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悠悠汉籍路,熠熠汉文圈——大型古籍丛书《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 西南师大新书发布会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西南师大新书发布会
悠悠汉籍路,熠熠汉文圈——大型古籍丛书《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浑燕珍 姜舒
2011-09-29 16:53:56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会议现场

  (本网讯)金秋的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在经历两年多的编纂出版过程后,终于正式与读者见面。第二辑共90册,按四库分类法编排,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14册、史部18册、子部20册、集部38册,全辑共收录域外汉籍共计289种。它的出版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是中国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重大出版工程之一,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编纂,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型古籍整理项目。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出版,旨在对域外汉籍进行一次完整的系统的调查和整理,遴选孤本和善本,编纂一套影印古籍丛书,借此准确把握汉文古籍在域外遗散、收藏、保存的基本状况,同时撰写域外汉籍目录与提要索引,为学界提供基本线索。编纂此文库的更深层的目的则是通过这项活动,一方面引起人们对域外汉籍的关注,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丰富民族文化内涵,陶铸民族文化精神,从而强化民族的尊严,提升国家的荣誉;另一方面,在东亚“汉文化”圈的大背景之下,关注历史上东亚各国之间相互交流和了解的进程,从而为今日国与国之间建立互信友好提供镜鉴。

  域外汉籍浩如烟海,存量极为庞大。就其来源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中国版汉籍,即中国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流传到海外的,由中国文人撰写、抄录、刊刻的汉籍;其二则是日本版、韩国版、越南版等域外刊刻、抄录的汉籍,也包括域外学人用汉字撰写的著述。

  第一类文献中常有中土佚书,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中,即有《新刻邺架新裁万宝全书》《新刻类辑故事通考傍训》等多种明刊日用类书,不见于国内馆藏,而它们为研究明代社会史、经济史、法制史、文化史提供了翔实可靠、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其研究价值近年来渐为学者所识。而这类佚书或稀见文献从侧面反映了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汉籍之路”,使中国的图书源源不断地流布到周边各国乃至世界各地。而中国本土的一部分古籍在遭受兵难、火厄等天灾人祸之后散佚殆尽,却在异国他乡留存了种苗,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献的幸运,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类文献过去并不受到重视,但现今却是不可忽视的新材料。比如,第二辑选取的若干种朝鲜诗话珍本,如《清脾录》《彝叙诗话》等。诗话文体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朝鲜-韩国半岛、日本列岛以及中南半岛地区,可见这一文体在汉文化圈的受欢迎程度。朝鲜诗话是中国诗话的衍生之物,是古代朝鲜人学习中国文化与中国诗话的优秀成果,他们对中国诗词的亦有其独到的见解,对中国诗词理论又有进一步的发挥。同时这也是古代朝鲜诗人的诗学观念、审美情趣及其民族文化性格的展示。又如第二辑选编的数种朝鲜王朝所修中国史书,如《续史略翼笺》《续明史》等,可窥探其历史上尊周攘夷、遵明反清之心态,同时提供了一个佐证和补充中国传统文献所述史实的窗口。因此,这类文献的研究价值、文化价值高低,自不待言。

  上述文献均为国内首度出版。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不仅免去了国内学者去国访书的舟车劳顿之苦,而且为学界、文化界提供了新材料,有利于催生相关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编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是保存海外庋藏汉籍、延续汉籍生命周期的重要举措,从而使之化身千百,达到传承并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目的,这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主持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讲话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讲话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周安平社长讲话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潞讲话

 相关内容:
 ------------------------------------------------------------------

  1.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讲话
  2.重力打造国家文化精品 不断推进大学出版社科学发展——徐维凡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域外汉籍的整理与研究——从折扇谈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孙晓  
 4.书香天下 传承文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周安平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重力打造国家文化精品 不断推进大学出版社科学发展——徐维凡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9.29 13:59:56)
  • 书香天下 传承文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周安平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11.09.29 11:26:42)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型古籍丛书《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二辑) (2011.09.29 10:20:07)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入选中国版本图书馆首批重点收藏图书 (2009.10.09 16:59:35)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域外汉籍珍本文库》 (2009.09.03 15:57:01)
  • 柳斌杰署长发表署名文章诠释“汉籍之路”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域外汉籍珍本文库》 (2009.03.11 7:55:29)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出版 外流著述重返中国 (2009.01.20 17:03:56)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