圭按图谨记”三行注。碑石原在山东曲阜孔庙东庑,一九九六年移入孔府西仓汉魏碑刻陈列馆。魏隶著名者有《受禅表》、《上尊号》、《孔羡》、《范式》、《曹真》五种,若论书法艺术,当以《孔羡》为冠,此碑笔法犹有汉《熹平石经》之遗意,然结体更趋端方矫厉,章法更见茂密严正,真乃天然又雕琢,高古复新颖。

  上海图书馆善本书库原有《孔羡碑》善本四件: “奚冈藏本”、 “周大烈藏本”,二者均定为明拓本,列入国家二级文物;“赵烈文藏本”和“陆恢题签本”。其中“周大烈藏本”拓制时间为四本中最早,应定为“明拓本”,而另三本为“明末清初拓本”。
传世汉魏碑刻拓本,除《太室石阙铭》、《西岳华山庙碑》等少数几品为宋拓本外,其余绝少见有宋拓,明拓亦极为稀见,故汉魏碑刻之明拓本堪称顶级藏本。

  此册共计十五开,册高三十二.三厘米,宽十八.九厘米。碑文十五开,帖芯高二十六.六厘米,宽十六.四厘米。
楠木面板有民国十年(1921)秋周大烈(印昆)题签,册中另钤有韩霖(雨公)、孙国敉、张学曾(尔唯)等印,册中无题跋。

  3.《麓山寺碑并阴》

  《麓山寺碑》俗称“岳麓寺碑”,唐开元十八年(730)九月十一日刻立,李邕撰文并楷书。二十八行,行五十六字。有额篆书阳文二行,行二字。碑阴亦为李北海书,字体较碑阳略小,嘉靖十二年(1533)遭郭登庸题刻所覆。碑侧刻有元丰庚申(1080)米芾题名等。碑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旧址,此石清初曾嵌入壁间,故碑阴旧拓流传较少。

  此册为何绍基、何庆涵父子旧藏“南宋拓本”,后经姚华、陈敬民递藏。位列国家一级文物。册尾所附碑阴拓本(已刻有嘉靖郭登庸题刻)原为许瀚旧藏,咸丰二年(1852)许瀚将碑阴拓本转赠何庆涵,何庆涵将其与家藏碑阳合装成册。此册共五十三开,册高三十八厘米,宽二十二厘米。碑阳三十开,碑阴十开,碑额一开。帖芯高二十七.八厘米,宽十四.六厘米。
册中还留有咸丰二年(1852)何绍基题跋三则,楠木面板有民国六年(1917)姚华篆书题签,册后另有同治五年(1866)四月罗汝怀(研生)题跋。

  碑阴文字漫漶处,有何绍基楷书释文。另册中天头有罗汝怀同治三年(1864)碑文校勘题记若干,颇具见地。未

  4.《大字麻姑山仙坛记》

  《大字麻姑山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四月刻。楷书,颜真卿撰并书。原碑在明季毁于火,传无原碑拓片,所以流传至今的拓本真伪问题历代争论不休。

  上海图书馆藏《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为宋拓横刻帖本,略有缺字。国家一级文物。沈树镛旧藏,赵之谦题跋。此册共三十开,册高三十七 ∙ 五厘米,宽二十三 ∙ 一厘米。碑文二十六开,帖芯高二十六 ∙ 七厘米,宽十六 ∙ 一厘米。前有赵氏题端,又致沈氏书札一通。册尾还有赵氏写于同治甲子(1864)一跋。

  《麻姑山仙坛记》既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书法佳作。历代都有很高的评价,成为千百年来学书者经常临习的范本。宋拓《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沈树镛藏本可让人一睹宋拓风采。

  5.《许真人井铭》

  《许真人井铭》南唐时刻,徐铉撰并篆书。此井原在句容茅山玉晨观内。井铭由徐铉撰并书。此井铭文收入徐铉《骑省集》中。
此册《许真人井铭》乃上海图书馆藏传世孤本,北宋拓北宋装。国家一级文物。计十一开,册高三十九厘米,宽二十二.八厘米。碑文六开半,帖芯高三十二厘米,宽十六.六厘米。此册外包蓝布套,楠木面板,刻有赵之谦楷书,另附有吴湖帆楷书二行拓本中除篆书七十四字外,又有正书两行十二字。册首有赵之谦、张廷济署端。册尾有钱坫、张廷济、吴湖帆等跋。另有陈广宁、钱泳、陈豫锺、冯敏昌、潘学敏、何元锡、倪稻孙、徐楙、陈承修、褚德彝、吴梅、叶恭绰、蒋祖诒等观款。

  清乾隆年间,此册归藏赵魏晋斋。嘉庆二十三年(1818)中秋张廷济以千金购得此拓本,直呼:“此希见之本也,可宝可宝。”可惜张氏清仪阁毁于咸丰庚申之劫,所藏彝器碑版荡焉无存,古物散出后为其甥徐籀庄(同柏)弟子鲍少筠所得。此册也一并流入鲍家。至同治四年(1865)六月沈树镛得自鲍少筠处得。后曾一度为潘祖荫滂喜斋收藏。民国十七年(1928)归藏吴湖帆四欧堂。

  此册珍拓递藏有序,墨气黝古,世间仅此一本,宋拓孤本,其价值不可估量。更为难得的还在于其装帧形式的珍贵——它仍保存着宋代的装裱式样。此宋拓宋装孤本,世间难寻第二本,无怪乎吴湖帆在得此拓本后难掩心中的喜悦,题曰:“天下第一北宋拓北宋装,四欧堂墨宝之一。”并跋曰:“吾家所贮汉唐宋诸碑帖以此真北宋初拓为最古,所见唐拓诸本亦不可信,皆无此古也。”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2012.8.2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二辑) (2012.08.22 19:15:45)
  • 上海古籍出版社“妙笔华章”在2012上海书展 (2012.08.22 19:09:57)
  • 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二辑、第三辑)将再掀“碑帖热” (2012.08.22 16:34:47)
  • 浙江大学出版社4个项目列入“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2012.08.13 10:56:39)
  • 国家层面古籍整理出版体系开始形成 (2012.07.20 16:59:40)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苏州商会档案丛编 第一辑》获201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  (2012.04.23 10:15:37)
  • 悠悠汉籍路,熠熠汉文圈——大型古籍丛书《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2011.09.29 16:53:56)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型古籍丛书《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 (2011.09.29 10:20:07)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朱载堉集》获2010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 (2010.06.29 9:43:59)
  • 高等教育出版社《楚简帛通假汇释》荣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 (2010.06.24 8:36:05)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