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视觉语言:手语《中国手语动词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视觉语言:手语《中国手语动词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5-05-12 13:03:19  来源: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中国手语动词研究》,倪兰著,上海大学出版社,定价:58.00元

    本书在对手语动词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语言学角度对中国手语动词进行详细描写、分析和分类,并引入语义分析、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手语动词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此外还论述了手语动词研究所涉及的论元问题、类标记问题及物性问题。
  
    动词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句子的其他成分要依靠动词联系起来,动词承担着表达语法关系的重要作用,动词的语义特征常常制约着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一种语言的动词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种语言的类型特征。正是由于动词在词汇系统及句法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动词的讨论也成为手语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这一研究涉及手语的语音、词汇、形态、句法研究诸方面。

    手语作为一种在空间中架构的视觉语言,它的语言要素都是与空间特性紧密相关的,如手的形状、空间位置、手势运动方向、运动方式、面部表情等。不同的手语可能具有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法意义,但它们共同具有空间结构的特性,这使得它们具有许多相同的语法特征。

    手语动词的运动方向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在句法结构上可以表示手语动词与其他句子成分及数的一致关系,语义上可以表示施受关系及来源与目标。中国手语中的大部分动词具有方向性表达,在中国手语中方向同样是动词表达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动词的方向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

    手语的视觉空间特性决定了它更多采用与我们的空间认知相似的方式构成语言,而不同于有声语言在时间线上的排列。但两类语言都具有表达一致关系的语法手段,现代汉语多采用语序表示动词与论元一致关系,是时间线上的方向。虽然现代汉语与中国手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但都能用能动性和空间移动性来解释动词的类别及其与论元的一致关系。

    对手语动词的研究方法、调查方法既有与有声语言相同和相似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研究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通过大量的调查,获取真实的手语语料;其次要通过熟悉手语和有声语言的聋人或听人转写语料,并将转写后的语料翻译为有声语言的文字,从而可以进行语料的分析和研究。

    在对手语动词的语料收集中,我们既兼顾了通过词表进行的手语动词调查,更重视在自然状态下自然手语的语篇表达。我们为此制作了手语动词研究词库以及手语动词研究篇章语料库。这种静态和动态结合的调查方法使我们可以看到动词如何在句子和篇章中表达语法意义,更直观地看到手语动词如何与相关论元结合。

    对于研究术语,我们尽量采用有声语言研究的语言学术语,但手语作为视觉语言的确有其不同于有声语言的语法特征和语法表达方式,我们也采用了一些手语研究的专门术语去表示这种特征,这些术语大多是国外手语研究者所通用的术语,部分术语可能与香港、台湾以及其他大陆学者的翻译略有不同,手语研究术语的统一也有待于研究的深入之后,手语研究者达成共识。

    我们认为手语动词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语言的一般规律,当我们将手语认同为一门真正的人类语言,就需要对其进行语言学意义上的深入研究,而不是停留在对手语构词理据的解释。我们对中国手语的调查和研究旨在寻找手语和有声语言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同时与其他手语进行比较,以发现不同手语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所在,从而总结出支配这种视觉语言的一般规律,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去拓展我们对于语言的认识,修正我们对于语言的固有概念,为人类语言研究提供启示和新的研究思路。


    本文摘自《中国手语动词研究》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视觉高层认知——以注意转移和面孔后效为例》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4.07.31 16:09:16)
  • 上海大学出版社《方卫国视觉陶瓷艺术》 (2014.06.05 16:29:50)
  • 上海大学出版社《方卫国视觉陶瓷艺术》  (2014.05.26 8:22:03)
  • 视觉的饕餮盛宴《《现代设计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06.14 6:20:41)
  • “图”“画”竞争下的明代视觉经济 《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5.07 14:20:24)
  •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现代视觉中的国学》一书的书评 (2011.07.05 9:22:11)
  • 《过度劳累的美国人》、《美国人为什么破产》两本书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视觉认识美国人 (2010.10.26 15:00:13)
  • 城市—也是我们的责任—读《城视—城市视觉笔记》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07.09 16:32:14)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视觉传达设计(第二版)》 (2008.10.23 8:34:00)
  • 《体育手语会》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08.14 10:41:34)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