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物流空间学》(订购)
ISBN:9787563833061
作者:姜旭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5-01
新书推介
物流是一门离不开空间的学科,离开人所居于中心的空间,物流便如水中“浮木”,失去了物流的“初心”。但是,我国目前尚无从空间角度解释物流学科的书籍。因此,北京物资学院姜旭教授从空间的角度,将区位理论、节点与网络、集群等理念与物流实践联系起来,撰写了这本《物流空间学》教材。
撰写本书的初心,即是为国家培养扎根于基础理论、实践于物流产业、贡献于中华复兴的科学人才。
本书孕育于经济地理学,突破了就“物流”论“物流”的枷锁,将物流放在区位环境、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大系统中加以考察,完成了从经济地理向物流空间的范式转移。
本书的内容既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多年物流空间领域研究成果的结晶。物流理论包罗万象,本书并不奢望以一书之力让读者掌握全面的物流理论,但期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让读者认识到物流的魅力,感悟出物流的智慧。比如,为什么新冠肺炎疫情会导致无接触配送服务增加?疫情下我们的生活物资从哪里来?是什么导致了日本夕张市的没落?是什么决定了麦当劳的成功?网购商品如何试穿试用?京东的全球购如何运作?宜家价低质优的秘密在哪里……《物流空间学》一书会带着你在阐述中交流、在辩论中碰撞、在思考中共鸣。
专家推荐
物流可以使我们的社会更进步,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可以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在中华民族大踏步迈向复兴伟业的征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飞速跃进,我国物流业的“产学研”也进入了新阶段。北京物资学院姜旭教授所著的《物流空间学》,正是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一部理论力作。
当前,在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让先进制造业发展增速,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交通运输业是重要保障。作为交通运输基础性、战略性、方向性、关键性的物流业,如何加快提升物流供应链能力和体系建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助力下,努力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两业”互动融合尤为重要。《物流空间学》一书,注重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借资源集聚优势,助供应链高质量集群化发展,其研究探索,正当其时,正应其势。
创新开拓每时每刻都引领着中国物流业的当下和未来。我国的物流研究方兴未艾,许多青年学者的研究非常值得期待和关注。比如物流空间系统研究、物流复杂网络研究、智慧物流系统研究;又比如城市物流研究、物流服务研究、逆向物流研究、应急物流研究等。《物流空间学》通过对物流空间要素与布局、节点与网络、产业集群与物流集群等的系统分析,全面阐释了物流集群和蔓延、物流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等内容,理论知识丰富,案例数据翔实,引领了物流空间学理论的发展,成为我国第一本全面研究物流与空间的教学著作,对现代物流研究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
探索物流,必然离不开分析空间,研究空间又绕不开分析区位。姜旭教授通过对各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追求目标进行分析,按其发展进程分为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三个阶段,解释了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需求场所差异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空间布局的影响。同时,结合物流技术与交通网络的发展,淡化距离约束,重新审视和阐述了物流和区位的关系,以增强区位理论的实用性,实现对现实物流场景模拟程度的最大化。
研究物流空间学,离不开分析点、线、网络。在服务内容方面,现代物流从运输、仓储等基础功能拓展到包含深加工、信息处理在内的全链条服务;在服务范围方面,点到点、链条式的物流空间布局已经难以满足全国范围乃至跨国物流的发展需要。《物流空间学》力图通过科学设置物流结点,合理规划物流线路,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建立起畅通高效、标准规范、智能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期加快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提升物流节点对城市集聚辐射的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姜旭教授历经15年潜心撰写的《物流空间学》教材,具有知识性、创新性,堪称物流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部佳作。正因姜旭教授这样一批“入细心愈研”的学者,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倾其所有授人以渔,以空间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物流活动的分析能力,从而极大提升其解决供应链中现实问题的能力,以“物流强国”之智,助推中国物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黄有方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物流空间学教材,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物流空间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针对大学本科物流专业的这门新兴课程的一部高质量教材。全书各章通过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案例分析配合主体知识,讲解了物流空间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物流空间的演变和布局,并逐章讲解了区位及区位理论、物流节点与物流网络设计、产业集群与物流集群、区域物流与国际物流、物流与可持续发展和应急物流的空间研究等内容,对我国物流空间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培养基础。
作者简介
姜旭,留日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商品学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校物流教指委采购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组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空间、城市物流、冷链物流、日本物流。主要研究成果:独立出版《Economic Analysis of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 in China》、《铁路货物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国铁路运输70年》、《日本供应链发展研究》等学术专著5部;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Japan Logistics Society》、《中国软科学》、《管理评论》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内外研究课题4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项;主笔修订国家标准《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1项;被授予“改革开放40年交通运输与物流杰出专家40人”等荣誉称号。
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