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侯俊华 耿爽
2010-11-25 12:08:37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近日,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评审结果揭晓,在全国近两年出版的几十万种新书中评选出50种获奖图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中、下)》榜上有名。另有100种图书获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中、下)》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10月出版,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主编,是中国科技史界近些年最新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

 该书是2008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的为中央领导同志讲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讲义。这一系列讲座始自“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概说”与“世界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科技”的纵横开篇,对于“科学史上若干理论问题与李约瑟难题”作了些比较深入的讨论;其间贯以“天算农医”等知识体系,“四大发明”以及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个技术领域,共计44讲。主讲人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各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主,其他单位的参与者亦皆属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本丛书内容丰富、系统而全面,论说客观有据,旁征博引之处甚多。装帧精美、图文并茂。

 该书由路甬祥院士作序。序中在阐述本书出版的意义时指出,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与众多令世人瞩目的古代科技成就,了解这些,既可丰富文化素养,又有“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以国际视野开展中外科技发展、传播、学派比较研究,同样是了解与研究科学史的意义之一;推动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促进创新文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并列为我国出版业界三大奖项。本次获奖是继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汉英大辞典》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1994年)、《英汉计算机技术大辞典》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1998年)后,又一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也是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出版成果的最高褒奖。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坚持走“专业规模化、产品经营化、业态数字化、平台国际化”的道路,不断出版优秀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跃上了新的台阶。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为早日实现“文理兼备、市场融通、面向国际的一流学术大社”的办社目标而努力。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1-1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应用光伏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1.12 9:25:18)
  • 治史、做事及其他《留在笔下的新华书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1.05 11:10:08)
  • 为大学语文注入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1.04 10:40:04)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前言 (2010.10.26 14:52:42)
  • 一次未曾谋面的纪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代后记) (2010.10.26 14:03:00)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序言) (2010.10.09 9:07:20)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海盗在前,家在后(一位远洋船长的日记)》 (2010.09.02 15:56:28)
  • 一团生生不息的火——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历史在这里沉思》 (2010.09.02 9:07:30)
  • 《从金字塔到迪拜塔》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书摘) (2010.08.23 10:01:20)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总序) (2010.08.19 9:47:49)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