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教育研究:探索与发展》(订购) 李琼 吴娱 王俭 张海燕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教育研究》创刊于1989年1月,原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教育科学学术刊物,2003年更名为现名。本刊以全方位研究探讨教师教育领域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宗旨,为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以及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贡献,并成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核心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处于全国前列。《教师教育研究》创刊至今见证了我国教师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包括师范教育的复苏与发展、教师教育体系的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的纵深化等重要历程。
现从期刊已发表的三千余篇学术文章中遴选出有价值、高质量的文章精心编校出版成三卷本文集《教师教育研究:源流与演进》《教师教育研究:探索与发展》《教师教育研究:本土与借鉴》,既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历程的珍贵印迹,也有助于启发学术创新,推动学科建设。
内容介绍
本卷关注教师教育研究的探索与发展,系统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有关职前教育与师范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心理、学科课程教学的专题文章,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与实践创新建构起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
教师培养方面,主要聚焦于教师教育体系转型、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等。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师范教育体制模式制约了教师教育的整体发展,师范院校开始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也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对体系转型问题的探究是对师范院校升格、办学模式综合化以及开放的、高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回应。有学者将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称为“三轨多级”体系,提出应建立基于教育学一级学科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以及国家级的教师教育实践体系,指出“一轨多级”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体系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对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是与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并行的重要议题,主要内容集中在理论反思、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实践性与关联性等方面。对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很受关注,学者们进行了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并开展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培养模式,其中以顶岗实习、实习支教等最为典型。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育由重视知识传授和学历补偿到注重教师素质和教育能力的提升,逐步建立了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涵盖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各个阶段,旨在形成教师成长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主要聚焦于专业发展的内涵、发展阶段、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等。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是教师在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通过合理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借助多样化学习途径,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和技能,实现自身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全方位提升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合力来促进,终身学习、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和课题研究等都是重要的途径和方式,教师培训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教师培训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培训理念的探究、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模式的建构等方面。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时期,教师专业发展也被赋予了文化传承、思想传播和价值塑造等新时代内涵。如何建立健全高水平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特征构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重要命题。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