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系统观念下出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 - 专辑6:基本功与案例研究专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闽南话教程(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城:中国的象征

燕山大学出版社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重估

郑州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语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专辑6:基本功与案例研究专题
系统观念下出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
王日俊(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1-04 15:14:51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摘要】目前,图书馆情报学、传播学、公共管理等学科角度对如何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作用做了相对充分的研究,如《农家书屋振兴乡村文化的新使命、延伸功能和创新形式》《发展传播学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短视频实践策略探析》等,而出版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较为鲜见。本文首先梳理出版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联系,根据出版的公共服务职能论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和对出版产业发展的意义,从出版角度分析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结合出版自身优势在人才扶助、内容供给、出版赋能、激发内生动力、文化产业规划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助力路径,明确出版在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出版赋能;农家书屋;短视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又是二十大报告中“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建设与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紧密相连。出版在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发挥自身的基础性作用,出版从业者需要发挥文化自觉,积极投身乡村文化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一、出版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联系

  1.出版的思想文化宣传、知识传播职能发挥

  出版活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通过出版物发行在广大乡村地区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思想文化宣传提高农民的民心凝聚力,夯实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基础。

  出版的知识传播职能更是直接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教育学习类图书,给农村儿童的学业教育和知识阅读提供了营养;农业科技类图书,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通俗类知识读物,较为直接提高了农民群体的文化水平。此外,出版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上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2.出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障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扫盲读物、供农民阅读的大众读物,出版就一直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在其中发挥自己基础性作用。特别是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农家书屋工程”以来,持续对全国几十万家农家书屋配送图书,有力地解决了农村地区农民读书难的问题,回应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和精神熏陶的需要。通过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障了农民获得平等阅读的权利,缩小了城乡文化差距,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基础。

  二、出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和意义

  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出版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要求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情况下,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将提升乡村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播体系中的地位,加强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张天浩指出现有学者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内涵的解释主要有“精神动力”说、“振兴战略”说、“智慧源泉”说,乡村文化振兴还具有“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价值。[1]通过从不同视野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阐述和厘清其逻辑体系后,让我们对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剖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并根据出版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周蔚华指出出版的公共服务是“与出版产业相对应、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具有公益性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2]出版除了继续承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文明乡风民风的职能外,还要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上多着力。出版可以发挥自身才智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导相关资源到乡村去,挖掘乡村相关文化产业资源,衔接高校相关人才、科技资源支持,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而形成乡村文化产业持续、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版发挥宣传功能,策划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案例选题,总结相关经验,形成示范效应,服务乡村振兴大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已经有所实践,2022年8月暑假期间,中少总社旗下“中少读书”新媒体团队与北京联合大学的师生组成“乡村振兴新发现”调研组,先后前往山西、河南、贵州、广东等地乡村,深入开展主题调研,通过新媒体手段弘扬当地“非遗”等传统文化,助力当地青少年阅读,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践探索。

  2.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对出版产业发展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开拓乡村文化消费市场,深挖乡村文化市场潜力。据开卷全国零售市场监控数据显示,2019-2021年销售册数在18亿册左右徘徊,销售码洋2019年突破700亿大关后,未再有突破,2021年达到779亿元,销售册数较之2019年反倒是下降。出版物发行量已处于瓶颈期,出版发行市场目前进入存量市场已成为业内共识。开拓新市场,有助于突破目前的滞涨瓶颈,借助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深挖乡村文化消费市场的潜力,有针对性开发选题,切实贴近“三农”需求,有望开拓图书增长的新蓝海。

  其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转型,出版融合。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方向诸多,数字出版、融合出版,乃至出版的元宇宙,理论界和业界关于出版的转型方向探究一直没有停歇,但目前大都处于纸上谈兵状态。而乡村文化振兴这一宏大主题刚好为出版界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片试验田,在乡村振兴的政策利好下,便于出版界进行融合出版的实践探索。

  三、乡村文化振兴当前面临的困境

  1.缺乏组织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

  在我国乡镇基层实践中,因为经济发展指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且易于考核,重视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的观念在主政者中普遍存在。基层文化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绝大部分基层文化工作者具备工作热情,想要立足自身岗位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精神食粮”,然而人手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客观存在。同时,基层文化单位待遇一般、上升渠道有限,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专业人才,导致人员队伍整体水平有限。到村级文化工作者,比如农家书屋管理员,通常由村委会成员兼任,疲于应付检查,更是无力主动开展文化活动。因而,基层文化单位如何吸纳优质人才补充,扩大文化人才构成,引入新鲜血液,帮助提高现有人员的才能,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亟待解决的一大难点。

