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福柯并没有嘲笑我们的老祖宗《博物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福柯并没有嘲笑我们的老祖宗《博物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4-18 12:53:30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世纪90年代,“福柯小组”几乎是北大校内影响力最大、最活跃的自发性学术团体了,李猛、渠敬东、应星、李康、赵晓力、强世功、吴飞、杨立华、张旭等赫赫有名的学者都是小组的成员,福柯对中国学者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有关福柯最传奇的说法是——福柯一笑动摇了我们关于知识的看法。今日推荐刘华杰先生的一篇小文,看看在他眼里福柯笑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福柯之笑动摇了我们关于知识的看法
据后现代大师福柯本人讲,他的《词与物》(英译本书名改为《失去的秩序》)是受到中国博物学中奇怪的动物分类方案的启发,才开始动笔写作的。福柯当年从别人的引文中看到传说中的一部中国百科全书《天朝仁学广览》把动物分出14类:(a)属于皇帝的;(b)涂香的;(c)驯服的;(d)小猪;(e)娃娃鱼;(f)传说的;(g)流浪犬;(h)包含在此分类体系中的;(i)躁动不安好似发疯的;(j)数量不可胜数的;(k)长有精致驼毛的;(l)诸如此类;(m)刚刚碰坏花瓶的;(n)远观如蝇的。这是任何现代人都觉得荒唐的分类体系。福柯读后发出笑声,在《词与物》前言中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此次笑声。不过,这是不同于普通的情不自禁的笑,而是启示“知识考古学”之灵感的笑,对我们而言它提供了重新审视现代化之前博物学知识并展望人类未来知识形态的机缘。
福柯不是嘲笑古代中国人。恰恰相反吗,他想批判性地审视今日的常识、知识,他由此立即意识到我们当下的思想、知识的局限性!别的时代、别的地方的人,也完全可能以同样的方式看待我们今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知识,包括已被部分神化的科学、技术。
福柯之笑动摇了我们关于知识的看法,任何时代的思想、知识都牢牢打上了本时代的印迹和局部地理学的印迹,刻写了定域时空标记。今人之所以可能嘲笑古人的分类法,是因为时代变了,我们遗忘了那个时候的社会秩序和具体的知识语境,又自以为,是高估了今天的知识体系。在《词与物》中,福柯用许多篇幅论述了博物学,虽说它与语言学、经济学并举只占三分之一,但也可以说,此书由博物学触发,由博物学立论,为博物学文化开拓视野。我们可以把其中的博物学内容上升为福柯意义上的“知识考古学”。有学者质疑福柯所读博尔赫斯所引的中国百科全书的存在性,其实这并不重要。随便翻看中国的《山海经》、《博物志》,就不会对上述分类、描述感到特别奇怪。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后来的所谓“科学”著作中也能找到。
无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波兰尼的个人知识,还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都可以为博物学开辟知识空间,令学者多一维视角,重构人类知识的发生史。在恶性竞争和盲目高速发展给人类的可持续生存蒙上阴影之际,这些哲学的、社会学的、后现代的努力,都是一种思想解放,能令人们发现博物学生存在现在和未来的意义,都有在想象中弱化现代科学所释放之“蛊毒”的作用。
本文摘自刘华杰老师的著作《博物人生》,如果你想知道刘老师对于自然万物及社会发展的新奇观点,想明白博物学从何而始又用在何处,不妨翻一翻这本轻松耐读的博物小品。
本书汇集了作者探访花草世界的发现与思考,以博物学家诙谐幽默的笔调、精美的花草图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静谧而活泼、和谐而生动的草木世界。引领读者走出钢筋水泥的冰冷都市,亲近花草,体认自然,在博物的生活中重新定位人的位置,开启人与自然的新对话。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02-19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范曾插图鲁迅小说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4.17 15:25:06)
人生如绣 绣如我心——苏州大学出版社《禅心绣悦——刺绣艺术作品选》 (2017.04.14 9:19:4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民国教育书籍:北宋之后是伪楚——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课 (2017.04.13 8:49:33)
知月结网,品悟人生——兰州大学出版社《破茧》 (2017.04.06 9:52:24)
漫步到人生各个角落的启悟书——人大社《弹奏人生:西摩·伯恩斯坦访谈录》 (2017.01.13 15:07:37)
富能藏,穷藏不住原《李燕聊李苦禅》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12.28 11:54:33)
法学人文读物应运而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有度”系列图书主打法律人文图书 (2016.12.22 11:30:44)
没人知道音乐是什么,但我们都无法抗拒《弹奏人生:西摩·伯恩斯坦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12.21 8:48:20)
《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12.20 10:56:05)
林语堂:悲剧底色中的诗化人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闲话林语堂》 (2016.11.03 8:28:35)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