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学术出版:开放存取的迷思与未来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学术出版:开放存取的迷思与未来
作者:郑珍宇 编译
2012-11-30 10:11:02  来源:出版商务网 
 

  【百道专稿】开放存取经过近些年的推广已受到了学术界和学术出版界的认可和追捧,开放存取出版更被视为学术出版未来的主流。但尽管如此,开放存取出版仍是一个毁誉参半的领域,其是否将有利于促进学术繁荣?其现有的商业模式是否合理?出版商如何进行角色转换?来自国外开放存取运动的领军人物的思考和实践或许将带我们更好地厘清开放存取的现在和未来。

  对开放存取出版的努力推广意味着学术出版社们亟须变革现有的商业模式,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这还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定义自身的角色。

  作为约翰·威利出版公司的副总裁兼开放存取业务的负责人,瑞秋·伯利(Rachel Burley)每一天都要面对着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整个学术期刊和图书出版界近段时间来努力在着手解决的棘手问题。

  面对一个将为学术内容的制作和分销重新勾画出蓝图的发生转变的商业模式,你又将如何重新思考同行评议类学术出版物的这项业务呢?

  自今年的早些时候,伯利在威利出版公司担任了一个最新设立的职位之后,她就一直忙于帮助公司找出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解答。到目前为止,一切进展的都很顺利。威利公司目前正在挺进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而伯利则是这支探险队的带头人。

  她说:“我认为,今天许多出版商所面临挑战是调整自己现有的商业模式,以适应新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

  开放存取——一种允许读者免费访问在线的同行评议类期刊内容的方式——近来已广泛深入人心。学术出版生意直到最近都仍受到基于订阅收入模式的左右,而如今其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开放免费使用由公共资金赞助研究出版的内容权限的压力。一些人将开放存取视为数字出版的未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此举虽出于善意,但实则是不明智之举,其最终将损害到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对于威利出版公司和他的学术出版界同行们来说,在面对希望获得更多可免费访问的内容的需求问题时,他们所完成的关键任务仍是做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以往向图书馆和各高校提供学术读物的这种基于订阅的模式正逐渐退出舞台。在这些地方,各式各样的分销模式也纷纷浮出水面,在这其中,各种形式的开放存取类分销方式首当其冲。

  在过去的一年里,威利出版公司旗下的混合型的开放存取类期刊(普通开放存取类期刊的派生物,这类期刊中的部分论文可供免费使用,而一些则不能)的数量翻了两番。其还引进了10种全新的“全金级别”(fully gold)的开放存取期刊(即完全赞助出版的期刊,期刊中的论文完全可以立即免费使用)。威利出版公司开始为作者们提供一个文稿投递系统,支持他们完成论文上传、下载工作。另外,在去年八月,他还成为了开放存取学术出版社协会(OASPA,the 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的会员。

  “我想这么说比较合适:2012年,我们比之前提供了更多的开放存取类期刊,”伯利在提到威利出版公司的情况时说道,“我想我们已经达成的共识是我们希望围绕着我们本身的业务情况,为开放存取业务制定出一个有凝聚力的长期计划。”

  伯利和她的团队同各方人士——作者、资金赞助机构和学术社团——通力合作,在整个学术出版界快速地由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时代,将这项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她说,公司内的许多纸质期刊已经逐步停刊了,为的是重新确定这些出版资金的用途,将其作为技术投入以开发新的平台。如今,威利出版公司共提供了225种纯数字期刊。

  “在开放存取界,作者们和赞助人们就是你的新客户群,”她说道,“我们想要创立出可以替代传统订阅模式的其他模式。我们从不会满足于现状,认为这已经足够好了。我们就是想要做得更好,并且不断改进。这也是我们投入时间完成的工作内容。”

