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教师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10种好书,分别为:《读懂教育家精神》《“四有”好老师系列丛书》《先生之德风》《北师大的先生们》《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丛书》《基于核心素养的项目式教学丛书》《基于证据的新课程教学改进丛书》《特级教师轮岗日记:理想主义者的教育实践》《青年教师工作手册》《以班主任工作为中心构建学校育人新体系》。

《读懂教育家精神》(订购)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组编
内容介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并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社会科学司支持下,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读懂教育家精神》。本书结合案例重点阐释教育家精神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的内涵,论述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特质与实践路径,旨在通过理论建构与案例实践的结合,揭示教育家精神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中的独特作用,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导引与实践指南。本书读者对象主要包括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育管理者、教师教育研究者等。

《“四有”好老师系列丛书》(订购)
顾明远 主编
内容介绍
2024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十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探究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精神逻辑,展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风采,发掘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事迹,描绘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群像,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组织编写了《“四有”好老师系列丛书》。
丛书由顾明远先生总主编,系统阐述了“四有”好老师的基本理论与现实意义,深入研究了“四有”好老师的队伍建设与政策建议,倾情讲述了“四有”好老师的教学实践与深刻感悟,希望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助力教师实现多维度、跨越式成长。

《先生之德风》(订购)
檀传宝 著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主体部分,是13篇记述当代卓越教师之风范的教育随笔,下篇则为研究三位教育大家(前述卓越教师中的诺丁斯、黄济、鲁洁)教育思想的学术论文。后者可谓对前者的认识深化与补充。作为教育叙事的一种,本书以随笔方式生动、立体地勾勒出了当代卓越教师作为大先生的风貌,见证历史也记录光明,有补充当代教育史的学术价值。成为“四有好老师”式的教育家也是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自觉的追求。本书所描绘的教师榜样形象,对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师德师风建设,也具有重要现实和政治意义。

《北师大的先生们》(订购)
顾明远 主编
内容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尊师重教。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校训,浓缩着北师大悠久的办学传统和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顾明远先生牵头,组织编写《北师大的先生们》一书,本书选取了35位曾在北师大和正在北师大任教的大先生,通过他们的弟子或同事撰写的文章,体现了大先生们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事迹。本书旨在体现大先生的独特品格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
新课标教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丛书》(订购)
韩震 等 主编
内容介绍
本套丛书以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由2022年版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研制)组核心成员担任各册主编,包含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劳动15个学科共31册。
本套丛书立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理念与实践指导,系统阐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价值、目标与原则、实施方法与策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以核心素养为纲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创新跨学科学习主题的“实践、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彰显育人功能;结合不同区域需求及学段要求,精选不同内容维度的课题,打造完整、可操作的教学案例,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与指导,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落实及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项目式教学丛书》(订购)
王磊 主编
内容介绍
本套丛书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研究成果,以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发展为导向,基于学科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知识内容,同时实现了项目式教学从理论到资源,再到教学实践研究的系统梳理。丛书内容丰富,反映当前学科项目式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同时提供了大量具体鲜活的学科项目式教学改进案例,兼具很强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指导价值。丛书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历史9个分册,各分册结合具体学科的项目式教学特点,介绍项目式教学的理论、资源开发、实施方法和策略,特别是结合具体的案例介绍项目式教学开展的实践情况。本套丛书满足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需求,将有效指导项目式教学实践的开展。

《基于证据的新课程教学改进丛书》(订购)
刘坚 姬文广 主编
内容介绍
本套丛书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教学改进项目成果,遵循教学改进基本规律,围绕教学改进设计、教学改进实践、教学改进效果三个方面阐述基于证据的新课程教学改进,内容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丛书既关注课程标准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改革需求,也注重将教学改进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注重基于证据的精准教育引领。
丛书包括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科学、初中历史8个学科分册,围绕本学科的教学改进主题呈现出一定的学科特色,书中的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反映了学科教师在一线教学时遇到的共性问题,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师面临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教研能力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对于学科教育研究者了解当下最新教育研究课题及研究进展,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与管理人员开展教师研修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和启发意义。

《特级教师轮岗日记:理想主义者的教育实践》(订购)
周群 著
内容介绍
本书记录了作者周群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凝练了特级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宝典。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周群在为期一年的轮岗期间,坚持每天一篇日记,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轮岗体会、教学思考与日常生活:既包括对轮岗工作开展与推进的记录,也包括她对“双减”政策、语文新课改等的深度思考,还包括她通过日常教学开展的教改实践。著名教育家成尚荣先生为本书作序,温儒敏、蒙曼、靳彤、郑桂华、李卫东等联袂推荐。

《青年教师工作手册》(订购)
唐挈 主编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于解决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三方面困惑——“该怎么做”“怎么做更好”“为什么做”,内容涉及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与师德三大模块,聚焦青年教师关心最集中、需求最强烈的内容,力图从实践出发引领青年教师走向“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反思”协调发展的专业生活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拓展青年教师从“学科”到“学生”的教育视角,引领青年教师从“职业”到“事业”的价值提升,在理论引领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教学实践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以班主任工作为中心构建学校育人新体系》(订购)
赵福江 著
内容介绍
班级是学校教学生活的基本组织单元,而班主任是开展班级工作的主导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班主任工作效能,有助于学校育人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书作者分别从“班主任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坚力量”“构建班级育人体系;以班主任为核心落实学校育人工作”“构建校内支持体系;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全员育人新格局”“构建学校育人体系;创设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育人环境”“构建校外保障体系;营造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良好生态”等方面,全面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如何以以班主任工作为中心,全面构建学校育人新体系。本书视角新颖,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参考价值,对于当前中小学进一步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