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追故乡的人》: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追故乡的人》: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
书评人 禾刀
2017-06-06 10:38:45  来源: 新浪读书 
 

    《追故乡的人熊培云著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同许多人一样,熊培云对于出生地充满着无以替代的浓厚情怀。老家江西修水是他的诞生、哺育与启蒙之地,于是老屋、道路、溪流、田野、池塘、山坡、校舍等家乡“地标”,均深深镌刻在他的脑海深处,并筑就了思维成长发展的根基。

  古今中外,关于故乡的书写汗牛充栋,饱含深情,总能撩拨无数游子的乡愁。因为海峡的阻隔,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里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因为一次次亲近和远离,《追故乡的人》一书作者熊培云的文字里不只有思念,还有深深的思考。

  本书虽是熊培云的文字结晶,起源却是多年来随手拍的那些照片。在过去那个相机尚为贵重物品的年代,相机不仅成功缔造了一种职业的辉煌,还创造了一门区别于传统文字书画的艺术,而像熊培云这样,仅仅用相机去记录自己思想成长的印迹者并不多见。作为一名勤奋的思想者,熊培云自比为追故乡的人。追,本质上是因为远离。本书采用的93张照片,是从作者近年来拍摄的几十万照片中撷取而来,一片草坡,一截石碑,一处天井,一个石磨,一幕街景,艾菲尔铁塔、柏林墙涂鸦……哪怕一张看似平淡无奇的照片,总能搅动作者躁动的思绪。

  同许多人一样,熊培云对于出生地充满着无以替代的浓厚情怀。老家江西修水是他的诞生、哺育与启蒙之地,于是老屋、道路、溪流、田野、池塘、山坡、校舍等家乡“地标”,均深深镌刻在他的脑海深处,并筑就了思维成长发展的根基。不仅熊培云,对于绝大多数人,“童年是乡愁的起点,也是梦里的常客”。自从外出求学工作离开故乡后,作者在多次回乡的亲密接触与碰撞中逐渐感受到,虽然故乡的山还是那座山,田还是那些田,但故乡已经物是人非,一切都在快速嬗变。正是对这些嬗变的深切感知与深刻思考,熊培云前几年将其浓缩为一部乡村随笔——《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小小的乡村曾经和正在经历的一切,无疑也是一个国家过去和现在发展的个性折射。

  熊培云说,“没有永恒,只有存在”,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尤其是置身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眼前快速变化的一切令故乡始料不及。许多人来不及深思熟虑,就坚决将那些容易勾起过去痛苦记忆的痕迹一一抹去,根本不管其中到底蕴含了多少前人的智慧。比如老家传统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其最大优点在于具备较强的抗震功能,然而,近年来绝大多数却被象征现代化但未经抗震设计的钢筋水泥小楼取代。

  只要有了哪怕只是一丝乡愁,就意味游子与故乡间多了条余光中笔下那样的鸿沟。当游子越是努力从中寻找过去的记忆,越会因为故乡的变化而深感不适,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刺激我们努力打捞儿时的诸多回忆。故乡就是游子过去思绪与现实感观间的张力折射,在强大的张力面前,游子越来越像是“故乡的囚徒”,在与故乡的亲近和远离中始终难以自拔。

  故乡无疑是本书的中心,老家或与老家有关的照片权重自然最大,但书中也有不少照片直观看与传统意义上的故乡并无关联,这些照片除了国内的一些城市,还包括法国、美国、德国等地——这是熊培云离开故乡后的路线图。因为在这些地方或这些国家有过一段学习生活经历,于是逐渐凝结成为作者新的乡愁记忆,并不断填充到曾经的那个“故乡”概念之中,这也是当兵的人总会把驻地视为第二故乡的原因所在。当故乡的记忆不断被填充,最先的故乡概念自然会被稀释,或者说是被扩充,于是,“故乡并不是单数,而是复数”。故乡也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标签,而是“我就是故乡,我走到哪里,故乡就在哪里”。故乡也不再只是用来怀念,还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精神上的故乡。

  故乡越多,乡愁也就越多,乡愁就是对过去经历的深切怀念。正因为在各个故乡间的频繁切换,各种适应与不适应,各种暗中对比相互作用,故乡原来的模样总会随着思绪悄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故乡不再是一个个地标,而是思维对故乡综合重塑的结果。一旦被思维悄然改造,故乡就不再是原来的故乡。或者说,我们的“灵魂有多少种形状,故乡就有多少种形状”,故乡只是我们“灵魂”的投射。我们脑海深处的故乡,或是其中一个自认为最美好的故乡,或是各个故乡优点的结晶。也所以,熊培云“相信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故乡以地理为起点,一个故乡以观念为终点。我说我将从文字上重建我的乡土,就是从地理回到了意义或观念”。这种“意义或观念”源起于对故乡的综合对比,当然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煎烤,久而久之,“故乡变成了一个重负”,你既无法真正忘记,也无法真正亲近:在城里,你的故乡在农村。在农村,你的身份是城里人。

  很喜欢熊培云在最后对故乡的那段阐释:“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在众多的故乡之中(比如地理的故乡、精神的故乡、爱欲的故乡、思维的故乡、母语的故乡等等),你愿意选择做哪一个故乡的囚徒。当然人最和谐的状态是故乡能够统一,而不是分离。否则内心总是会有一种割裂感。”不过,“统一”想法虽好,但怎么看都有点像是乌托邦:故乡之所以称之为故乡,根本一点就在于与他乡的区别。(来自《深圳商报》 书评人 禾刀)


    摘自:新浪读书2017年06月05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河流之声》:河静静流过 人沉默不语 (2017.06.01 17:18:59)
  • 《树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05.31 14:44:20)
  • 寻找鲜活的传统农器——《中国传统农器古今图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02.10 14:28:1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梁羽生轶事》:展现一个不同的梁羽生 (2017.01.05 10:34:15)
  • 随风消失?不,如果我们回望!评金宇澄《回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2.28 9:52:15)
  • 《虫子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1.25 11:26:03)
  • 盐野米松、小川三夫、马未都对谈 只有手艺人才能说清楚“匠人精神”《树之生命木之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1.09 8:33:2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科雷马故事》:追究“红色时间”里的“黑色因子” (2016.11.08 15:35:15)
  •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民国学者《郑宾于文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09.19 15:22:54)
  • 在行动中思考的专业实践者《学生喜欢的作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09.19 13:47:16)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