  团队努力

  专家学者,图书馆界的代表,有影响力的研究基金会,以及来自少数领先出版机构的员工们。这样的全明星阵容在大约十年前齐聚一堂,参加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一个开放社会协会(Open Society Institute)的活动,当时与会的每一个人都还处在理解开放存取这一概念的阶段。开放存取的标准化解决方案要如何推进?当时对于这个概念的一致定义还不存在,这个由超过十二人组成的团体决定要为此推敲出一个定义。

  当这个团队成员在参加完这次会议,返回各自在全球各地的家中时,通过他们在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导会议上所陈述的定义,全球的人们对于他们所分享的关于开放存取的未来远景有了更好的认知。

  “通过开放存取,我们指的是其能够在公共网络即时的、免费的使用,其允许任何使用者阅读、下载、复制、分销、打印、检索或者链接到这些论文的全文,将这些文章加入索引,将这些内容以数据的形式灌入软件中或者以任何合法的目的使用它们……”

  学术出版和学术资源联盟(SPARC,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的执行董事希瑟?约瑟夫(Heather Joseph)说道,在STM和学术出版界,期刊的完全开放存取实践真正意义上地拉开帷幕也是要在这个创新性的想法被正式提出的十年之后了。约瑟夫还表示,开放存取已经成为了“基本上学术界所有的人”都青睐选择的模式。

  据约瑟夫表示,尽管在如今所有的学术作品中,以开放存取方式出版的作品占到了20%,但这个数字相较于2001年末仅有少得可怜的开放存取期刊问世,有了巨大的增长。

  “对于在学术界作品能和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处理的问题,我们已经接受将开放存取出版作为我们工作的关注重心。”她说道。

  约瑟夫和SPARC为庆祝这一重要活动的周年纪念日,发布了文章。但他们不仅仅是回顾这个对于开放存取运动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她说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团队还会展望未来,探讨什么将会成为在来年将开放存取推向主流的推手。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我们要做些什么?”她问道,“我们对我们已经完成的事做一次盘点,并反问我们自己什么将会将我们推向绝境。我们要如何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让开放存取变成学术研究交流方式的规范?”

  她表示,对于那些熟悉那些有助于将所有的这些问题厘清的新工具和服务的出版商们,数量众多、覆盖面广的内容资源将会为他们创造机会。

  “我们知道改变是困难的,”约瑟夫说道,“而出版业又正好处在一个最需要变革的交叉领域。但这对于出版商来说则意味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帮助过滤在开放存取模式下,供研究人员使用的海量论文来让自己变得更为不可或缺。”

  很多的解决方案

  要让开放存取成为一个成熟的出版模式,罗伊?S .考夫曼(Roy S. Kaufman)认为整个行业必须继续在这个行业的各个领域板块展开试验。他说,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价格调整和权利变动。考夫曼是版权结算中心(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之下新成立的公司的总经理,之前曾任威利出版公司科学、技术、医学和学术出版业务的首席法律顾问。他期望看到整个行业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整个行业将处于整个业务规则和定价方式的持续变动中。

    “许多出版商们都认为,他们需要着眼于一件具体的事,而不是紧盯着开放存取本身对于每一本期刊和每一个基金会究竟意味着什么,”他说道,“出版商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整张损益表,每一本期刊的整个生意。什么样的开放存取规则对于作者、基金会和期刊的长期健康发展是有益的?这个答案或许会根据不同的期刊层面有不同的变化。”

  据考夫曼透露,进一步推进开放存取出版的一个推动力也同样来自于基金会。

  “这些基金会推广这种出版方式的动力在于,一般而言,如果他们觉得如果他们赞助出版的研究成果以同行评议论文的形式出版,则他们希望这些论文能在公共互联网上直接提供——而不是锁在付费墙背后,”他说道,“另外,还有一个观念在推动着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普及,那就是人们希望能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得所有的东西。对于今天许多类型的出版商和媒体来说,让人们付费购买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开放存取的助动力,特别是来自于基金会的推动力,使得原始的同行评议类出版方式的努力功亏一篑。这个助动力要求供开放存取的内容资源必须经由独立的同行评议,这与对原始数据和未经过同行评议的内容材料的处理方式不同。在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未经过独立审核的信息,因此这样的审批形式的价值也变得更高了。”

