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
陈锡文
2002-10-09 16:52:35 来源:
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将逐渐放开,包括粮食在内的中国农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由此带来了人们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忧虑。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具有显著规模效益的美国、加拿大的粮食种植者可以提供更优质、更廉价的小麦、稻谷,如果中国的市场放开,这些产品将大量进入,冲击我国的生产体系,势必造成我们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依赖,如此的话,粮食安全从何谈起。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深教授严瑞珍等人所著的《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一书,却以理性的阐释,给出了相反的回答。
书中以详尽的事实和理性的经济分析,告诉我们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依托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建立起的开放条件下的粮食保障体制,就像放在两个篮子里的鸡蛋,是更加安全的。而对于人们普遍担心的紧急状态下的“禁运”、“制裁”等极端政治性行为,作者以经济学家的视野,给出了“建立起政府粮食调控机制”,“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保障粮食安全的支付能力”,以及“保障农业生产体系,以粮食生产能力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等实现经济利益与粮食安全双赢的现实解决之道。而且,在开放世界中建立起的粮食安全,可以解放我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受到的桎梏,改善以粮为主的农业体系,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的深化调整,为农民收入提高和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开放的体系中建立粮食安全,不仅符合我国的客观利益,而且也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必然。书中对于加入WTO后,中国粮食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走势及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剖析,结果表明尽管短期中国粮食生产所受的冲击不大,但从长期看,土地密集型的粮食经济必然要让步于劳动力密集型的鲜活农产品生产,而这一过程正是中国农业重新定位于国际农产品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发挥自有比较优势,带动农业发展的具体体现。
现有的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成果,存在强调全局稳定和强调自由贸易两种倾向,通常,前者多从承担全局稳定责任的政府方面考虑,后者多坚持经典经济理论的一般信念。本书是这两种意见的综合,在追求长远利益的同时考虑现实操作,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必需;在肯定参与粮食生产的国际分工是大势所趋的同时,给出了如何降低因之带来的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实现有效的控制和调节的思路。
应该说,在国际国内学界还有一大批学者也持有上述这样一种看法。当然,也有一批学者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将面临“人增、地减”,同时消费水平和粮食需求也将不断上升的基本国情,因此,维持一个较高的粮食自给率也是必要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粮食进口率超过一定限度以后,不仅会影响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也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个人认为,怎样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究竟如何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粮食供求的平衡,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一个孤立的政治问题,区别于普遍的认识,作者将这一问题的解决置放于中国农业发展的综合视角中,探讨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实现粮食安全的可行方案、具体途径和利弊得失,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经济理论和政策分析,阐释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经济乃至农业经济的根本出路,本书因此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理论价值。是粮食经济问题研究的一部力作。
摘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4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