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外研社《新概念英语》(新版)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外研社《新概念英语》(新版)
2003-11-07 10:23:38  来源:  
 

     《新概念英语》(新版)特点

 《新概念英语》足世界闻名的英语教程。本版是该书出版30年来经作者亲自修订的唯一新版。这套经典教材通过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4项技能——听、说,读,写,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新版除保留原版的精华外,又增加了以下重要特色:
 1、专为中国的英语学习人士而改编,根据中国读者的需要增添了词汇表、课文注释、练习讲解和课文的参考译文;

 2、剔除了所有过时内容,其中过时的课文由新课文取代,并配以全新的练习和插图;

 3、对原有教学法进行调整,更利于学生加强交际能力;

 4、内容更简洁精练,取消过去单独出版的繁琐补充材料,将其精华纳入主要教材;

 5、版面加大,方便阅读,每课书相对独立,以利课堂教学。


 新版《新概念英语》还配有配套练习,由作者根据每课内容亲自编写。练习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有的放矢地针对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加强训练,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练习既可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学习进度自行安排练习。练习册后附有正确答案,方便学习者核查。


 《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作为享誉全球的,经典地道的英语学习宝典,早已成为英语学习者的必选教材。它以其严密的体系性,严谨的科学性、精湛的实用性,浓郁的趣味性深受英语学习者的青睐。

        解读新概念英语

 一、如何判断你是否适合学习新概念英语呢?
 如果你是属于以下的情况,可以考虑学习新概念英语:
▲不满足于只是应付四六级考试,想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短期内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可是又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感到不满意;
▲在校的大中专学生,打算在学习课业的同时选择广泛的阅读材料;
▲已经毕业多年,不经常接触英语,想重新“充电”;
▲素质教育的全力拥护者。

 二、新概念英语简介:
 《新概念英语》全套共分为四册,科学地融合了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技能,能有效地把你从一个“英文盲”引导成为一个“英文通”。我们打个比方:《新概念英语》好似一座豪华的大楼,一册打下了英语口语及语法的稳固基石;二册则以其经典实用的句型及短文搭起了“英语大厦”的框架;三册更是从一个崭新的语法,句法和写作的高度上为大厦添砖加瓦;四册则当然是大厦精美的“内装修”——让你的英语综合技能(包括阅读与词汇)方面趋于完善,使你的英语素质与实用能力达到真正完美的统一,无论是交流还是应试,你都能游刃有余。

 三、专家评价《新概念英语》
 《新概念英语》新版这套教材是我迄今所遇到的最好的教材之一,因为它的理论完美无缺,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它把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基本要素形式、功能以及情景融会其中。这是迄今为止能使英语学习者获得英语交际能力的最有效的教学法。”
     ——章赋宁(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新版注意贯彻语言教学循序渐进原则,新版采用语境化教学方法,这种编写实际上把结构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现代语官教学理论的新成果,理解、口语、阅读、写作四项技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新版教的是真实的英语,避免荒唐而无意义的英语。”
     ——刘道义(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新概念英语》作者L.G.Alexander谈英语口语学习

 在中国学生中没有学过《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了,而这套经典教材的作者L.G.Alexander也是世界著名的英语语古教学专家,对英语学习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下面就是Alexander先生回答中国学生有关学习英语口语中的问题的精选,希望朋友们能从中找到困惑你的问题的答案。

1.当我听一段很长的英语时,很容易忘记刚才听到的内容。您能告诉我如何做笔记吗?
1)做到真正地用心听,全神贯注。不必担心个别听不懂的词,尽量抓住全文的意思。
2)确定所听内容的中心思想,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你定的标题。
3)确定哪几个要点与中心意思有关。在标题下面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4)当谈话的议题转换时,重复这一过程。比如:假设你正在听一段有关现代化都市交通阻塞的讨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如何补救?你写下“交通阻塞”作为你的中心议题。在这一标题下,你列举出“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记住,在做笔记时,集中记录动词和名词,而不记冠词。运用破折号充当联系前后的纽带。例如:禁止交通阻塞——市中心改善公共交通——增加投资鼓励车多载人,等等。

2.我经常可以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我的英语交流水平却不行。能否给我提一些建议?
 这是个常见现象。顺利通过英语考试与熟练地使用英语是两码事儿。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通过考试意味着掌握了应试技巧(准确的翻译及回答问题、按时完成测试内容,等等)和做了许多针对性的训练(如多项选择题、有关惯用法的问题,等等)。所以你可能陶醉于这些“成就”中,可一旦把它付诸实际运用,你就会发现你的交流水平捉襟见肘了。

 其实,考试的目的和应试的技巧并不总与我们提高交流技能的需要相吻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多项选择?从来不需要!这个问题只能这样解决:考试委员会要求学生们掌握的技巧或多或少地与交流所要求掌握的技巧相吻合。但目前朝这一方向的进展却相当缓慢。

 那么你该怎么办呢?一旦你考试通过,你必须集中精力提高和培养自己的感受技巧(听和读)与创造技巧(说和写),以此来帮助你进行交流。

3.我的老师用英语给我们讲故事时,有些词很耳熟,但我不记得中文意思了。我该怎么办?
 你的头脑中不要想中文。在听英语时,你应该带着英语思维听,不要试图给你听到的每个英语单词都找到一个中文的对等词。如果你顽固坚持,就会完全听不懂意思,也就听不到什么英语。不要拘泥于单个的词,应集中精力努力弄懂整个词组、句子和段落的意思,听到不理解的地方,努力从上下文中推导含义。听完—篇英语后,(用英语)回忆一下它讲的是什么,考考自己。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1.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