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维护权益,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以文 - 维权工作会议专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维权工作会议专辑
维护权益,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以文
2005-10-28 09:57:41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在出版领域,多年来,侵权盗版猖獗,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同志说:利益驱动是侵权盗版的根源。侵权盗版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法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现象。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长期过程,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民主法制国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科技、教育和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民主法制尚不健全。少数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他们钻我们国家社会转型法律和社会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空子,牟取非法暴利。他们中有些人,“有50%的利润,就敢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法律,为了300%的利润,就敢犯如何罪行,甚至冒上断头台的危险。”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为了维护我国图书市场经济秩序,为了保证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和省、地、市级版权局等管理机构相继设立。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如《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等,另外,新《刑法》也对侵犯著作权行为列明了进行刑事处罚的条款。
这些法规的颁布,使打击侵权盗版有了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支持。这些机构是打击侵权盗版的主管部门,它们对侵权盗版进行监管,协调公安、文化等部门对非法出版物进行清查工作,并对侵权盗版大案、要案进行综合治理和督办等。
有了打击侵权盗版的法治大环境,近年来,许多出版社成立了打击侵权盗版的专门机构,为打击侵权盗版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并积极开展打击侵权盗版活动。
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外教社十多年来打击侵权盗版的情况。
一、深受侵权盗版之害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79年12月,至今已走过了26年的历程。26年来,外教社坚持党的出版方针,为社会服务,为全国外语教育服务,为繁荣学术研究、丰富文化积累服务,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下,经过全社员工奋发努力,锐意进取,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外语图书出版基地之一。
26年来,外教社已出版近23个语种的中外文图书约5000种,总印数逾4亿册,其中400多个品种在省部级以上各类评比中获奖。一批图书已经形成品牌,尤其是《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曾荣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优秀教材特等奖,质量上乘,十多年来为全国高校广为采用,经久不衰。
外教社图书为外教社带来了社会经济双效益,同时也成了侵权盗版者侵权盗版的目标。从上一世纪90年代初起,我社《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就被人盗印,以后被侵权盗版的图书逐渐扩展到我社各种有着较大销售量的畅销书、常销书。盗版者的手段从早期的小胶印小规模复制,逐渐演变成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大批量生产。售假方式和范围也从早期的“内部消化”、“就地消化”,逐渐发展到跨地区、跨省市的大范围零售和批发;不仅校园周边的小书店、书摊有盗版品销售,甚至正规国营书店也有盗版书零售,更有大胆的还推着黄鱼车街头巷尾兜售盗版书,在各地的二级批发市场盗版书批发则更为泛滥。
除被盗版外,我社图书被侵权情况也十分严重。一些图书被人剽窃出版;一些图书被书商甚至正规出版社采取跟进策略“克隆”。一些书商和正规出版社擅自出版我社的一些知名教材配套教辅书,特别是《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此类配套教辅书多达近百种,大量充斥市场,令人瞠目。《大学英语》(全新版)教材刚一问世,尚在试用期,一些书商和出版社不顾我社的公开声明,迅速推出配套书,跟风搭船。这些教辅书的出版影响了学校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引起了许多学校外语老师的气愤,损害了我社的形象。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人利用互联网来侵犯《大学英语》等教材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我社发现市场上有的教学仪器类公司以免费提供我社《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以及其他教材内容下载为吸引条件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从中牟利。毫无疑问,这又是一种新的侵权违法行为。
二、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侵权盗版是违法行为,危害甚大。2000年,新闻出版署、教育部、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联合发文“关于坚决制止各级各类学校使用盗版教材的通知”。该文件指出:侵权盗版“不但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和出版单位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教材发行秩序,而且由于许多盗版教材粗制滥造,错误百出,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误人子弟。广大师生对此非常愤慨。同时,盗版分子以高额回扣为诱饵,严重腐蚀教工队伍,甚至使一些教工人员走上贪污犯罪的道路。”因此,对侵权盗版行为我们一定要予以坚决打击。
十多年来,我社收到来自北京、黑龙江、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江西、安徽、上海、湖南、湖北、广东等二十多个省市的各类举报不可计数;我社查处制假、售假的案子100多起,其中受到各地行政管理部门各类处罚的涉案印刷厂、发行商、书店和高校数十家,有的被判处罚款,有的涉案人被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免除领导职务,有的甚至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995年,一名武汉的大学生来信举报学校教材科发给学生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字迹模糊、用纸粗糙、多有缺页倒装的盗版品。在该省版权局的协助下,我们在该地区查处时发现使用盗版教材并非个别学校,我们确凿查明的就有8家高校,学生们对这样的盗版教材反应强烈。于是,我们将情况报告了国家教委,同时教委高教司为此发文。第二年,该地区《大学英语》正版教材的发行比前一年增加了3.9倍。
1995 年,我们收到黑龙江省有学校盗印我社教材的举报,我社派人查核。1996年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发文,分别给予两所涉案院校5万元、1万元处罚,并给予学校印刷厂严重警告,停业整顿5个月,学校的盗印教材一律收缴销毁;学校向出版社赔礼道歉,并给予有关责任人必要的行政处分。
