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裁与经济战》(订购)
作者:翟东升 嵇先白 魏子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伟大斗争需要理论与实践准备
金一南 国防大学教授
多年前有一场社会活动,谈到人们对高水平创作太少的不满,议论为什么今天缺乏让人耳目一新的大作品。一位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
在我看来,主要在于思想的软弱,缺乏穿透历史和现实纷繁烟云的力度。
此言甚佳。
不仅要有思想,还要具备力度,否则无法穿透历史和现实的纷繁烟云。
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点。大国博弈空前激烈、军事对抗与经济制裁此起彼伏、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激荡,不由让人想起法国年鉴学派大师吕西安·费弗尔的那句话:
在动荡不定的当今世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
但面对21世纪的今天,历史茫然无措:谁见过针对一个国家实施将近两万项、涵盖社会生活几乎所有方面的制裁? 谁见过对一个国家连续46年、对另一个国家连续65年的封锁禁运? 面对霸权国家针对对手实施如此大规模和高强度、如此彻底与决绝、如此登峰造极的包围、孤立和惩罚,国际政治中存在的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古典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功能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哪种主义能让今天爱好和平的人们面对现实而不感到胆战心惊?
在激烈震荡的今日世界,贸易壁垒、金融封锁、科技脱钩、能源禁运等盛行,制裁与经济战已经成为霸权国家进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其能量足以改变国家命运、颠覆地缘平衡。原有的和谐理论、双赢理论,已难以为人们提供在复杂环境下的行动指导。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是这个意义,让人看到了本书的价值:本书不仅对制裁与经济战做了一次全面梳理与深入探讨,而且不着力于基础理论,重点探索操作理论,避免学术研究与形势脱节、与政策脱节、与实践脱节;着力于在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中做出政策判断、给出实践指导。
这恰恰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理论中最缺乏的。
新中国成立伊始,西方的各种制裁几乎未曾断过。其间我们的争辩、谴责、抗议,不计其数。而制裁与经济战在西方强权日益熟练的操作运用中,不但成为构建地区态势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重塑全球秩序的得力推手。
数十年的现实提醒我们:只会讲理是行不通的,必须学会博弈、学会打牌。
没有博弈实践,理论再好,也永远是一堆僵化的概念。
不打牌,就不知手中有牌,更不会知道哪张牌是王牌。
今日之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鲍德温说: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军事超级大国,军费开支超过排名第2到第10国家军费开支总和;中国是当今世界唯一工业超级大国,工业产值超过排名第2到第10国家工业产值总和。后一个事实并不像前一个事实那样广为人知。
这是他们打牌的基础,也是我们打牌的基础。
这是他们博弈的底气,也是我们博弈的底气。
美国制裁主要依托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金融和科技。
中国反制裁也要依托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产业和市场。
各有优劣。牌并不都在一方手中。特别是西方市场就是世界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对中国来说,必须建立符合自身国情和发展利益的制裁与经济战理论,用于指导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的政治经济实践,在大国博弈中把握主动权。
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在此之前,西方学者安德鲁·伦内莫曾说:
中国已悄然摆脱对限制性措施的历史性厌恶,开始建立一套类似于美国制裁的工具箱。其结果是,如今中国更愿意也更有能力将经济武器化,以赢得外交政策的胜利,并阻止外部力量对其公司的打击……中国将越来越成为一支抗衡美国制裁霸权的力量,并成为全球商业的对等标准制定者。
我们必须如此。应对制裁的最好方法是反制裁,即以制裁对付制裁。
这正应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那句话:“如果任何人想伤害中国而自己毫发无损,那是幻想。”
必须让对手通过你的反制行动——而不是你的理论——了解你的能力、决心和意志。
制裁与经济战是大国竞争的残酷现实,也是在全球治理中必须应对的重大难题。国家和领导人日益成熟,表现为应对复杂情况时日益成熟。本书力图为未来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这一点十分可贵。构建中国特色的制裁与经济战理论体系,不只为学术沙龙增加一部足够厚重的典籍,更要为应对已经到来的严峻挑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本书的不足,是最后部分“构建中国范式的制裁与经济战知识体系”略显单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有过一些实践,但并非游刃有余。我们依然需要理论的滋养和实践的历练,需要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进程中独树一帜,形成一套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彰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应对策略,在护卫中华民族回归世界舞台中心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具有自身特质、风貌和气派的中国学派。
还是回到开篇那句话:不仅要有思想,还要具备力度。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回归世界舞台中心的民族,必定要有思想的锋芒。
一部好的学术著作,应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思想宣言。中国范式的构建不仅是中国智慧的展现,更是中国对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必须做好进行这一伟大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一代又一代持续努力,定能书写属于东方智慧的全新篇章。
是以为序。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