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1日,在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九州熊本市,一位名叫原田正纯的医生静静地停止了呼吸。几小时以后,主要媒体的电子版上就出现了报道:水俣病研究第一人原田过世。第二天各大报都报道了这一消息。进入今年,仍然可见对他的纪念。日本硬派周刊《周刊星期五》(2013年2月8日刊)组织了特集:“原田正纯:从水俣看到的世界”。岩波书店则刊行了《原田正纯的遗言》。令人欣慰的是,在他过世前不久,他第一本著作,也是水俣学的奠基之作《水俣病》在出版40年后被译成中文刊行。其实,原田与中国的交往很早。在中译本序中,原田写道,1976年11月他第一次来到中国,考察了环境污染情况。原田的另一本书《水俣病还没有结束》(1985年岩波书店初版),专设一节记述考察松花江流域的水银污染。
水俣病事件(有机水银中毒事件)被称为日本最大公害事件。水俣是位于九州岛的海湾小城。1908年日本氮肥公司(直译为:窒素肥料公司)在此设厂,随着生产增长,水俣获得经济繁荣。同时,公司职员长期担任水俣市长,市议员也多是公司职员。在长期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水银,沿岸居民因多年食用含水银的鱼类而中毒,导致了规模空前的污染事件。直到1968年9月日本政府才公开认定水俣病为公害事件,此时问题已发生超过半个世纪。原田等人的研究表明,至少20万以上的沿岸居民存在罹病可能。原田在积极诊治患者的同时,第一个发现胎儿性水俣病,由此获得1964年日本精神神经学会奖。但是他并没就此止步,而是与患者站在一起,走上了漫长而又艰巨的社会活动之路,从与企业的交涉到司法裁判,从帮助各地志愿者和学者来水俣工作到出席联合国环境会议……他立足水俣的同时,几乎走遍了九州乃至日本各地的公害发生场所,免费为受害者提供医学帮助。更令人感慨的是,世界上发生水银污染的地区,无论美国、加拿大少数族群居住地,还是北欧国家,或者东南亚各国和印度,都留下了他免费巡诊的足迹。
如果你由此认为这位医生已经赢得了日本各个阶层的认可,那至少是一种善意的误解。
原田服务于国立大学——熊本大学,但是直到退休,他只是一名副教授。虽然这个大学医学部最早开始水俣病科研,虽然水俣就在熊本县,但在文科讲堂却从未开设水俣病的课程。一位年轻医生想和原田合作研究,权威教授警告说:如果这样,你这辈子就别想在医学界出头了。意味深长的是,原田在把水俣病视为公害事件,走出象牙之塔后,却使自己在医学界成了孤独的存在。1995年原田提前退休,应聘成为一所私立大学教授后,才在那里开设了日本第一个“水俣学”讲座,出发点就是关心弱者、身在现场和尊重生命。
对这般遭遇,原田倒有自己的想法:第一,可以不用出席经常举行的教授(联席)会议,这样就有时间到患者家中。第二,自己没领过国家研究经费,在讲话时就不会有什么顾忌(原田正纯《生命之旅——走向水俣学的轨迹》,2002年东京新闻社刊)。
读其书,观其事,方知原田其人。许多人都指出:原田首先是一名严谨的医生,在诊断水俣病时,无论旁人包括社会人士有多大愤怒,原田都冷静地拿出诊断书,拿出他进行多年的病例统计分析,开始事实说明。如果你打开中译本,相信也会得出这个判断。
原田一直认为,水俣病绝非一个可以就病谈病的孤立事件。对为何在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九州地区频发公害,原田相当尖锐地回答:日本氮肥公司战前在朝鲜和中国东北设厂,战后日本丧失了海外殖民地,九州就成了国内殖民地。无论是在反对公害形成高潮的七十年代,还是在一般市民运动退潮的九十年代以来,原田始终站在第一线。这种顽强精神从何而来,他自己早已做出多次回答:作为受害者的普通人教育了我。他反复提起自己读研究生时期的例子:为了开展对胎儿性水俣病的研究,他多次让一位患者母亲来到学校。一次,这位母亲对他说,我来这一次,一天钟点工的收入就泡汤了。原田听后“感到了羞耻”,从此改变了坐等患者上门的做法, 开始“笨拙地”一家一户探访患者,一走就是半个世纪。他看到的是患者终日躺在屎尿遍地的陋室之中,看到的是家徒四壁的赤贫家庭。他愤怒地说,面对这种和大都市的繁华完全不同的景象,不容人不想:这是在同一个国家吗?(《从水俣看世界》原田正纯著,日本评论社1989年初版)
就是在这样与患者促膝而坐的环境中,原田不仅为发现胎儿性水俣病获得了第一手信息,也从普通人身上体会到了尊重生命的意义。他多次说,患者有自己的尊严,没有毫无意义的生命,胎儿也是有生命的存在。他随着一位重患者母亲的称呼,称患者为“宝贝孩子”。原田和患者的友情持续了一生。他有部著书的题目就叫《水俣学习之旅》。在他临终前不久,四十年前的患者集体探视了原田,面对这些终身遗患,仍需家人陪伴的患者,原田流下了热泪:患者们这样想着我,真让我惭愧万分。
自称原田迷的评论家佐高信指出,在原田身上看见了鲁迅的影子。
熟悉原田的人都说:他到了晚年仍然保持着天真的性情。比如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当了私立大学教授后,原田高兴地对夫人说,孩子他妈,这下去水俣的话,可有地方报销交通费了。供图/小艾
《水俣病:史无前例的公害病》 (日)原田正纯著
包茂红、郭瑞雪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来源:北青网2013/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