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认知神经科学家倾力呈现
一次穿越物质和精神交界的迷人之旅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订购)
[英]克里斯·弗里思 著
杨南昌 等 译
内容介绍
在你的头脑里有一种比最新高科技电脑还要高效的神奇节力装置,它可以帮助你免于应付周遭世界各种日常事务之烦劳,使你可以集中精力关注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结交朋友和影响他人。当然,这个融入社会世界的“你”同时也是你的大脑的一个建构物。正是你的大脑,才使你能与你身边的人共享你的精神生活。
本书通俗简明、科学有趣地展示了我们的大脑如何洞悉物质世界,如何构建精神世界。对于想要了解大脑、心智、行为与外部世界交互机理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它也是认知神经科学学习者和感兴趣者的绝佳入门读物。
作者介绍

克里斯·弗里思(Chris Frith) 享誉国际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伦敦大学学院(UCL)神经心理学荣休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探索人类心智和大脑之间的关系,是将脑成像技术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先驱,并以社会认知和精神障碍 (如精神分裂症) 方面的研究而闻名。因在脑与心智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曾荣获欧洲Latsis奖、Jean Nicod奖等。
译者介绍

杨南昌,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等。
弗里思教授写给中国读者的话
我写这本书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我想分享我对认知神经科学的热情,以及对能够探索大脑与心智之关系的兴奋之情。其次,我想阐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所蕴含的意义已远远超出这个学科领域;这项工作影响了我们对人是什么、合作的本质以及文化基础的理解。
我很荣幸我的书在中国得到阅读,因为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合作和文化历史,这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学习的。当我还是剑桥大学的一名青年 学生时,受到李约瑟教授关于中国科学的演讲的启发,我开始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在我的书中也有所体现——我引用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来说明翻译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是因为翻译而产生的,这首诗即使在原著中也难以理解。
沟通和理解是我这本书的核心主题之一。一方面,沟通似乎很困难;但是另一方面,多数时候,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对方想表达的思想。最后,我希望这本新译著带来的新读者将会喜欢我的书,一如我撰写它的时候乐在其中。
专家推荐
克里斯·弗里思是运用脑成像技术来研究心理过程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为普通读者写了一部出色的关于心理过程生物学基础的入门书。这部优秀的著作阐述了我们如何在我们的脑中再造外部世界的表征,观点清晰,论述精妙。对于所有想了解大脑如何产生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心理现象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哥伦比亚大学荣休教授 《追寻记忆的痕迹》《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作者
阅读《心智的构建》,宛如在导游导引下进行一次穿越心智和大脑复杂交界的迷人之旅。它由这个领域的先驱人物所著,全书字里行间无不显露出作者对于这门学科的热爱之情。
——V. S. 拉马钱德兰(V. S. Ramachandran)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杰出教授 脑与认知中心研究主任 《脑中魅影》《会讲故事的大脑》作者
在诸如主体、社会智能,以及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智等极其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上,克里斯·弗里思都有着极其清晰的思考,并由此享誉天下。正是这些问题以及关于我们如何感知、行动、选择、记忆和感受的理解,如今正经历着由脑成像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在《心智的构建》这本书中,他以一种最易理解和最为生动的方式将所有这些整合在一起。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 著名科普作家,神经科学家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意识的河流》《错把妻子当帽子》作者
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的物理世界,所有人共享;一个是内心的精神世界,独属于自己。在《心智的构建》一书中,弗里思教授引领我们穿越连接这两个世界的大脑之桥,探索机械的物理世界如何构建出感性的精神世界。在那里,物理与心理相遇,主观与客观共存。
——刘嘉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 《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 《心理学通识》作者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