  2.适合乡村的优质文化内容供给不足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民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在文化消费上的支出更少,政府自然需要承担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形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已持续十多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地区的图书供给,但是农民人均供给量仍显稍低,供给时效和供给效率并不高。在“文化下乡”思想影响下,图书供给的内容与农民需求存在错位,虽然近年来开展农民选书活动,但真正适应农民需求的图书品种和内容不足,因此内容供给侧需要有针对性调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短视频网站、手机阅读在农村和农民群体中已流行开来,相关数字阅读产品未能跟上。

  3.乡村已有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低

  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兴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实力显著提升;向乡村输入公共文化产品,“精神食粮”品种逐渐丰富。在我国科层制行政体系下,乡镇级政府接受上次各类任务汇总集聚负责实施,在基层千头万绪的事务中,文化建设工作经常处于疲于应付上级检查状态。作为乡村主要的文化设施,农家书屋知晓度不高,管理也不规范,管理员通常由村委会工作人员兼任。而村委会日常事务繁杂,工作人员并不希望村民知晓农家书屋的存在,一锁了之,使用率低。即使保持正常打开农家书屋大门,不做宣传,不组织相关阅读活动,导致已有文化设施无人光顾,未能发挥应用效用。

  4.乡村文化振兴缺乏内生动力

  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城市居民与农村村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有趋同的态势,中青年群体更多依托网络载体,刷短视频、看网络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玩网络游戏等成为主流。随着4G网络的普及与5G网络的推广,农村中网民人数比重超过五成。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经济形势下,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寻找就业机会,获取收入,乡村人口的主体为中老年人、青少年。主管部门也是基于农村青年日常存在感低,导致主观上也没有去兼顾了解他们的需求,由此催生出青年农民对于政府供给的文化服务并不感兴趣,政府文化投入边际效用较低的现状。新生代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削减,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乡村文化振兴的步伐,尤其需要给予重视。

  5.缺乏立足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附庸,乡村特色文化被边缘化,或是被千篇一律地规划开发,乡村旅游“千村一貌”情况较为突出。不同于以往的乡村文化供给,关键在“振兴”,振兴源于自身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乡村文化事业还包括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不单单是民族地区、山区等地传统村落资源的挖掘,在平原地区乡村也是有着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如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耕读文化传统资源。乡村文化的振兴根本在于立足当地特色,挖掘当地可供开发文化资源,提炼乡村的文化符号,系统性制定乡村文化振兴的产业规划。

  四、系统观念指引下出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中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相互耦合,不可分割,需要以系统观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也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整体性推进,出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从人才支持、内容供给、阵地建设、内生动力、产业规划等全方位着力,从而保证各项工作可以落到实处,取得应有之功。

  1.发挥自身人力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库的纽带作用

  出版社自身作为文化企业,自身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本,在多年的市场运作中,出版界从业人员既有文化知识储备,也经历过市场的考验,可以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有所作为。江苏省委组织部从高校选拔专家学者以“科技镇长团”形式到地方挂职,旨在打通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隔膜”,至今已开展第十五期,在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有目共睹的实效。在今后“科技镇长团”的人员选拔中针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从出版社,特别是高校出版社中选拔人员到县域乡镇加强专项建设力量。2021年7月,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派驻工作队到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友好村结对帮扶,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除了自身丰富的人才资源外,出版社因为日常业务需要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也十分紧密,理应发挥纽带作用,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专家为乡村文化振兴出谋划策。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集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专门成立了乡村文化振兴相关的研究中心,利用相关学科优势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才智。江苏省2022年批复了15家省级乡村振兴研究智库,其中11家为高校智库,2家科研院所。此外,出版社还可以联合高校相关机构对现有乡村文化队伍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基层文化队伍人员素养。

  2.加大适合“三农”的优质内容供给

  出版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容供给工作可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向乡村提供优质文化内容,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二是挖掘乡村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将传统美德与乡村振兴的先进事例结合,发挥示范带头效应。面向“三农”的内容供给,出版社需要基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高度谋划,也是主题出版的重要范畴。[3]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用先进文化武装的农民,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予的精神力量。出版社利用自身的选题策划能力和丰富的作者资源积累,根据农民群体的阅读水平,探索运用“大众化、通俗化、时代化的语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群体的科学、文化素养。在选题开发上,编辑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群体的阅读需求,提供适合农民口味的图书,减少供需错配的情况发生。同时,出版还可在挖掘传统民俗优秀选题、树立新时代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等方面着力,起到示范性宣传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休闲现在基本被刷短视频和手机游戏所侵占,需要加强面向农民群体传播正能量和主旋律的网络平台建设。2020年4月23日,“重庆农家书屋”强国号在“学习强国”重庆平台上线,借助“学习强国”平台,已建成数字农家书屋超400个,为农民群众便捷提供多样化的正能量数字阅读资源。出版社需要审时度势,增加面向“三农”的数字资源建设,借助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的东风,扩大数字资源的规模。