  考夫曼表示,学术出版商要更为变通地来看待开放存取。“出版商需要思考‘在今天这意味着什么’,与此同时仍要了解到,这在明天或许就会发生改变。他们无须受制于任何事物。”他说道。

  “对此存在的误解是,对于每一种期刊你都要采取相同的处理方式,”他说道,“你所拥有的一部分期刊是那些订阅率相对较低的期刊,因为他们有许多是靠商业广告来支持。如果你的一种期刊,上面刊载了许多商业广告,那么你推行开放存取其所带来的影响就会和那些完全依赖于订阅收入为生的期刊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就算是同一种期刊,在单篇文章层面上,受到像基金会相关规定等因素的影响,其所提供的开放存取内容也或许会有所区别。”

  创建一个商业模式

  开放存取出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要确保出版商承受得起与科学研究成果出版相关的一系列巨大的成本支出。

  作为全球最大且在开放存取领域最有进取心的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在其出版的2000多种期刊中,就有330多种期刊采取了开放存取模式。近日其还对外宣布,在其供应的产品中还增加开放存取类图书。

  施普林格企业传播部副总裁Eric Merkel-Sobotta表示,这项业务持续在发生演变,而开放存取必然将成为这项工作内容中有所发展的一部分。

  “对于出版商没为了出版一篇文章所要做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解,但是我向你保证,这些活动——编辑流程,技术开发,确保研究成果能被发现,保持我们所出版的科学内容的完整性和高质量等等——使可观的前期投入成为了必要,”他说道。为了拉平成本支出,让开放存取成为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许多基金会会提前预付资金给出版商。

  据Merkel-Sobotta表示,施普林格完全支持如今将开放存取作为一个商业模式,并愿意为此投入重金。自从2004年,公司推出了Springer Open Choice商业模式以来,施普林格就一直处在活跃在开放存取出版的最前沿。

  “我们是首家开始试验推行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出版商之一,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回应我们最在乎的群体——我们的客户们——最关心的需求,”他说道,“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以开放的心态同研究者、学院、协会和基金会合作,共同进一步发展这一模式。”

  据Merkel-Sobotta表示,通过听从这些组成团体的意见,并致力于满足他们的需求,施普林格仍在继续扩大他们开放存取内容的供应数量,以创造更多机会来出版和使用施普林格出版的研究成果。

  “因此最近,在北京国际书展上,我们公布了施普林格目前提供了一种出版纯开放存取类的图书,”他说道,“这是对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SpringerOpen和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期刊产品组合的补充。我们的业务一直在继续发展演变,开放存取必然是我们的工作中有所成长的一部分业务——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2008年我们收购了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到我们推出SpringerOpen 和SpringerPlus——一种跨学科领域的OA期刊——以及我们近期对外公布推出的SpringerOpen Books,我们不断地在发现新的传递更多、更好的开放存取内容的方式。”

  因此,施普林格在从现在到之后的一年,施普林格想要到达的下一个位置是哪里呢?

  “答案很简单——我们想要到达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 Merkel-Sobotta表示,“施普林格在开放存取业务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且我敢肯定,未来我们仍将保住这个地位。我们将继续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价值,与此同时继续保证这些内容有符合科学界所期望看到的高质量,无论这些内容是我们传统的基于订阅的内容,还是那些通过开放存取出版的内容。”

  超级英雄

   杰弗里·比尔(Jeffrey Beall)是一位肩负着使命的人。这位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奥勒利亚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时不时地就会号召全球各地的出版商聚集一堂,在他看来这些出版商已经找到了挖掘开放存取观念内涵,并为自己创造利润的新方式。

