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专家评委的讨论和投票,2014年度《光明书榜》17日在京揭晓,《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丝绸之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1世纪资本论》(中信出版社)、《甲午殇思》(上海远东出版社)、《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优雅的理性》(东方出版社)、《大地上的事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脚注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地球:行星的力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如何用你的眼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十种图书入选。
参与讨论和投票的专家有: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所教授孟捷,知名书评人解玺璋、李勇以及本报相关负责人。
作为中央主流媒体主办的读书类栏目,创办于2008年的《光明书榜》经过几年精心培育和打磨,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文化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光明书榜年度图书评选一贯秉承的理念是:强调主流价值和影响力。其中,图书的价值主要包括思想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主流,则是指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真理情结,关注时代,关注人的命运。
《脚注趣史》【美】安东尼·格拉夫敦著 张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追溯了脚注的本质和起源,将以往零散的研究线索编织成一部历史,这是一段少为人知却又趣味纷呈的旅程,充满了未可预期的人文和思想意趣。脚注不是如一些历史学家所以为的那样一以贯之或者值得信赖;也并非是另一些历史学家所抵制的自负不凡、独裁专断的花招。脚注是由一个成分多样且又天才颖悟的人群创造出来的产物,在这个群体中既有哲学家也有史学家。脚注的发展变化历时甚久、波折重重,它的故事将一缕新的光芒照向了史学史尚未被述及的部分中很多幽暗的角落。
格拉夫敦笔下的脚注的历史确实“有趣”,他像一名出色的侦探一样,以倒叙的方式,从当代主流历史学家们的实践出发,逐步回溯前贤,直至其在中世纪的“史前”源头。他对“脚注学”的梳理,篇幅虽小,却旁征博引,妙趣横生。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