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全新视角--江西高校出版社“走近新科技丛书”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全新视角--江西高校出版社“走近新科技丛书”
雷毅(清华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2004-05-09 15:23:06  来源: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时代话题。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教授主编的“走近新科技”丛书正是从不同侧面和视角,展现了这样一种时代主题。丛书的选题直接取自当代社会面临和关心的科技问题,从科技与社会、科技战略、科技创新、科技伦理和科技传播等方面,对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科技应用以及人文关怀做了学理上的深入探讨和事例上的独特解析。
 丛书学术视野开阔,贯穿求实求真、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体现了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深切关注。这套丛书共有五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支撑这个主题。
 刘大椿、段伟文所著《转型驱动力》一书围绕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这一主题,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它对当代社会嬗变释放的巨大能量。该书的创新性表现在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社会体制下科技的社会作用,具体阐述了科技革命和市场体制的关系及其面临的种种问题;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的人文向度、反科技思潮,以及科技的文化层面、伦理价值。并重新确证了科学技术原始性的革命力量,结合当今社会的转型描绘了新科技革命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关系,把雄辩的事实与理论转化为强烈的伦理责任。
 何立松的《双刃剑的困惑》一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转型驱动力》一书结尾处提出问题的进一步展开或补充性分析。该书从技术的本质入手,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较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技术与价值的关系和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论述了信息网络技术和新生物技术的正负价值,论证了技术人性化及其可能。该书关于技术的本质在于“优化操作的重复”,关于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不同、关于技术中的创造性思维与科学中的创造思维的不同、关于技术与价值的内在统一和技术的人文价值等论析,颇有新意,给人启迪。作者将技术理解为广义的技术,拓展于社会,这是值得称道的。
 《国运所系》的作者刘海波对当今世界各国科技战略决策有深入的研究、精当的了解。他指出了当前国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已有了深刻的变化,强调了科学技术与国家或企业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科学技术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美国和日本的发展案例分析中得出:政策是权威和知识的结合,每个国家都在体制和机制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科技政策决策方式;在此基础上作者强调了“如果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评价的改革跟不上,就会影响科技政策实施阶段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林坚的《从书海到网路》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上就科技传播过程的若干重要问题展开讨论,详细地描述了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当代科技传播工具和模式转化的历史进程,一部科技传播演进的历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从原始人类用肢体语言、结绳记事来表达思想到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科技传播延伸到哪里,科技之光就照耀到哪里。不仅如此,作者从哲学的层面,深刻地思考了科技传播工具和模式的转化所引发的种种新问题。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科技传播活动总特征,把握当代科技传播的新规律,从而理性地面对科技传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建军的《产学创新的平台——从硅谷到中关村》一书以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硅谷产学创新体制的正反馈效应,探索这种体制形成的种种历史因素,从理论上对这种高技术创业激励体制的内在构成和集群效应进行了深刻分析。读者通过该书可以了解到:1.产学结合的创新体制是硅谷信息产业公司高效运作的基石;2.硅谷建立了独特的社群网络与开放体制;3.在硅谷,知识和人才进行着高速流动;4.硅谷产学集群的构成和发育呈现出巨大的非平衡性,等等。该书的特点在于突出了当代“新科技”的特点,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和真知灼见,又有解决科技政策和社会实践的新思路。
 历史上,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时代的主题,尽管这个主题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形式和表现重点有所不同。比如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开始受到怀疑。1997年克隆羊多莉在英国诞生后,围绕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展开了热烈乃至激烈的讨论。同样,围绕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科技战略、技术创新和科技传播等问题的分析也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本丛书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具有新时代的浓厚气息。
 提供具有高新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促进读者共同思考,是本套丛书作者在写作时着意贯穿的意识。“走近新科技丛书”的五本书中的每一本都含有大量的资料和值得回味的信息,这样的资料和信息对于关心当代科技与社会关系的人来说,无疑是思考、判断这个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的起点和助燃剂。

 (“走近新科技”丛书(共5本) /刘大椿主编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20.0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4-23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