  3.推动“农家书屋+出版”融合发展

  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作用不断凸显,其功能已不仅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场所,还需要与其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组织联合,跨界经营,延伸文化服务,加快乡村文化共融发展。[4]考虑到出版与农家书屋建设的历史联系,加强融合发展,推动出版赋能农家书屋,探索在图书供给之上开展阅读推荐、选题策划等文化活动。随着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的推进,出版社除了在配套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外,还要积极开展指导阅读服务。截至2022年10月,江苏省数字农家书屋用户达530万人,累计使用5759.1万人次,平均日活跃用户7.7万人次。同时,暑期通过农家书屋“巡展巡讲巡演”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阅读推广,丰富了农村青少年的假期文化生活,增强了用户粘性。[5]出版社凭借对内容资源熟练的掌握度,借助线上阅读指导形式,可以更广范围、更丰富形式、更深层次地宣传图书(数字)读物。借助农家书屋的平台,出版社深入乡村一线开展选题策划调研,调查农民群体的阅读需求,确保出版物能够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通过对农家书屋借阅群体的分析,便于掌握读者群体的文化水平、阅读偏好和阅读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编写团队、装帧设计以及后期的阅读指导服务。通过“农家书屋+出版”的深度融合,农家书屋可以“活”起来,而出版社的“三农”出版板块也相应可以“火”起来。

  4.借助短视频的传播模式,激发乡村主体内生发展动力

  农民不应该只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应该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主体,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成效关键在于激发农民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通过思想素质教育、主流价值观教育等乡村文化教育来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6]短视频通过视听文本形式大大降低了农民信息传受的门槛,智能手机的普及提供了硬件支持,激发了主动创作和参与热情,农民群体通过拍摄短视频记录日常故事、展示乡村生活已成为常态。近年来,短视频在乡村日渐普及,抖音、快手平台上“三农”相关兴趣用户超亿,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过亿。出版社可以通过组织线上阅读活动、读书比赛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体多读书、读好书,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主体意识。2019年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共同主办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咪咕阅读“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活动作为重要的线上阅读活动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2020年“我爱阅读100天”活动累计访问量4218万次,超过193万的农民群众体验了数字化的阅读方式,阅读总时长526万小时,产生阅读书评31万条。[7]村民无论何地工作、生活,都可以通过网络社区与乡民保持连接,使村民共同的文化身份在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得以锚定。[8]借助短视频网站等网络社区形式,发挥在城市工作的农民群体、已“农转非”的新市民群体在网络文化消费的引导作用,引领留乡农民群体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取向,使之成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重要媒介。出版社通过组织线上文化活动引导他们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唤起乡村主体文化自觉,最终形成挖掘和振兴当地乡村文化的内生发展动力。

  5.出版赋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乡村振兴关键在振兴,不同于以往扶贫,重在挖掘内驱力,人才兴旺,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乡村振兴包括了文化振兴、产业振兴,推动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加速乡村振兴的实现和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乡村文化振兴不能只是一味通过加大文化供给,也需要挖掘乡村文化发展的内驱力,通过挖掘地方乡村文化内涵,规划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变输血为自我造血。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自身特性,各地需要结合自身特色,挖掘当地乡村特有的文化内涵,经过专业规划,提炼出文化符号,从而形成具有当地乡村品牌的文化产业。其中专业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有专业的文化企业参与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出版具有知识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风气导向的职能,兼具知识传播和文化创意的能力,可以帮助构建乡村文化供给与消费的闭环。在帮助制定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出版社文化经营单位也具有自身优势,丰富的中长期规划制定经验,各类中长期选题出版规划;丰富的高校学者专家才智资源做参考;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方便组织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通过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整理,出版社可以深入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程,联合相关高校智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协同合作,帮助制定立足乡村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出版赋能文化产业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要战略,出版社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和主要力量,理应发挥文化自觉,积极投身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政府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统筹规划全局,但不能用行政命令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出版社这类文化企业在其中发挥协同作用。出版社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组织优势,潜移默化间树新风,育新人,激发主体的文化自觉,扶植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构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参考文献:
  1.张天浩.十九大以来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21(4):84-92.
  2.周蔚华.从自在、自为到自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公共服务的探索[J].编辑之友,2019(9):5-18.
  3.金鑫荣.论主题出版的内容结构及传播路径[J].现代出版,2021(4):84-87.
  4.尹章池,张璐瑶.农家书屋振兴乡村文化的新使命、延伸功能和创新形式[J].中国编辑,2020(8):26-30.
  5.江苏各地农家书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EB/OL]. https://www.jssxwcbj.gov.cn/art/2022/10/8/art_3_74423.html
  6.赵梦宸.以农民为主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J].人民论坛,2019(11):68-70.
  7.深耕书香社会建设,咪咕阅读开启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爱阅读100天”活动[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259684913110443&wfr=spider&for=pc
  8.吴占勇.发展传播学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短视频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出版,2022(11):26-31.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