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劳人”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基于恢复体验视角的研究》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劳人”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基于恢复体验视角的研究》
2023-06-29 09:59:54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 
 

《“过劳人”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基于恢复体验视角的研究》订购

曲怡颖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前言

文/曲怡颖

  个体创造力成为助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我国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应该思考创造力提升问题,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然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4年的社会指标报告表明,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劳动者经受着高强度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我国普通大众正在用“打工人”“内卷”“社畜”等网络流行词自嘲职场生存现状;《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科技工作者陷入长时间身心俱疲的状态。当前,中国员工的职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过劳”现象已蔓延成为社会的“流行病”。

  笔者在写作本书期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袭扰全球,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模式都在经受挑战。当我国的“过劳人”经受了更多的不确定环境因素时,他们那些有趣且新颖的思想又将如何去挖掘呢?这些身心俱疲的员工能够迸发出持续的创造力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如何改善这一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许工作恢复理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给予解答。

  工作恢复理论认为,让员工从身心俱疲状态中恢复的心理机制可以激发其创造力。

  本书将围绕“中国情境下如何通过恢复体验持续性激发员工创造力”这一议题,基于工作恢复理论和创造力理论,分别从个体间和个体内层面上,探讨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主要聚焦三个研究问题:

  (1)中国情境下的恢复体验问卷(REQ-C)存在有效性吗?

  (2)在个体间层面上,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如何?

  (3)在个体内层面上,周末恢复体验与每周员工创造力的动态影响关系如何?

  为了回答这三个研究问题,本书系统地构建了研究模型的整体框架,并且分别进行了三个实证研究。

  首先,中国情境下的恢复体验问卷的有效性验证,为后续研究提供概念基础。基于恢复体验构念内涵和维度的文献分析,构建恢复体验的逻辑关联网,并以1131份不同职业的中国企业员工为样本,验证恢复体验的维度构成以及中国版本恢复体验问卷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情境下恢复体验的维度包括心理脱离、放松体验、控制体验和掌握体验四个因素;在中国情境下的恢复体验逻辑关联网络中,影响因素发挥着与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作用,恢复体验在不同维度对其结果变量的作用表现出积极效应。

  其次,在静态视角下的个体间层面,构建并验证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以工作恢复理论和创造力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230名中国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主管的配对样本,借助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本书探讨了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放松体验、控制体验、掌握体验与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心理脱离与员工创造力具有倒U型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放松体验、控制体验、掌握体验、心理脱离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工作复杂性负向调节放松体验、控制体验、掌握体验、心理脱离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最后,为了深入探究恢复体验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在动态视角下的个体内层面,构建并验证了周末恢复体验与每周员工创造力的动态关系的理论模型。以76名中国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实施以工作周为时间单位(共5个工作周)的经验取样法收集数据,借助层次回归分析和多层面变异分析等方法对多层次线性模型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恢复体验可以预测创造力在以周为单位的短期动态效应,即周末心理脱离、周末放松体验和周末掌握体验对下一个工作周的员工创造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周末控制体验对下一个工作周的员工创造力的作用不显著;

  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内层面上的周末恢复体验与每周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具有跨层次调节作用,即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周末心理脱离、周末放松体验、周末控制体验和周末掌握体验与每周员工创造力之间在个体内层面上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工作特征情境变量的工作复杂性对个体内层面上的周末恢复体验与每周创造力的关系具有跨层次调节作用,即工作复杂性对周末心理脱离、周末放松体验和周末掌握体验与每周员工创造力之间在个体内层面上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工作复杂性对周末控制体验与每周员工创造力之间在个体内层面上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成立。

  总之,本书结合静态和动态分析视角、个体间和个体内研究层面以及特征性和状态性的构念侧面,构建并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不仅拓展和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而且对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陈赛男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