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医学教育中的教练法》主译前言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医学教育中的教练法》主译前言
2025-08-28 09:57:52  来源: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针对医学教育全过程及项目实施中

有效教练的实用、新近指南

《医学教育中的教练法》(订购)

主译:潘慧 赵峻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医学院的教练法项目融合了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目标,包括职业认同形成、学业表现,以及共同体建设、领导力和终身学习技能、临床技能培养等。《医学教育中的教练法》是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创新丛书”中的一册,是该领域首部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实践指南,旨在助力教育工作者系统开展对所有学习者的教练,并运行有效的教练法项目,从而提高学习者(及未来医生)成功的可能性。

  本书是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变革”倡议和创新项目的重要成果,由加速医学教育变革联盟成员共同编撰。该联盟是一个独具开创性的合作组织,致力于推动医学教育领域突破性理念与项目的分享和传播。

主译前言

  在人工智能重构诊疗流程、疾病谱系加速演变、医患关系深刻变革的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者共同面临着核心命题:传统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线性培养模式,是否还能培养出具备终身成长能力的卓越临床医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2023年全球预警报告指出,47%的住院医师在独立执业首年出现“胜任力断裂”,暴露出医学教育在临床思维塑造、职业韧性培养等领域的系统性缺失。这种危机在我国医学教育场域中尤为凸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国家“新医科”战略全面铺开之际,我们亟需一套科学化、可操作的能力成长支持体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练法”(coaching)作为一种革命性教育范式,从竞技体育与企业管理领域跨界进入医学教育场域。它不同于传统“师徒制”的权威依附关系,也区别于“导师制”的阶段性指导模式,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结构化的对话技术、目标管理工具和循证干预策略,激活医学生的自我觉察力与适应性学习能力。这种教育哲学的核心突破在于:将医学人才培养从“标准化生产”转向“个性化生长”,从“知识存储器”升级为“问题解决者”。

  本书是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创新系列丛书”中的第三本,是医学教育领域首部以“教练法”为核心的实践指南。本书前四章深入探讨了教练法的理论基础、定义、教练能力以及其与优秀自适应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章节为我们构建了教练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基本框架,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的章节则详细介绍了教练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教练法项目的规划、实施、评估等关键环节。此外,本书还讨论了教练法在提高临床推理能力、伦理多样性、平等与包容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教练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领域。

  随着教练法在医学教育中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为培养更多具备自我驱动、终身学习能力和高度责任感的临床医生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教练法也将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推动医学教育向更加个性化、灵活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医学教育机构能够加入教练法的实践中来,共同推动中国医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练法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并将其有效应用。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练法将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后,诚挚感谢本书的原著者、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赵欣老师以及我们亲爱的翻译团队。虽然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秉持严谨求精的学术态度,但囿于中西方文化语境差异及译校团队学理局限,恐仍存疏漏讹误之处,还请各位专家不吝斧正,亦望学界同仁多多包涵。

本书亮点

  理论奠基,整合权威理论体系,构建了教练能力的科学基础。

  实践指引,提供关于教练法的清晰的操作指南,以及在当今机构中如何设计、实施和评估教练法项目的明确指导。

  概念辨析,阐释教练与传统的指导和导师制之间的区别。

  能力塑造,探讨如何利用教练法培养“优秀自适应学习者”。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从补救型到进阶型,涵盖院校医学教育到毕业后医学教育)提供差异化方案。

  场景框架,为个人、团队和同伴教练提供实用框架。

  多维赋能,探讨如何通过教练法提升幸福感、强化领导力、促进个性化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并在高度不确定时期增强韧性。

  伦理建设,提供创建符合伦理规范、公平且包容的教练法项目的工具。

  成效验证,设有专门章节聚焦评估和项目成果。

主译简介

  潘慧,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处长、医院事务处处长;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国生长发育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学校健康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标准化病人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和脑科学杂志和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和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常务编委,主持或参与国自然面上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课题30余项,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50余部,曾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最受搜狐网友喜爱科普医生称号。

  赵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研究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标准化病人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教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曾参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院校级教学成果,曾参与多本教学专著的编写和翻译,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教学文章十余篇,曾获得“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称号。

著译者名单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陈赛男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