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名著之外的选择:中学生课外阅读市场峰烟又起 - 出版动态(原隐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原隐藏)
名著之外的选择:中学生课外阅读市场峰烟又起
王东 王静
2004-04-20 15:23:01 来源:
课外文学名著的眼球争夺战已在各种传媒间轰炸过很多次了,而教育部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更是激活了中学生课外名著的图书市场,并且涌现出了四套名著读本,人民文学社、浙江文艺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人教、译林社等等都在这场名著市场大战中各有斩获。但是名著阅读毕竟只是课外阅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一些课外阅读选本则应运而生。在2004年上半年,中学生课外阅读市场烽烟又起,选本大战正酣,成为课外阅读市场上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亮点。
学者导向:体现指导性
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新语文读本”是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发起并主持编写的。在编写工作开始之初中小学语文教育还是"工具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语文课上,对于文章的肢解使学生无法体会文章本身的美感。而钱教授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所提倡的新教育观念--通过语文课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关怀--成为贯穿“读本”编写的主导思想,而这也基本上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大语文”观念,据丛书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其开先河的地位,“读本”对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编写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在编写方面由于“读本”是学者主导的,所以在同类图书中就起到了前瞻性的示范作用。
在编写上同为学者主导,但是对于新语文教育理念在理解上的差异也催生了不同的读本。课外阅读选本中另外一个比较经典的选本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课标语文学本”,则体现出了华东师大语文教育专家的不同思想。“学本”主编倪文坚教授认为,中小学语文素养应该包括五个层面:文化传承、精神涵养、现代思维、社会应用、语文才能。而现在有很多选本为了突出“大语文”,只有前两者,后三者或者缺失、或者被掩盖了。其实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工具教育也是不应该忽视的。他认为,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当任何一种观念成为意识形态之后就有可能出现过甚的现象;因此“学本”可以看作是对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一种纠偏。
同样是学者主编的读本,山东文艺出版社的“快乐语文读本”则体现出儿童文学家朱自强教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独特理解。他认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快乐恐怕就是最大的“人文”,而目前的小学语文课本所用的文字材料很不具备文学性,没有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因此,读本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欢读的故事,能够在自发、自觉的阅读中快乐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对于文字的感悟力,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学习目标。
课外阅读选本在中小学教育中到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北京教育学院的魏守中老师的看法颇能代表大部分语文教育专家的意见。他认为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质量是不令人满意的,而主要的原因在教材上面,其编写在“文”和“道”的关系上始终没有摆正。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按照国家“一纲多本”的要求,目前全国有8种语文教材在全国各地区使用,而新旧交替的过程中,语文课本的变化还是比较杂乱的,一些教材仍未脱旧教材的窠臼。因此现在的语文教学是需要有一些课外阅读选本作为教学补充的,一批高质量读本的问世虽未能对当前的教材编写体制形成根本性的冲击,但无疑起到了“迂回包抄”的功效。
出版导向:力求贴近市场
与此同时,出版社在出版课外读本的时候,或者打“人文牌”,或者打“名人牌”,这体现出了他们对于市场的趋向与把握。
“大语文”概念是语文新课标的一个主要教育理念,因此很多出版社都将“人文精神”作为课外阅读选本所重点突出的一个特色,这就是所谓的“人文牌”。海峡文艺出版社的“中学生拓展阅读”的责编郑咏枫介绍说,为了改变当前语文课外阅读书籍中抒情美文占压倒优势的状况,“中学生拓展阅读”就编选了相当数量幽默的(审丑的)和把学者的智慧感性化的(审智的)散文,编者希望通过这种选本内容的构成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文
学、对于人生的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体现出人文精神的无比丰富性。
