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动力?阻力?--我看新课标教材建设中的租型现象 - 出版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论坛
动力?阻力?--我看新课标教材建设中的租型现象
张其友
2004-07-16 14:23:01  来源: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课标教材实验全面铺开的关键时刻,人们围绕着“教材租型”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各抒己见。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材租型”符合教材建设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推动新课标教材的实验与普及。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材租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格格不入,是新课标教材建设中的障碍。那么,在新课标教材建设当中,租型究竟是动力还是阻力?这一关系到我国新课标教材建设命运的重要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做出明确地回答。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教材租型”的历史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一直是“一套教材独统天下”的格局。而“教材租型”正是在此时期衍生出来的产物。在当时生产技术手段落后、物流能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租型曾为解决教材大规模出版中出现的印制难、供货难、发行难等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小学教材出版利润空间的逐渐增大,全国地方教材的出版势头初显锋芒,尽管当时教材原创单位曾有利用租型方式达到“让利占市场”之用意,但“教材租型”为保证当时“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的完成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仍不可否认。况且当时面对全国租型市场的只有一个教材原创单位,即使租型费率再低,汇总起来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所以,租型单位与被租型单位各有所得,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不十分明显,基本上保持和平相处的局面。
 二、“教材租型”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材多样化”的要求。国内多家出版单位纷纷介入新课标教材的出版,全国中小学教材出版出现“多样化”的格局,从此结束了以往教材出版独家垄断的局面,同时也拉开了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竞争的序幕。伴随着当今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印刷业、物流业、发行业有了空前的发展,以往教材大规模出版中所出现的问题已不复存在。况且国内几十家出版单位出版的新课标教材全部处于实验阶段,“保证课前到书”和“实验使用服务”更不成为问题。应该说,计划经济时代的“教材租型”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理应毫无条件地自动退出市场。如果说,“教材租型”的存在还有稍许必要,那也只是教材原创单位与教材租型单位彼此之间各有需求,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将其作为教材合作中的一种方式。但这不是惟一的方式,更不能使其成为新课标教材实验使用中一方强加于另一方的不平等的筹码,也不应成为地方政府用来作为地方保护的一种工具。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近些年来,“教材租型”在一些地方不仅未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反而被变成了地方政策。有些地方不惜采取各种强制手段予以保护,甚至以政府发文的形式,对进入本地区的外版教材强行租型,或者以“租型”作为外版教材的准入条件。若不租型,就以不上地方教材征订目录,或禁止地方印刷厂印制,或封锁教材征订数字等相要挟,即“不租型”就不选用其教材,甚至造成“课前不能到书”的被动局面,逼迫教材原创单位就范。这种现象在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与出版总社尚未分开的地方,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新时期“教材租型”产生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的“教材租型”已经失去了原来存在的真正意义,给新课标教材的建设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造成极大的障碍和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
 1.“教材租型”难以保证新课标教材的服务质量。由于租型单位对新课标教材缺乏感情,导致其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对新课标教材市场开发没动力,不肯下力气宣传推广;有些单位为节省培训经费,通过降低标准,减少培训人次或场次等手段,敷衍了事,致使教材培训不到位,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为降低制作成本,有些租型单位印制教材降低材料标准,降低印制工艺要求,造成教材质量低劣等等。这些问题,不仅给被租型单位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制约了被租型教材的推广使用,严重影响了教材的实验效果。
 2.“教材租型”制约了优秀教材的持续出版与研发。由于“教材租型”单位强行剥夺了教材原创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微薄利润空间,侵犯了他们的经济利益,教材原创要想在教材限价,多种版本并存的情况下,只用占码洋3%—4%的微薄租型费来弥补新课标教材前期开发的巨额投入,简直是天方夜谭。实际上,教材租型单位是以教材原创单位的严重亏损为代价来换得高额利润的。这种“杀鸡取卵”的不合理的现象,造成许多在教材出版资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出版单位,对新课标教材的持续出版与研发力不从心,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3.“教材租型”是地方保护的工具,助长了地方租型单位的惰性。正是凭借租型的保护,使得“教材租型”单位既不需花费太多人、财、物的投入,又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和压力,坐守本地,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赚钱,而且对这种等、靠、要的惰性行为心安理得,甚至是理直气壮。
 4.“教材租型”容易使租型单位惟利是图,这主要表现在同时租型多个版本教材的租型单位。在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哪个学科的教材使用数量大,租型单位就热衷于推哪一学科;对于使用数量小的,没有利润可赚的学科教材,干脆全部砍掉,更谈不上对那些暂时亏损但很有发展前景的学科教材的保护了。甚至当地方教材与被租型教材在征订使用中发生冲突时,被当地租型单位擅自做主,将租型的外版教材强行置换成地方版教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地方版和外版教材的不平等、不公平的竞争,使得真正优秀的高质量教材在租型所在地难以得到公正的待遇,由此严重制约了同一版本的、完整的、优质的、成系列的外版新课标主流教材的生成,挫伤了教材原创单位的积极性。
 5.“教材租型”造成了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平。即:付出者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不付出或少付出者却收益颇丰。如果说,教材原创出版单位的亏损或忍痛让利的结果能够换来广大中小学生家长的减负,作为对社会的贡献,倒也毫无怨言。但实际结果往往是全部变成了教材租型单位的利润。这与国家三部委多次下发教材减负的文件精神是完全相悖的。
 6.“教材租型”还扭曲了教材原创单位与租型单位彼此之间的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制造了二者不平等的地位。
 目前,“教材租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教材建设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大多数有着多年教材出版经验,积淀丰厚教材出版资源的出版单位,在新课标教材出版中举步维艰。如果此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全国教材市场将会出现地方壁垒、地方割剧的混乱局面,我国新课标教材建设将会走入困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难实现预期效果。教材无小事,教材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我国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关系到诅国的未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目前新课标教材建设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现象,为新课标教材建设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07-14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