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共识》(订购)
朱守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3月出版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思考和教学科研实践,得到的关于科学与共识的探讨。本书写法非常简明,没有高深的公式,阅读门槛较低,但思考是非常深入的。本书前身曾作为通识课教材,在北京大学使用多年,既可以作为通识课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一本普及读物。相信不同基础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收获。
作者简介
朱守华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1988—1998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并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洪堡学者)和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因为在顶夸克与带电规范玻色子联合产生等方面的工作,于2004年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物理学、高等教育等。近二十年在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并提出了包括灵活课程、科研训练与实践,以及全球课堂的“三位一体”的物理学广义课程体系,于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22年创立了共识理论,倡导以共识作为理解和构建物理学理论的新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其所开设的北京大学通识课“公共物理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主要内容多年来还一直作为作者开设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专业核心课“电动力学”上作为参考材料使用。本书将以共识为核心概念,审视整个物理学,并把物理视为科学的典型代表。历史上,有很多复杂的具体原因促进了物理学的每一步进展。但回头看,整个物理学发展似乎都被共识这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着。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共识概念,并把现代科学看成人类达成共识的一种新方式。这是导致科学时代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从共识角度论述物理学的几个重要特征:观测与实验、理论化、数学化、还原论。第三部分论述共识在物理学基本原理,如相对性原理、对称性、系综、量子论与相对性原理上的体现。
本书可作为通识课教材,还可供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