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管理学专家:狠抓落实 往往说明制度太笨《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管理学专家:狠抓落实 往往说明制度太笨《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01-05 08:11:13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 制度比执行力更重要

  “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

  说到“制度”,就不得不说道说道“执行”了。

  近些年来,国内的管理学界掀起了一股宣扬“执行力”的热潮,似乎一强调“执行力”,组织内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毛病就会烟消云散。“执行力”俨然成了包治企业百病的灵丹妙药、迈向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而趁此热潮,诸如“领导力”“胜任力”“决策力”“整合力”“企划力”“文化力”“产品力”“品牌力”“管理力”“营销力”“成长力”之类的新“泡泡”,更是一个接一个往外冒。新名词满天飞,新术语满地跑,反正这些个“神功法力”,谁也看不见、摸不着,检测不出、验证不了,咋说咋有理。而在人类的科学史上,过往经验一再表明:越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越是会有人用来装神弄鬼、大做文章;越是说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越是会有人盲从迷信、顶礼膜拜。

  退一步讲,即便抓“执行力”确实有效果,也未必有那么神奇。在一片高谈阔论声中,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简单事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企业组织的“执行力”,能够像纳粹德国那样疯狂,而纳粹德国的凶悍执行,也仍然无法挽救法西斯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一、没有好的制度,哪来好的执行

  对于“执行力”理论,我们只需追问三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它的“软肋”:制度与执行,到底谁在前,谁在后?制度与执行,到底孰为本,孰为末?没有科学的制度,哪来合理的执行?

  先有制度,后有执行;好的执行,首先需要好的制度。如果制度本身就有问题甚至是荒唐的,坚决贯彻,绝对执行,只会让结果更加难堪。所以制度“落不了地”,不能简单归咎于执行,遇到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的问题,不妨回过头来审视一下制度,很有可能是制度本身就没法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让员工读再多《没有任何借口》《不要任何借口》《态度决定一切》之类的煽情“伪书”也没有用!

  少数专家故意不提这一点,还在那儿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说什么“制度好定,但执行起来太难”。这种论调看似立论煌煌、言辞凿凿,其实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想当然:制度真那么好定吗?为什么“好定的制度”反而执行不下去?这是不是说明“好定的制度”本身就缺乏执行的基础?这是不是说明“好定的制度”本身就存在先天的缺陷?

  执行是以制度为前提的,比执行更重要的是制度,比制度更重要的是机制——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企业管理的内在机理。一套经过科学化设计、符合客观实际、顺应民心民意的良好制度,可以让执行事半功倍,甚至自动获得执行;反之,一套仅凭个人拍脑门儿、脱离客观实际、违背人们共同意愿的庸劣制度,即便“执行力”再强悍,推行起来也会磕磕绊绊,甚至会走向反面。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兴兴电子有限公司(应企业要求采用化名)是一家民营的系统集成企业。大多数员工都是专科或以上学历,年轻人居多,与老板的关系也一直很融洽,但在小小的考勤问题上,公司却遇到了大麻烦。

  兴兴公司原来实行的打卡考勤制度,是从网上“扒”下来的制度范本,兹将主要规定摘录如下:

  ……

  第十一条员工上、下班必须亲自打考勤卡,每天应当打卡四次,漏打卡者每次罚款20元。

  第十二条员工不得让他人代打卡,如被发现,代打卡者和被代打卡者各罚款人民币50元。

  第十三条员工迟到早退超过10分钟,扣一小时工资;超过20分钟,扣半天工资;超过30分钟,扣一天工资。

  第十四条员工因事因病须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工计。

  ……

  规定虽然详尽,但和许多企业一样,员工代打卡现象屡禁不止,公司不得不在上班时派专人值守,可专职的考勤员不愿意得罪同事,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员工即便缺勤,也有办法从其上司那儿弄来签注,逃脱处罚;公司规定迟到超过30分钟算旷工半日,员工偶尔迟到超过30分钟,索性给自己放大假,到网吧去玩;作为系统集成企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迟到者往往以此为理由申请免罚;人事部每天都有员工来争辩,薪资发放日更是成了矛盾集中爆发日,最终发生了一起员工追打人事部门经理的恶性事件。

  事件发生后,总经理王女士向某管理专家咨询,得到的方案是:

