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1—2022年)——教师编制制度》出版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1—2022年)——教师编制制度》出版
2024-05-30 10:38:1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1—2022年)——教师编制制度》(订购

李廷洲 彭泳斌 李新翠 等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5月出版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1—2022年)——教师编制制度》是《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系列的第三本。本年度以“教师编制制度”为主题,对政策问题展开学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致力于发现新证据、创造新知识,进而推动政策和实践创新。

  编制制度是我国教师人事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要来源,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系列矛盾。在我国,编制是国家意志表达与执行的载体,是党领导公共教育事务的政治资源和执政资源,也是教育领域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着力点。同时,编制具有明显的属地特征和部门特征,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行政资源。对教师个体而言,一旦进入事业编制,其工作便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福利性,并且隐含着特定的声誉、地位、身份属性,从而使编制成为一种符号资本。正是这些多重属性共同建构了编制制度的政策形态和实践模式。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1—2022年)——教师编制制度》延续了过去的体例结构,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教师队伍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基于统计数据描绘了2021年各级各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展,并对本年度学术研究的成果、观点做了综述。

  第二部分为教师编制研究主报告,分别呈现了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编制改革研究的相关发现。

  第三部分为教师编制研究专题报告,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教师编制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包括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政策分析、中小学教师编制的理论逻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标准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公办中小学编外聘用教师问题研究、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体制研究、世界各国教师配备标准及管理体制研究等六个专题。

  第四部分为典型案例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山东省、成都市在教师编制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分析了改革积累的主要创新经验。

  本报告是对2021年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从理论和政策上回应教师编制制度改革问题的一个尝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

主要作者介绍

  李廷洲,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员,博士,专注于教育政策尤其是教师政策的研究、决策咨询和教学工作,兼任上海市教育领导学会副秘书长,2021年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在《教育研究》《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期刊、报纸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竞争性课题或政府委托课题20余项,直接参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等20余份国家或省级政策文件的研制、修订等工作,60余份决策咨询成果产生政策影响,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科研成果奖。

  彭泳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政策,研究兴趣包括教师评价素养、师范生从教意愿、教师编制制度、教师薪酬制度等。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教育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5篇,受邀参加美国教育研究协会2024年年会、第17届东亚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并作报告。

  李新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3部,作为主要执笔人撰写的10余项决策服务成果被省部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采纳。主持“中学专任教师工作量状况及标准研究”等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10余项。

名家推荐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1—2022年)》是李廷洲研究员领衔的《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系列的第三本,在2019年关注“教师职业吸引力”、2020年度关注“教师评价改革”的基础上,本年度以“教师编制制度”为主题,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有很强的时代性。看到研究团队能够持之以恒地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潜心深入研究,并且持续产出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希望本书能为教育研究者带来思考和启发,也能为决策者、政策执行者以及一线的校长教师提供参考。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1—2022年)》很好地综合了理论品质、战略思维和科学实证精神,在大范围调查研究基础上,基于合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得出可靠的研究结论,是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连续出版年度报告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要求研究团队持续深入地在一个领域不断深耕,不仅考验着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也考验着持续攻坚的意志力。正因如此,年度报告也有很高的显示度,是一个团队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希望团队把这项研究坚持做下去,做出更大的理论贡献和社会影响,也做出更大的政策贡献。

——张民选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