  我们并不是在谈论那些知名的学术出版商们,而是探讨那些突然在国外冒出来的,不可信赖的运营方式,这些运营方式利用了作者愿意为将他们的学术作品出版付费这一点来牟取利益。这些做法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一种欺骗行为。它们的做法对于外界是不透明的,并且最终将会有损于开放存取真实理念的推广。

  比尔说道:“我的工作让我发现到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开发利用这一模式。”

  比尔将这些人称为“超级英雄”,并且自2010年开始,他就持续不断地在他的博客Scholarly Open Access上更新了这些出版商的名单。

  “主要的几家出版商对于他们做的工作都非常的透明,”他说道,“他们对于文章撤回已经有成型的政策。他们对于他们所收费的项目也是开诚布公。他们是透明的。我从未收到过关于抱怨他们所做的生意的声音。是那些掠夺性的出版商才在真正损害开放存取的声誉。人们不能总是在谈论一样东西究竟合理与否——这回让他们对于是否采用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举棋不定。他们真的在做同行评议吗?他们是否按照行业标准来做?这些出版商中的许多家并没有相应的政策。”

  如今每周都会突然冒出来一两个人对比尔发出指责。一个在阿曼的编辑跳出来称现在比尔在互联网上谈论的都是一些废话。另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家伙想要声称要起诉他。但是最近,比尔的改革行动也得到了善意的关注。他写的一篇文章在今年八月出现在了《科学》期刊上。他写的一篇最新文章——《掠夺性出版商们损毁了开放存取》——也被刊登在了《自然》期刊九月版的世界观点专栏上。

  他推荐作者们和出版商们加入像OASPA这样的组织,并在他们的网站展示这些团体的徽章,以证明其所提供内容的正统可靠性。他还补充道,但这也肯定不是让他们彻底摆脱业内那些“超级英雄”阴影的魔术弹。

  “对于这个问题从来没有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他说道,“人们必须变得对这些更自发自觉。而这需要花一段时间。”

  向前看

  在围绕着开放存取的种种疑问尚不明朗之时,整个行业在挣扎中前行,伯利继续致力于寻找各种方式,帮助威利出版公司向一个全新的领域迈进一步,这个领域远不止是拘泥于传递主要研究工作这项内容。他们的工作还将包括提供可供作者使用的基于论文层面的度量指标;为研究人员创建应用程序软件,让他们能更容易地访问这些研究成果;以及将内部流程流水线化,以让文章的出版和流转至同行的手中的过程更为快速。

  鉴于关于开放存取的问题常常被问及,而归根结底,这些问题时像伯利这样的人来负责解决的,他们应负责为出版商找到在即将到来的几年内的角色定位。这对于伯利、威利出版公司和整个行业来说,将有助于当他们的角色发生转变时,仍能保持继续向前推进。

   “这更多的与同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和保持联系相关,”伯利说道,“还有许多可选的工具,可以用来过滤和发现内容,以及发现其他相关的内容。这样巨大儿快速的转变意味着出版商们更多地介入到了提供服务和工具的领域。我们确实希望能保持持续的创新力。我们希望能确保我们做我们力所能及之事。”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




  来源:出版商务网2012年11月29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70余家出版社联署倡议提高学术出版门槛 (2012.11.16 11:02:11)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朱杰人:学术出版应该回到“精英出版”的原点 (2012.10.09 16:51:57)
  • 学术出版“海上论剑” 打造学术出版精品 (2012.08.24 19:39:36)
  • 学术出版规范呼声渐高 (2012.06.26 14:08:44)
  • 29个项目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2011年度评审 (2012.02.20 10:10:00)
  • 29个项目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2011年度评审 (2012.02.20 10:10:00)
  • 邬书林:学术出版要严格设定门槛 (2011.01.10 15:24:18)
  • 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创新才能赢利 (2008.09.22 16:59:49)
  • 处理好学术出版中的各种关系 扶持弱势学科健康发展  (2008.06.19 10:54:42)
  • 弘扬学术 打造品牌——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工作会议纪要 (2008.04.30 16:59:46)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