  (1)加大惩戒力度,迟到、早退及代打卡的工资扣罚标准加倍,对无正当理由到人事部门争辩者,一律予以重罚甚至开除。

  (2)管理层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守法,履行正常的考勤手续。

  (3)管理层要统一认识,严格执法,帮下属欺瞒者与之同罪。

  (4)通过培训、内网等反复宣传,形成自觉遵纪的良好氛围。

  王总按照这些建议,用“铁腕”管理员工,虽然人人自危、噤若寒蝉,但情况确实迅速好转,王总很得意。可临近春节,年终奖刚刚发放完毕,人事部经理却耷拉着脑袋前来报告:有近三分之一的员工递交了书面辞呈,而且主要是有经验的老员工和中低层管理者,公司正在进行中的许多工程项目将被迫终止。

  王总听了直发懵,抽出一封辞呈,只见上面写着:“制度太苛刻,霸道无人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多数辞职者收回了辞呈,不过口干舌燥、身心疲惫的王总心里明白:矛盾只是暂时平息下来,员工们仍然对新的考勤制度严重不满。

  无视制度的自身缺陷,一味强调员工无条件遵守、非理性服从,压制员工的合理诉求,结果导致员工们心怀愤懑,最终酿成辞职潮,企业经营差点儿陷入全面瘫痪,兴兴公司的经验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二、狠抓落实,往往说明制度太笨

  制度太笨,天才也执行不了。

  《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一篇短评中写道:“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也不在于硅谷;不在于空军,也不在于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也不在于自由市场……美国真正强大的力量,来自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套由天才设计,并可由蠢材们运作的制度体系。”

  这一说法固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但对我们不无启迪。因为反观国内,少数企事业单位乃至个别政府部门出台的制度,恰恰是倒过来的,“蠢材设计,天才难以执行”。

  城市公交票价一般都是按站分段计费的,譬如说上车两元,过了十站以后,每五站加收一元。还有的更简单,譬如说全程三元。

  但在国内某滨海城市,一些政协委员提出来,按站计费并不符合公平原则,最公平的方式应当是按里程收费。市交通局领导一听,有道理,于是乎制定出台了《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公交票价调整方案》。

  《方案》规定:“根据公平原则,在全市公交系统推行基于里程的票价制度,票价标准为:(1)空调大巴起步2元,乘坐10公里后每公里递增0.3元;非空调大巴起步1元,乘坐7公里后每公里递增0.2元;(2)票价上限,空调大巴9元/人次,非空调大巴6元/人次;(3)乘客使用公交一卡通,票价3元以下(含3元)部分8折优惠,3元以上部分7折优惠;1.10米至1.40米的儿童按全票半价计费。”

  这么多数字及计算规则,一般老百姓算都算不过来。这且不说,以空调大巴为例,按此政策,假定前七站10公里,第七站到第八站1.7公里,票价加0.5元;第八站到第九站0.9公里,票价加0.3元;第九站到第十站1.3公里,票价加0.4元……这还不是最要命的,问题是一条公交线路有几十站,乘客兴许是从第三站坐到第十七站,兴许是从第八站坐到第二十六站,30站就有450种票价组合,60站就有1800种票价组合,史上最牛的公交价目表就此诞生了!

  《方案》推行前,数千名司乘人员被集中起来轮训,背天书般的票价表,据说大部分人背了两月愣是没背会,还背疯了两个售票员。《方案》实施当天,整个城市公交系统一片混乱,售票员们一手拿着密密麻麻的票价表,一手拿着计算器,按到手发软,还是算不过来。

  而提议案的政协委员却坚持认为是交通局组织不力、执行不力。

  如此政策设计,真有些“蠢材设计,天才难以执行”的味道了。

  《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一书用浅显的语言、严谨的论证、大量作者亲身设计并成功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制度设计案例有力证明了:经过科学设计的管理制度,是可以自动运行的。

  本文摘自《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戴天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月。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北京大学出版社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  (2014.11.21 16:06:30)
  • 余淼杰教授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加工贸易与中国企业生产率》荣获第二届“刘诗白经济学奖”  (2014.11.13 9:42:29)
  • 《身体与笔:18世纪中国作为文本/表演的大祀》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1.02 8:36:41)
  • 朱良志:文人画背后有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南画十六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0.20 11:31:38)
  • 林毅夫真诚披露新结构经济学诞生之路《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0.13 10:32:10)
  • 林毅夫真诚披露新结构经济学诞生之路《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0.13 8:30:53)
  •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经济 新变革 新时代》 (2014.09.22 17:02:28)
  • 王国维、叶嘉莹——两位词学宗师跨世纪的精神合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人间词话七讲》 (2014.09.19 14:21:44)
  • 如何及早发现住宅火灾《美国在燃烧》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9.18 10:57:27)
  • 《教育是没有用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9.10 8:54:05)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