1999年,《大学英语》教材被盗版现象蔓延到全国各地,我们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国家版权局告急,后经各主管部门协商,由国家版权局向各省市自治区版权局发文“关于查缴《大学英语》盗版图书的通知”。该文件要求:
“各级地方版权管理部门要对本地区的图书批发、销售市场进行检查,也可参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提供的有关线索对有关场所进行检查,发现盗版《大学英语》一书要予以收缴,并对责任人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在查缴盗版过程中,可会同新闻出版部门联合行动。查缴盗版《大学英语》一书过程中,要注意抓源头。如发现复制、发行等方面的线索,要单独立案,追根溯源,严肃处理。”
“对查证属实的侵权盗版行为,要给予行政处罚。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清将查缴结果及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国家版权局。”
这一文件下发不久,不少省市的新闻出版局和版权局主动与我社联系,反映他们在市场检查中发现疑点的《大学英语》盗版书。在各地新闻出版局和版权局的支持关心下,《大学英语》盗版书的蔓延之势得以遏制。
2000年,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又出现严重的使用盗版《大学英语》情况,经我社揭露后,四个中央主管部门派出中央联合调查组赴鄂督查此案。有力地打击了猖獗的盗版行为。
2001年2月,我社接到北京市通州区有盗印我社教材的窝点的举报,我社立即派人去追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批示给有关部门:“对这类盗版者必须严打,要打得他们倾家荡产。”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督办下,终使该大案告破。最后,经法院判决,该案被告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三、我们的做法
打击侵权盗版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复杂的工作。我们的做法如下:
1.技术反盗版
初期的盗版水平低,盗版品粗制滥造,人们一眼便可识别。随着社会“打击盗版、保护正版、维权护法”的意识深入人心,这种盗版品市场越来越小。近年来,盗版出现了变化,从用纸和印刷技术上盗版品已接近正版品,几可乱真。在这种情况下,我社通过采用特殊开本、增加防伪标志、设置特别识别记号等手段进行了技术防盗。这样做一方面给盗版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也便于我社对盗版品的鉴别识定。
2.营销、发行手段反盗版
营销发行手段反盗版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
通过大规模的宣传,使学校和广大学生了解我社和我社的教材及其他图书,帮助我社对学校使用盗版书进行监控。
教材修订前就进行大力宣传,使盗版者不敢贸然盗版。
建立教材特约发行网,规范和控制发行渠道,使得出版社能及时了解货的流向,方便查处盗版。
与学校建立联系,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教材征订情况。如发现渠道订数不符,立即进行查找,防止订数进入盗版教材商贩手内。
在新版重点书、畅销书的发行上,采取对全国统一部署,一次将货铺满整个市场,不给盗版者可乘之机。
3.设立反盗版办公室,由专职人员受理来自各方面的举报,并负责相关查处事宜。
4.特聘知名版权专家担任出版社常年法律顾问。
5.调查取证和技术鉴定
反盗版工作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我们接到举报,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调查取证,然后进行专门的技术鉴定,确认是盗版教材后才能进行处理。
6.争取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领导部门的支持
十多年来,我社打击侵权盗版工作取得一些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是与各级新闻出版、“扫黄”“打非”、版权、教育、工商、公安部门等的支持分不开的。在我们打击侵权盗版行为遇到困难向中央领导部门反应和汇报后,中央领导部门和领导同志都给予我们的工作极大的关心和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几起制假、售假《大学英语》教材的大案要案,如果没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没有中央有关领导部门的多方协调和督办,这些案子是不可能得以法办的。
7.运用媒体
多年来,我们一直争取媒体支持我们反盗版。我们向媒体供稿,披露我社的反盗版情况;有时我们查案时,还特意邀请媒体记者同行,让各家记者自行报道我社的打击盗版情况。我们还召开新闻记者招待会,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一些正在查办的侵权盗版大案、要案,和通报我社的反盗版成果。
媒体的力量能威慑侵权盗版者,也能提高社会版权法律意识,推动反盗版查处工作。如2001年9月在浙江某校查案时,该校一位校长竟不让执法人员检查库房,私自派人转移盗版书,还声称:“什么盗版不盗版,盗版不稀奇,全世界都在盗版。”并扬言“就把这些书发给学生。”激起同去媒体记者的义愤,他们分别在各自的报纸上发表了“盗版《大学英语》,学校用了“有理”、“这个校长,你在保护什么?”等文章。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使得我们的查处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8.奖励举报人
我们制定了反盗版奖励制度,鼓励知情人举报,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是应该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9.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反盗版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在法的范围内依程序开展工作,使我们的反盗版工作依法进行。十多年来,我们大量的权益维护是通过协商解决的,也有不少是协商不了只能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
四、一些认识和思考
1.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虽有成效,但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侵权盗版现象。一些读者对盗版的危害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因为价廉而接受盗版产品。打击盗版工作是长期的。
2.教材盗版严重,重要的原因是盗版教材有消费市场。一些学校的教材部门负责人经不起不法分子的利益诱惑而忘义,为盗版教材进入学校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查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学校领导人在学校使用盗版教材案发后,不能严肃处理,使有关当事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有的担心学校受罚,甚至采取遮遮盖盖的态度。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盗版是一种违法行为,学校不能采购盗版教材给学生使用。学校是培养人的,学校用盗版书,何以培养人。
3.在我们的打击过程中,我们感到,根据举报人线索查找盗版书的销售点并不太难,但要进一步追查盗版书的来源或源头就很难了。涉案人面对证据会承认自己有错,但往往就是不肯交代盗版书的来源或源头。最后,有关部门往往按现场收缴到的盗版书课以罚款而结案。对售假者惩治力度不够,追查不深,也应是盗版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4.对什么是盗版,盗版是违法的,人们比较容易认识;但对什么是侵权行为,说法和看法就不那么一致了。近年来,一些出版社自己身受侵权盗版之害,对侵权盗版深恶痛绝,但同时自己社又对其他出版社进行侵权。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家这方面的法规尚须细化,以利于各出版社更好地规范行为。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