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燕京学人的教育之路》(订购)
张双婷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
《一位燕京学人的教育之路》以扎实史料与深度分析,为学界还原了中国教育史学界“遗珠”许梦瀛的学术生涯,凸显其不可替代的学术贡献。
从学术价值看,本书首要贡献是填补研究空白。长期以来,许梦瀛作为与陈景磐、毛礼锐等齐名的学者,因时代因素被忽视。书中以燕京大学求学经历为切入点,还原他参与编译《中国教育制度史》(英文版)、翻译西方教育名著的细节,补全“燕京学人群体”研究链条;同时厘清孔子教育思想现代研究脉络,梳理其1954年首篇马列主义视角研究论文《孔子的教育思想》、1982年专著《孔子教育思想初探》等成果的学术背景与影响,建立该领域“源头谱系”。
许梦瀛的学术贡献,体现在方法论创新与研究深度上。他突破传统考据与教条主义局限,1954年在《光明日报》发文,以唯物史观分析孔子教育目的、方法,引发学界讨论;晚年《春秋战国教育思想》将研究拓展至先秦诸子,填补领域空白。其研究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深度,早年译介《社会学与教育》等西方著作,晚年深耕传统教育思想,形成独特学术路径。
本书作者耗时两年挖掘一手史料,为研究提供坚实支撑,附录《许梦瀛年谱》《论著目录》等成为重要工具书。这部著作为中国教育史研究提供方法论启示,更让许梦瀛的学术成果重焕光彩。
许梦瀛简介
许梦瀛(1910—2001),河南荥阳人,中国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教育史学家,从事教育事业长达50余年。他是孔子教育思想研究的知名学者,在国内孔子教育思想研究界享有盛名。193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9年在燕京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兼任美籍教授高厚德的私人助手。1942年,因日军封闭燕京大学校园,他辗转于重庆、四川,先后担任《高等教育季刊》编辑、重庆独立出版社校对室主任和四川乡村建设研究院讲师。1946年,在挚友李秉德先生的帮助下,他重返母校河南大学,任教育系副教授。1956年11月调至新乡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继续潜心治学育人,不倦奋进。
在教学方面,许梦瀛先生知识渊博,曾先后主讲教育社会学、西洋教育史、教育概论、比较教育、世界教育史、教育学和毛泽东教育专题讲座等多门课程,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拥戴与好评。
在学术方面,许梦瀛先生功底深厚,成就卓著。曾翻译《演变中之大学教育》《教育与实验主义哲学》《社会学与教育》《谈平教运动》《苏联的教育》五部著作;撰写有《孔子的教育思想》《略谈孔子教学法》《孔子论学习方法》《“学记”与孔子教育思想的关系》《徐特立教育思想论述》《孔子的德育实践》《《教育哲学上的人格问题》等多篇论文;出版《孔子教育思想初探》《春秋战国教育思想》两部专著。
本书作者
张双婷,教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曾多次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台地区教育史论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年会等学术会议。
来源:河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