四川教育出版社的“中学人文读本”没有按照一般课外选本必选美文的思路来编选文章。该书的总负责人、四川教育出版社的李社长介绍说,这个读本的出版起因于“大学人文读本”,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人文读本”出版后,曾经在大学校园和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出版社因此意识到可以将这样一个理念推广到中学课外阅读上。这套丛书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本,其中《人与社会》从家庭友朋之爱、责任权利的个人要求开始到祖国社会、战争和平等宏大叙事的推进,不只是符合学生渐进式阅读心理,而且符合任何民主平等的国家都必须建立在对个人至高无上的尊重之上的理念;《人与自然》则编选时文,充分体现了人来源于自然,归寂于自然的理念。
吸引读者眼球的招数多多。三联书店的人文著作在读者当中是最有口碑的,而最近该社即将出版的“中学生人文读本”则遍选三联版旧著中适宜中学生阅读的短文,“名社+名家+名著”,将已有出版资源充分利用,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湖南文艺出版社的“课外名篇”则打起了“名人牌”:其主编是梁晓声和王安忆,其责编陈新文介绍说,之所以会选择这两位作家,看中的是他们在文学作品上的独特鉴赏能力。当然,这套书也不仅仅局限在名家的眼光上面,还参考了新教材的编写,“名篇”与名著对应,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你找名编者,我找名作者,而且是名头正亮的作者。开明出版社的“中学生不必读”丛书,收录最近比较流行的文章,时代特色鲜明,比如网络写手蔡智恒、江南,流行作家张小娴、三毛、金河仁,至于文化偶像金庸、王小波、村上春树、卡尔维诺等更是尽量收录,甚至连先锋戏剧界的孟京辉,也有戏剧作品《思凡》入选,在出版后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该书责编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编选文章时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进行经典阅读的同时,也可以对于当代流行的文学作品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这种看似跟风出版的课外阅读选本其实有着编者很深刻的考虑,而由于能够吸引青年读者的眼球,因此也能够获得不错的市场效果。
此外,还有的选本在编排体例上下功夫,力求在形式上与新课标语文教材衔接。比如按照话题来组织选文,这同以前按照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文体不同划分选文有了很大的不同。吉林人民出版社的“中学生每日读吧”系列读本就是这样一套书,其中包括《春日柠檬》《夏日冰点》《秋日香果》和《冬日暖咖啡》四本,收录了中外美文400余篇,它按照新课标的体系,把所有的文章分成100多个话题。而吉林文史出版社的“学生阅读经典”则是按照作家来进行文章分类的,其责编认为文学选本按照作家分类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但是在中学生课外阅读读本领域,这应该还是一个空白,因此他们选取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作家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选择也都尽量考虑到了学生的阅读需要,让学生充分领略课本所选名家之风貌。由于定位得当,这套读本在出版后已经销售了好几万套,得到了读者的肯定。
民间立场:第三种声音
在该类图书市场上,除了学者主导和出版社主导的选本以外,以民间立场编排读本也是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认为,语文教学期待的是第一线老师的个性化言说,是他们对中国语文教育的思考与追求的独立表达。而且准备发出自己声音的老师绝对并不在少数,而这正是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希望所在。
最近向来以出版严肃、高品位社科类专业图书著称的商务印书馆,破例出版了一套“非学术背景的学生读物”--“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就是这样一套从教学第一线老师的立场编写的课外读本,丛书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青春读书课”的初中卷包括《成长的岁月》《心灵的日出》《世界的影像》和《古典的中国》四本,而高中卷则包括《白话的中国》《人类的声音》和《人间的诗意》三本,以成长、心智、文学、中国、思想、文化、诗意这七个母题结构整个系列,强调思想的丰富和宽容,文化的深厚和博大,以对青年学子进行“文化启蒙”。这套书的主编严凌君是深圳育才中学一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青春读书课”是该校一系列拓展性课程中的一门,在开设之初就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使用的教材就是自己用10年时间编选的“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该丛书责编认为,丛书的宗旨是“为健全的青春和丰富的人生而有效阅读,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和传统语文教育片面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区分了开来;丛书在选文上力图体现人文性、兼容性、时效性、欣赏性和重新启蒙,重点突出培养青少年读者对文化、文学的情趣,因此在出版之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民间立场往往包含着智慧的火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课外阅读选本能够以民间立场亮相,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是很有益处的。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4-16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