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的求知旅程中,研究方法是探索世界、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术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领域,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方法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教会我们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大学的四年里,研究方法将成为我们探索知识、提升自我、实现成长的重要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研究方法的书单,本书单包含10种图书,分别是:《变革时代的社会科学:话语及其思维》《学习提问:如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因果推断》《学术祛魅:实证研究十讲》《赋能科研写作:DeepSeek&智能体》《如何写出一篇论文》《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南》“研究方法丛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列丛书”“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研究”。
01

《变革时代的社会科学:话语及其思维》(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部着力探讨人类思维方式变革、旨在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著作。作者认为,正在发生的全球化、后工业化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运动,意味着人类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在这场历史性的社会变革运动中,人们首先会感受到话语变革的压力,需要在旧话语与新话语所构成的两股力量的冲突中作出选择。实际上,在这场社会变革运动的最深处,将要发生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将从分析性思维转变为相似性思维。在此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尽可能摆脱那些在历史上形成的偏见,勇敢地面向现实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开展创新性研究。通过这种研究,承担起思维方式重建的任务。本书对相似性思维的发生、发展路径作了初步规划,对相似性思维的构成、实践功能等作了初步探讨,重点对经验理性的概念作了原则性阐释。
02

《学习提问:如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3

《因果推断》(订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确定方法的著作,其叙述风格尤其适合于经济学学生的学习。因果推断是当前国际学术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是一种通过事物的原因推导至某个肯定结果的逻辑方式。本书介绍了社会科学家得以确定因果关系的主要数学工具和方法,是作者十多年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内容包括:概率理论和统计回顾、回归的性质、有向无环图、因果模型的潜在结果、匹配和子分类、不连续回归、工具变量和面板数据、差分、综合控制。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很多案例,关注了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法等准实验方法,还包括了经济学者目前关注的合成控制法。此外,书中提供了案例分析所需的数据、代码内容。因而,本科生、硕士生和刚入学的博士生如果想了解因果推理和学习诸如合成控制法这类的最新方法,可以参考这本书。
04

《学术祛魅:实证研究十讲》(订购)
马亮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多年,不断总结和完善对研究方法的认识,形成了包含自己真知灼见的一套课程讲义。本书正是在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优化、打磨而成。全书按照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展开,包括如何选题,如何检索、阅读和评判文献,如何构建理论,如何测量变量,如何展开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策略有哪些,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以及要注意哪些学术伦理和规范。本书以简明、浅白的语言讲清楚了一项科学研究如何启动、一篇学术论文如何创作,并回答人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书中列举了大量有趣的实例,解读了一些经典著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读者可以真实地体会到研究的魅力。
05

《赋能科研写作:DeepSeek&智能体》(订购)
在AI深度介入科研实践的时代,学术写作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场人与AI协同演化的协作革命。本书立足2025年的科研现实,聚焦AI工具在科研写作全流程中的落地应用,系统梳理了DeepSeek和智能体等AI工具在选题构思、文献检索、知识库构建、论文写作、数据分析、图表可视化、降重与投稿等关键环节所提供的支持。全书结合多学科真实案例,兼顾技术深度与操作友好性,全面展现AI在提升科研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是科研新人迅速入门的捷径,也是资深学者实现方法跃迁的工具书。在信息爆炸与创新焦虑并存的时代,本书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执行的科研方法论,帮助科研工作者站稳浪潮之巅。无论是初入科研领域的大学本科生,还是寻求突破的资深研究人员,均可通过本书提升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效率。
06

《如何写出一篇论文》(订购)
论文写作所形成的专业写作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极具实用性的硬核本领。如何进行“有逻辑的说服”?本书以此为线索,首先说明论文为什么是我们看到的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按照当今的范式要求,从不同方面来展示具体怎么写出一篇论文。
书中不仅介绍了论文的基本结构、论文选题的确定、理论文章和实证文章不同的写法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展现了推理方式和思维工具,以及如何把这些工具运用于论文写作,实现“有逻辑的说服”,并产生创新成果。
07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南》(订购)
本书内容涵盖论文选题、论文写作、投稿技巧、期刊审稿等,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教师、硕博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树立科学的论文写作与发表观念,通过提倡“期刊倒逼写作”“写作倒逼研究”等过程性写作技术,帮助人文社科领域各学科的研习者学习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从而避开之前许多学者走过的弯路,掌握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规范和技能,最终实现“精确投稿”的目标。
08
“研究方法丛书”(订购)
《数智时代的管理研究方法》
《会计研究方法论(第4版)》
《大数据会计研究——经典文献与数据分析》
《管理研究方法:理论、前沿与操作》
“研究方法丛书”以数智技术与本土理论建构为双重支点,聚焦于中国特色管理学、会计学交叉学科的方法论创新,系统整合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神经实验、QCA、案例研究、文本与社会网络分析等前沿工具,贯通宏观规律发现与微观机制阐释,兼顾经典范式与新兴范式,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人员及跨学科研究爱好者提供一套跨场景、可复现、能拓展的严谨方法指南,助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并回应全球学术前沿议题。
09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列丛书”(订购)
《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如何做定量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与综述实训教程(第二版)》
《数字时代的问卷调查:LimeSurvey的综合应用》
《看实例、学方法:从研究选题到论文写作》
《如何抽样》
《如何进行文献回顾》
《如何进行网络调查》
《如何撰写学术文章(第二版)》
《如何进行资料收集》
《如何理解质性研究》
《如何进行个案研究(第二版)》
无论你是学术小白,还是陷入写作瓶颈的科研“民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列丛书,都将从你的实际需求出发,帮你明确学术研究的核心要点,轻松拆解研究的各个步骤,合理规划科研方向,并最终成功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
10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研究”(订购)
《郑杭生社会学大讲堂实录(第一辑)》
《郑杭生社会学大讲堂实录(第二辑)》
《郑杭生社会学大讲堂实录(第三辑)》
社会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运行与人类行为的学问。有些神秘,又包罗万象,像是一个“学术的显微镜”,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这套书集合社会学界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顶尖的领军学者如李强、周晓虹、谢宇、边燕杰、赵鼎新、周飞舟、王春光、林南、张翼、田毅鹏、张文宏等的演讲内容,关注当代社会学研究热点议题,在家听大师课,关心我们身边的社会!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