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音乐厅的魔力自盒中开启——同济大学出版社《魔盒——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音乐厅的魔力自盒中开启——同济大学出版社《魔盒——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文/佟鑫
2017-02-21 09:55:40  来源: 同济大学出版社 
 

  摘要:《魔盒》不仅能为建筑师在设计音乐厅和其他文化建筑时提供帮助,还能成为音乐爱好者了解音乐厅的一本入门书,并成为长期支持和关注上海交响乐团的乐迷朋友们进一步了解音乐厅和乐团的一扇窗口。

  上海向来是一座文化多元化的城市,古典音乐作为西洋文化的宠儿,早在19世纪末就随着西方人的活动而传播到了上海。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就诞生在上海,从1879年成立的“新市镇乐队”(The New Town Band)到现在的上海交响乐团,乐团的活动与发展书写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变迁,其演出的脚步也涉及百余年来上海大大小小的公共场馆和室外场地。2014年9月8日,新落成的复兴中路1380号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正式迎来乐季开幕演出,不仅意味着这家古老的艺术团体迎来了“团厅一体”的新时代,也宣告上海首屈一指的地标级文化建筑横空出世。目前上海交响乐团已经在新音乐厅举行第三个音乐季,不仅国内外艺术家、观众和乐团工作人员对这座建筑赞赏有加,建筑业界对这座音乐厅的优点更是非常重视,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声学大师丰田泰久、中方合作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项目甲方上海交响乐团的合作模式也顺势成为业界标杆。近来在我国其他城市启动的几个音乐厅建筑项目,不乏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项目为参考者,甚至约请同样的团队展开设计建造工作。

  由此,为了把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这座富有魅力、浓缩智慧的“魔盒”打开,释放其“魔力”供业界和公众参考,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推动,《时代建筑》杂志社牵头组织编辑,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魔盒——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下简称“《魔盒》”)一书。自2014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落成启用时起,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就有意启动本书的编辑工作。历时三年,经过审慎的调研、策划、采访、撰稿、拍摄工作,这本书终于在2016年底问世,并于2017年1月4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了首发式。

  为建筑出书,传统路线是从设计、建造入手,尽可能搜集齐全的工程图片,拍摄漂亮且无死角的照片形成组图,并撰文介绍设计、建造前后的背景、详情和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感悟。这样的建筑书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同行业者,大家看后都能从他人设计的建筑中学到知识,从而改善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出更完美的建筑。《魔盒》的编写者们希望这本书不仅能为建筑师在设计音乐厅和其他文化建筑时提供帮助,还能成为音乐爱好者了解音乐厅的一本入门书,并成为长期支持和关注上海交响乐团的乐迷朋友们进一步了解音乐厅和乐团的一扇窗口。为此,《魔盒》在策划之初就本着平衡的原则,兼顾了专业性的建筑学内容与趣味性的历史文化知识,打破了以图纸、图片为主体的单一结构,采用精心编写的文章与丰富多样的图片共同呈现内容的方式,将建筑设计师、项目管理团队、声学研究者、音乐学家、城市研究者、艺术管理者、普通观众等角色的话语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信息量与可读性兼备、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并重的图书佳品。

  《魔盒》文字内容的用心之处在于策划思路。全书分五个章节,背景部分由剧场与音乐厅的设计建造原理和上海交响乐团及其演出场地的百年流变史组成,解析部分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内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详情组成,纪事部分由项目推进的图文记录、合作各方的感悟、各界对该建筑的评价及建筑所获的奖项认可组成。

  第一部分既是讨论建筑的基础,也是突显建筑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每一座成功的新建筑,其诞生过程都从过往成功建筑中汲取经验教训。音乐厅从剧院建筑中独立出来是一个革命性的事件,标志着技术支撑下的声效至上原则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但这种变化有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同样需要得到重视的是音乐厅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角色,以及音乐厅的使用者——交响乐团在城市中的文化传承作用,设计音乐厅时必须考量这两种需求,而不只是将其简单地视为一座文化建筑。在传统建筑书籍中,这两方面往往寥寥数语,显得相对次要。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项目中,各方以充分的研究和沟通为前提通力合作,使这些背景研究的相关内容成为不可忽视的成功因素。

  第二部分篇幅最大,表述最详细,但并不仅限于单方面地约请设计团队主观阐释设计上的想法,在建筑设计、声学设计、材料应用三个层面,书中以回应最受关注的几个问题——回应城市性、延续街区历史文化风貌、为隔振降噪而“全浮”、以声学为核心、外立面去繁就简、用材节制等,从项目中提炼出了最宝贵的经验,本着坦诚分享的原则,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从内部和外部看“魔盒”,人们各有不同的感触,编者邀请熟悉该厅的观众执笔,以前来观演为模拟视角,从宏观到微观,逐步递进地描述了人们为何在诸多演艺建筑中选择来此欣赏音乐、来到这个街区能得到什么样的体验、进入这座建筑将会看到什么,可谓循循善诱。

  第三部分则为上海交响乐团工作人员在音乐厅建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图文记录,通过这些第一手资料,可以了解各方是如何在合作过程中打破常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攻难克艰,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魔盒——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订购)

  徐风 主编

  2017年1月

  同济大学出版社


   (文章刊于《解放日报》2017年1月21日06版读书周刊·书评)

来源:同济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